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悠闲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492

景宏六年骊山行宫,春困磨人,日子清闲舒适,蓁娘午睡才起,院子里静悄悄的,小宫人们坐在庑廊下靠着凭栏打瞌睡。

容娘听见内室的动静,走进来撩起纱帘轻道:“娘子醒啦!”

“嗯……”蓁娘眯着眼伸了个懒腰,“现在什么时候了?”

“未时初刻了!”

容娘一边答道,一边招手让宫人进来服侍洗漱,更衣后,蓁娘喝了碗冰凉的甘蔗汁,精神才觉得好些。

看着外面春风醉人,她对容娘道:“今日天气好,丹娘不是想去遛马吗,我们去找她!”

“哎!”容娘吩咐宫人们收拾好东西后就去了丹娘的院子。

见着这一行人来,丹娘的侍女忙起身行礼,“夫人万福!”

“丹娘起来了没有?”蓁娘微微颔首问道。

“二娘还在午睡……”

“该起来了……”蓁娘说着,便脱了鞋进入内室。

悄悄掀开纱帘,床上一大一小两个小姑娘睡的横七竖八,蓁娘忍不住笑起来,轻轻挠了下丹娘的胳肢窝,她不耐的翻了个身,一脚踢在旁边妹妹的屁股上,动作太大把桃桃惊醒了。

“阿姨……”桃桃睁开眼就看见生母坐在床边温柔的笑着。

她一骨碌爬起来扑进蓁娘怀里撒娇,蓁娘伸手捋捋她额前的绒发,亲亲她粉红的小耳朵,“你怎么跟阿姐睡在一起?”

桃桃紧紧搂住她的脖子,娇声答道:“跟阿姐玩游戏,就睡着了!”

“是这样啊!”蓁娘拍拍桃桃的背,“我们起来穿衣服,然后去马场玩好不好?”

“好!”桃桃高兴的蹦蹦跳跳,床上的丹娘嘤咛一声,“我也要去……”

蓁娘转头看去,她眼睛还闭着,笑眯眯的揪了下她的小脚趾,“要去就快点起来,不然我就走了!”

丹娘这才打着哈欠坐起来,奶母赶紧把她抱起来出恭、穿衣、洗漱。

屋子里服侍两个孩子的人一片忙碌,蓁娘坐在窗边的榻上看着,一边指挥宫人给女儿们穿什么衣裳,梳什么头发。

收拾了小半个时辰,一群人才呼啦啦的出了门去马场,那边的看台上早有内侍搭好了凉棚,摆好了交椅。

蓁娘拉着桃桃和寄奴坐下看丹娘在马夫的服侍下爬上马背,然后马鞭一甩就冲了出去。

丹娘虽然小小年纪,不过马术很好,蓁娘倒是不担心她,伸出手遮住阳光,她伸长脖子看着神气活现的丹娘,满心都是骄傲。

桃桃和寄奴则兴奋的扒着凭栏冲她吆喝,蓁娘忙让奶母把他们抱回来,“那边不安全,快坐到我身边来吃果子!”

寄奴乖乖的回来坐下,桃桃却嘟着小嘴有些不高兴,蓁娘便让人拿了小木马给她骑,这才让她笑起来。

正看着,齐氏、惠氏、淳于氏和秦氏来了,蓁娘赶忙打招呼:“怎么才来,快来坐下,丹娘都跑了两圈了!”

齐氏哼了一声:“这么大的太阳你把我们请了来,还不快斟茶倒水!”

蓁娘拾起一颗枣儿掷在她身上,笑骂道:“呸!茶水没有,只有枣子吃!”

“阿齐马术也好,不如你也去跑几圈?”惠氏也跟着打趣道。

齐氏忙摇头,“不行啦,现在不比当年,骑在马上头就晕……”

“这就是英雄迟暮了……”众人笑起来。

淳于氏也把七郎也带着的,孩子们便在一旁玩耍,大人们就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言谈中就提起了近来朝廷上的大事,其中最热闹的一件事就是李晖准备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

两年前,他下诏任命林常玉为大将军,领兵五万征西突厥,大军一鼓作气击破了西突厥最后的防线。

之前依附西突厥的西域诸国纷纷上书大周俯首称臣,李晖派使节前去安抚警告了一番。

紧接着就在交合城设立大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在突厥故地下设蒙池、昆陵都护府,并将附属小国分设州县。

虽然西域还有一些小动荡未平息,但总体来说,大周的西边威胁已经除去了,只是安西边上还有个吐蕃算是个威胁。

和亲去吐蕃的大周公主十年前就病逝了,现在的吐蕃王跟大周可没有血缘关系,靠着那弱不经风的一纸和书,恐怕不能让人放心……

正是忧心着这些事,李晖就算是来了骊山宫也很少休息,日日坐在书房里议事,连妃妾都冷落了不少。

第二日阿木来请安,蓁娘却发现他的眉宇间有些忧色,她本想问一声,可又想着他已经十四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问个清楚,让他感觉处处受限。

因此蓁娘便也没问,这日正是寒食节,骊山宫十分热闹,京城的勋爵之家,每逢节日都要给天子上烧尾宴,以表心意。

韩家爵位是县伯,也给皇帝皇后献了宴席来,得到李晖的点头后,女眷又来给蓁娘送宴。

来人正是蓁娘的母亲和十五嫂,如今韩家今非昔比,有了皇帝给的爵位和府邸、永业田后,日子也过得轻松富贵起来。

从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一家人,现在睡的是桃木床,一天三顿吃的是白面大米饭,家里也有了下人服侍。

蓁娘的曾祖母六年前就驾鹤西去了,李晖特恩赐了一个正六品的诰命。

而她的祖父祖母怎么也不习惯富贵的生活,儿孙苦苦相劝也只在伯府里住了一年多,最后还是打包回了凤鸣村去生活,弄的大家哭笑不得。

后来京城里就流传起,绥靖伯对父母不孝,这事都传到李晖的耳朵里了,他问蓁娘是怎么回事,蓁娘把事情的缘由解释了一遍,李晖才松了口气。

韩家虽是草根,可到底是他儿子的外家,若是不给韩家爵位,只会让儿子没脸。

可给了爵位,又怕韩家人轻狂起来,不过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来,韩家人还算是安分。

许多族人依旧还在守着土地过日子,那种乍然富贵便得意轻狂的嘴脸,在韩家人身上完全看不到……

容娘亲自在门口迎接韩夫人、韩娘子,蓁娘站在窗前伸长脖子张望,神色兴奋又急切,自从皇后厌恶了她以后,便再也没见过母亲了,若不是今日过节,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门口的小宫人撩起通传道:“绥靖伯夫人和娘子来了!”

见着那个熟悉又慈爱的身影,蓁娘忙奔了过去,“阿娘!”

韩阿娘却先领着儿媳给蓁娘行礼,“拜见夫人!”

“快免礼!”阿娘屈膝的动作看起来虽还利落,可毕竟年老,蓁娘十分不忍,她紧紧握着阿娘的手,忍不住埋怨起来:“这么远的路程,怎么你也来了!”

“车马摇摇晃晃的,岂不受罪!”

“不妨事的……”韩阿娘乐呵呵笑道。

蓁娘和十五嫂扶着她坐下,然后自己才坐在对面,十五嫂坐在下首的交椅上。

蓁娘左右看了看,忙问道:“怎么你们到这里来了?”

十五兄是韩家爵位的继承人,十五嫂自然就是宗妇,不过看她如今拘束畏惧的模样,便知她仍旧没有摆脱掉从前那股小家子气。

不过这也不是短时间之内能改变的,蓁娘只得暗地里叹气。

“本来只是公公和郎君来的,但婆婆一直担忧着你,所以坚持要来……”

韩阿娘跟着点头,“蓁蓁,之前都说皇后殿下对你不满,还不许你去朝会,可差些急死我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没事!”蓁娘柔声安慰道:“我的确是做错了一点事,皇后只是稍稍罚了我一番,让我抄了几卷书,所以我才没去朝会的!”

“你们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么!”

面前的蓁娘精气神十足,这座院子宽阔敞亮,室内的摆设无一不是精品,这倒是没说假话。

韩阿娘和十五嫂松了口气,韩阿娘又讲了一番大道理,仍旧是要蓁娘万事低调,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她仍旧担心皇后会责罚女儿,心内的焦急都写在脸上。

蓁娘哭笑不得,“在你心里,我就是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么!”

韩阿娘撇撇嘴,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得,转头四处看了一圈,问道:“二郎他们几个呢?是不是不在这里?”

蓁娘听得此问有些难过,但面上仍旧一片轻松笑意,她解释道:“这里是后廷,二郎和六郎不能随意走动,二娘和三娘在皇后跟前……”

“这样啊……”韩阿娘眼神十分失望,她声音也低落下来,“我们准备许多你爱吃的饭食,可惜他们不在……”

蓁娘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给阿耶封爵以后,李晖就暗示过她,现在最好不要让孩子们跟韩家人过多的接触,只因为新章侯才是他们正儿八经的外家。

碍着生母的情分,跟韩氏一族认个脸就行了,这就是庶出的尴尬。

韩阿娘自然也明白了这一点,她生怕自己的话惹得女儿伤心,忙转移了话题,道:“对了,让人把宴席抬上来吧,你也尝以尝,看认不认得出都是谁的手艺!”

蓁娘也识趣的笑起来:“反正我知道阿娘你做的菜最喜欢放醋!”

……

因着解了心中的思念之情,蓁娘的心情十分快乐,再加上骊山宫的生活悠闲轻松,更是能见到许多宗室的妇人们,光是坐着聊聊天,一个下午就消遣过去了。

且说这骊山宫有大大小小的汤池二十几处,来这里的人要想泡温泉得由李晖同意。

其中最大的一处莲花汤在室内,是李晖和皇后御用的,其余的小汤池他赏了几处给妃妾、儿女、皇亲国戚们。

按着品级,蓁娘和杨氏、欧阳氏共享一个汤池,此汤名为玉簪,汤池虽小,却是露天的,一边泡汤一边远眺红花绿树、聆听山风呼啸而过,实在是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