第131章 解释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558

蓁娘也对秦氏的举动产生了一些想法,二郎如今是李晖诸子中的长子,除非皇后还能生下嫡子,否则李晖就要在立长还是立贤里面选择一个。

立长,二郎是当仁不让,立贤的话,秦氏所出的三郎、姜氏所出的四郎、廖氏所出的五郎都有资格竞争储君之位。

如今秦氏的所作所为很难不让蓁娘想到她的心思,都是庶子,不过一个大一小而已,秦氏想为三郎争取也是可以理解的。

蓁娘并未有过阿木一定会成为储君的想法。

在她的心里,立太子是件大事,她固然是对阿木有期待,可心里更愿意相信李晖的决定,虽然他从未向她透露过有立阿木为太子的口风,但蓁娘相信无论结果如何,他会安排好一切。

若是阿木成为太子,那她自然高兴,若是不能,那只能说阿木没有达到李晖的期望。

他在蓁娘心中的形象是一位明君,也是一位慈父,早些年被武宗皇帝的偏心弄得父子离心,兄弟反目。

所以他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予以关心爱护,如果阿木和弟弟们也为储君之位争起来,他肯定会很难过的……

这样想着,蓁娘心中对秦氏的防备就消散了许多,第二日阿木早早的就来甘棠轩请安,蓁娘正在吃早饭。

母子二人一番见礼后,蓁娘拉着他坐下,柔声问道:“去给你母亲请过安了吗?”

“去过了才来阿姨这边的!”阿木点头回道。

十二岁的小男孩,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李晖身长六尺多,蓁娘个子也高,所以她所生的四个孩子身量都不错。

阿木现在的个头已经到蓁娘的肩膀了,她看着儿子精神烁烁的样子心里就觉得高兴,为他整理了下衣襟,问道:“最近先生在教什么?学起来吃不吃力?”

阿木恭敬答道:“先生已经在教礼记了,每日先让我把文章背下来,然后逐句细讲,最后我们一起讨论!”

“学着虽有些慢,可并不觉得吃力,况且阿耶也说了,读书很重要,其余的骑射也要多加练习才是!”

蓁娘听得笑容满面,不住点头:“我并不懂念书,但听你这番话就知道你是用了心的,你父亲说的也对,念书极好,可身体也很重要!”

“咱们大周的郎君都是能骑善射,这一点你要向你父亲学习!”

阿木有些想笑,在生母的心里,父亲的话永远是对的,他想,说不定哪天父亲说太阳从西边升起,生母也会相信的……

“阿姨放心,该做什么我心里有数!”

“那就好……”

蓁娘这么说着,可面上的笑却淡了几分,神情多了些复杂之色。

阿木觉得奇怪,忙问她怎么了,蓁娘使了个眼色让屋里的宫人都出去,然后才低声对他道:“一转眼,你阿兄去了都一年了,你……可有什么想法?”

原来是这事……

阿木脸色也严肃起来,在生母面前,他并不避讳,直言道:“我自然是想努力成为让父亲满意的储君!”

蓁娘点点头,缓缓道:“那你又是如何看待三郎四郎几个呢?”

阿木垂首沉思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看着蓁娘,郑重的开口:

“世上没有不想成为太子的人,我既然有这个想法,他们有也不奇怪,不过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父亲满意!”

蓁娘松了口气,满眼欣慰的看着阿木,“你有上进心就很好!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嘱咐你……”

“你刚刚才说了,世人都想做太子,可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你父亲跟你三叔父他们争夺大位有多惨烈你也知道,所以你得记住你父亲对你们的一片心,别做出让他伤心的事来……”

“你可以争,但千万不可用下流手段,那样就算是赢了,也不光彩,你和你兄弟,跟你父亲和他的兄弟,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蓁娘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阿木神情凝重,翻来覆去细嚼生母这番话。

未想明白,蓁娘的手掌覆上他的脸,温声道:“现在想不明白没关系,总有一天你就能想明白了!”

跟阿木说完了话,蓁娘把奶母权娘叫来,问她阿木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权娘恭敬答道:“二郎每天除去跟先生念书,有时在书房里温习功课或者练字,有时去遛遛马射箭,有时留了伴读郎君在宫里讨论时事……”

见蓁娘面色若有所思,权娘补充道:

“娘子放心,二郎很懂事,虽还有些小孩子心性,可心地纯善,对咱们做下人的都没个发脾气的时候,不管吃穿住行,都如娘子一般,从不奢侈浪费……”

“那他可管得住人?”

“这是自然!”权娘眼神颇有些骄傲:“二郎说,下人犯了错按着规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过都是父母生养的,若没有错怎么能动辄打骂!”

权娘这么一说,蓁娘心里也十分欣慰,男孩子,特别是阿木这种身份,最怕的就是他成了个纨绔。

不思进取倒也罢了,若是成了个目无法度的人,那可就完了。

把二郎的饮食起居事宜跟权娘交代完毕,蓁娘又想起另外一事来,“你日日服侍二郎,有没有发现他……知晓男女之事……”

权娘细细想了一遍,忽的眼前一亮,忙道:“有!二郎的一个伴读郎君在家里已经收用了一个通房,小郎君们在一起有时玩笑着,一些话就说出口了……”

这是件大事,蓁娘严肃的交代权娘:“二郎年纪还小,不宜过早的行\房,他若是好奇,你就把其中的厉害说给他听,你还要注意二郎身边的侍女,提防她们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引诱二郎!”

“若是有这样的人,你不必回禀我,立刻绑了送去尚宫局,再过一二年,二郎的房里人我自有安排……”

“是,奴知道了!”权娘恭声应是。

……

再说秦氏这边,蓁娘想起她心中就有些难过她们都住在后廷里,但二郎三郎又是竞争的关系,该怎么和她相处,还是挺让人头痛的……

只是她还没有烦恼几天,秦氏就上门来了,蓁娘虽然有些惊讶,不过还是请了秦氏坐下,两人相对而坐,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气氛有些尴尬。

这几年这里有事那里有事,加上要照顾孩子,她们从前关系那样亲密,但现在也疏远了许多……

侍女奉茶入内打破了沉默,蓁娘把茶盏放在秦氏面前,柔声道:“我专门让人煮了你喜欢的金骏眉,你尝尝看!”

秦氏看见茶盏,眼中蓦然涌起怀念,她端起来抿了一口,眸光微闪,“里面加了陈皮……”

蓁娘点头,“我记得你生了三郎后就很喜欢吃陈皮,怎么样,我记性不错吧!”

她冲秦氏俏皮的眨眨眼,秦氏‘噗嗤’一下笑起来:“我本来最不喜欢陈皮的味道,怀三郎的时候害喜,还是你送了我一盒陈皮糖,从此我就喜欢陈皮了!”

“你挺识货,那都是我亲手做的呢!”蓁娘有些得意。

秦氏默不作声,只是温柔的看着蓁娘,片刻后,她启唇缓缓道:“阿韩,我们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说话了……”

“是啊……”蓁娘心里涌起一股惆怅,“都快忘了上次这么说话是什么时候了!”

秦氏定定的看着她,“皇后责罚你的时候,我没有替你说话,你是不是对我很失望?”

蓁娘表情有些讶异,秦氏忽然说起这事,她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很快眼里就闪烁着释然的笑意,道:“那个时候本就是我做错了事,皇后责罚我也是应该的!”

“我自己都没想过辩解,更何况要求你们为我说话……”

秦氏唇角泛起苦笑,微微垂首,她道:“这件事一直憋在我心里,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向你解释……”

“你知道我有一个弟弟,去年他入京求学,正是受到了平山郡王的推荐,才得以进入国子监学习。”

“后廷传出你的流言后,我心里又急又焦,本想去探听皇后的口风,才发现不知为何她对你有如此大的成见,我见着她咬牙切齿的模样,深怕她火气更甚,便不敢说话了……”

秦氏有些羞愧的低下头,“阿韩,虽然现在你已经没事了,但皇后责罚你时,我没有站出来,始终是我对不住你……”

蓁娘眸色微闪,秦氏的这番话听起来情真意切,可这个关口她跑来对自己倾诉衷肠,不得不让人生疑。

不过她面上不显,只拉住秦氏的手摇摇头道:“你只有这一个弟弟,心里自然紧张他,前脚你才得了皇后舅父的恩典,后脚又去求她原谅我,传了出去,别人会说你忘恩负义!”

“我知道你的心就够了,的确是我的错,皇后的责罚合情合理,又何必让你在她跟前没脸!”

“我……”秦氏依旧有些歉意,蓁娘忙止住她的话笑道:“若是下次我再惹皇后生气了,你再为我求情吧!”

秦氏听了最后一句话身子微顿,然后脸上带着些纠结,道:“之前五娘发了一次烧,人都烧的抽筋了,幸好皇后连夜传了医佐来,五娘才转危为安,为着这事,我一辈子都感激皇后!”

所以才向皇后建议给怀宣太子举行冥婚……

蓁娘了然,说起五娘发烧,她心里也有些愧疚。

那时候正好自己被禁足,因此也不能派人去安慰秦氏,后来听齐氏说,五娘差点没挺过去,秦氏吓得六神无主……

都是为人母,她这么一解释,蓁娘便把心里的防备去了三分。

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可秦氏既然还愿意对她示好,那就说明她们还有做朋友的可能,既然这样,那何不就这么相处下去,不管谁做太子,她们在后廷里还是要和睦些才行!

这样想着,蓁娘跟秦氏说话都亲热了许多,慢慢的也找回了一些旧时的感觉,她们都不是十几岁的小娘子了,拉拉家常,扯扯孩子经,日子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