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冥婚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602

李晖记得父亲弥留之际只给他留下了一句话,他说:你不要怪我对你心狠,自古以来,做皇帝的人没有不心狠的,你也会有这一天的……

他沉默了半晌,才看着皇后郑重道:“太子是国本,需要慎重考虑,孩子们还小,此事暂时不议,等他们长大些,也就看得出品性了……”

皇后眸色微动,李晖这话的意思就是,他默许了立贤这个意见!

她红唇轻颤,眼睛立刻就红了,李晖把她拥进怀里,轻轻叹了口气,“咱们好好的过日子,这样大郎才安心……”

李晖何尝不明白,要选一个继承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分个高低,那样一来势必会引起前朝后廷的新一轮争斗。

可如果不这样做,如何放心的把江山交给一个平庸的储君!

说实话,如果立阿木为太子,李晖还真有点不放心,那孩子如他的生母,为人安分谦逊,这种人做一个贤王尚可,要是做一个储君,恐怕不能服众……

八月里,蓁娘被允许去宣微殿给皇后请安,虽然对中间发生的事不清楚,但她猜测,皇后能松口,李晖可能出了些力,毕竟妻妾不和传了出去有损他的颜面。

蓁娘把之前的事当作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虽然皇后再也没跟她说过一句话,每次都对她视而不见。

但她仍旧恭恭敬敬的去殿请安,而且她还规定整个甘棠轩的宫人再也不许提起皇后责罚她的事。

对于这个消息,齐氏惠氏淳于氏自然是无比欣喜,都为她高兴,蓁娘不觉感叹,人生得此知己,实在是幸事。

蓁娘平静的过着日子,再过一个月就是怀宣太子的周年,去请安时都能发现皇后的情绪一日比一日低落,众妃妾也不敢再说笑,纷纷劝慰皇后保重身体。

这日,宣微殿里,众人请安后各自散去,秦氏落在后面,看着众人越走越远,她咬了咬唇,转头回去。

皇后正准备去书房跟尚宫局的女官商议宫务,就听见宫人来禀报秦氏求见,她有些诧异,不过还是传了秦氏来。

秦氏入了书房,皇后坐在上首,身边立着七八个宫人,秦氏犹豫的片刻,轻道:“奴有些话想跟殿下说……”

皇后虽觉得奇怪,不过也明白了她的意思,颔首示意宫人们都出去,只留了陈嬷嬷和一个女官在内,又叫了秦氏坐在自己对面。

秦氏的表情却十分郑重,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一般,她缓缓坐下,捧手于胸前恭敬道:

“前几日五娘人有些不好,幸得殿下派了阿郎的医佐来给她开方子,不然奴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皇后淡然道:“孩子小,最经不起一点病痛了,我也是于心不忍。”

明知道皇后这几日想起大郎心情郁闷,这个秦氏还来说这些,陈嬷嬷看着她的目光有些不高兴。

秦氏自然感觉到了,她看着皇后诚恳道:“奴知道殿下为怀宣太子伤心,再过一个月就是周年,奴一直想着怎么报答殿下的恩德,思想来去,倒是有件事禀报殿下!”

“何事?”

皇后在听见秦氏提起大郎时脸上的表情就冷了下来,秦氏只当没看见,捏着帕子缓缓道:

“奴记得未入宫前,父亲的朋友有个儿子,那郎君未成婚就殁了,老母心痛至极……”

“她看着儿子孤零零的牌位,心中不忍,便托了人去寻哪家有年纪差不多刚殁的小娘子,若寻到了,就结冥亲,给两个孩子办冥婚,让他们在那一世做夫妻互相照顾……”

此言一出,皇后立刻坐直了身子,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她目光如炬的看着秦氏,秦氏眸色微动,继续道:

“奴想着,怀宣太子也是早逝,虽有陪葬无数,可在那世终究没有一个体贴的妻子服侍,殿下何不也寻一位家世尚可的小娘子,办了冥婚,怀宣太子也不至于太过孤独……”

陈嬷嬷惊讶的睁大眼,她心中无比激动,有些站不住了,忙去看皇后。

皇后却满脸的欣喜、自责,看得出她现在的心情很复杂,秦氏微松了口气,皇后自言自语道:“我怎么就没有想起这件事呢……”

“我的大郎孤零零一个人,若是给他娶一位妻子,可不就有个伴了吗!”

她再也坐不住了,忙吩咐陈嬷嬷:“你叫曹立去延英殿,等陛下议政完毕就请他过来,我有事跟他商量!”

陈嬷嬷也为大郎心痛,听秦氏提了这么一个建议心里也很雀跃,忙点头道:“我这就去!”

皇后在屋里一边走来走去,一边思索两都里哪家有跟大郎殁年差不多的小娘子。

“我记得宣城侯有个孙女七岁就殁了,商国公有个女儿及笄之年殁了……”

她掰着指头数着,秦氏柔声劝道:“殿下别急,虽是冥婚,可这纳采、问名、纳吉等等都是跟生者一样的,马虎不得!”

“以奴愚见,殿下何不请了新阳县主入宫商议,县主在宫外,这打听起来更方便才是!”

“你说得对!”皇后眼睛一亮。

“大郎是正式受封的皇太子,他的妻子就是皇太子妃,虽是冥婚,我也得给他办的体面些!”

秦氏陪着笑:“正是这个理……”

皇后现在的心思全在这件事上了,对于秦氏的这个提议,她显然很喜欢,对秦氏的态度也亲切了不少。

秦氏依旧一副谦虚的样子表示不敢当:“奴也是突然想起这事,老家那位娘子是心痛儿子,殿下也是心痛儿子,做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皇后暗暗点头,从此对秦氏比高氏几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也一跃成为皇后跟前的红人。

皇后是做母亲的,李晖是做父亲的,对大郎一样疼爱,听了妻子这个提议,他只犹豫了片刻就同意了,而且还答应她,会正式下诏追封皇太子妃,将她与大郎合葬。

很快,京城上下就知道了这件事,为薨逝的皇太子举办冥婚,这倒是一件奇事,不管是街头小巷还是公门侯府,都关注着此事。

一些有女儿夭殁的人家,纷纷托人往新章侯府递话,表示自家女儿合适。

一时间,京城里到处都在讨论‘死人’,倒有些滑稽。

有士大夫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冥婚不可取,但明显心疼孩子的人更多,且民间的冥婚也很常见,很快反对的声音也就被淹没了。

只半个月,在众多早殁的小娘子中,皇后选中了东都庆国公的小女儿,此女姓阴,是天应七年出生,殁于天授九年,享年十一岁,生前就因早慧闻名。

听说庆国公因幼女夭逝悲恸不已,将女儿葬在他父母的旁边,希望女儿被祖父母庇护。

皇后满意的是这位阴氏比大郎长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大郎若是有个体贴的妻子照顾,她就放心了。

而李晖看中的是庆国公府的家风,既然婚礼是按照活人的程序来,那庆国公府跟皇室就是亲家,李晖觉得挺不错!

就这么着,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婚礼的各项事宜就准备妥当了。

十月初十,李晖下诏追封阴氏为皇太子妃,因大郎的陵墓还未修好,二人的棺椁暂时安放在殡宫内。

从咸阳回来后,后廷的娘子们都疲累至极,都各回各家歇着,宇文氏吩咐了侍女准备香汤沐浴,坐在浴桶里,她舒服的叹了口气。

嬷嬷一边给她揉捏肩膀,一边道:“今日的排场可真大,京城的皇亲国戚几乎都去了,只可惜,这么热闹是冥婚……”

“冥婚又怎么样……”

宇文氏懒洋洋开口:“陛下和皇后爱子之心由此可见,只是去咸阳的人可能一半都是看热闹的,又有几个是真心为大郎感到悲伤的……”

嬷嬷叹了口气,“是啊,真是天妒英才,大郎不管哪一方面都像陛下,可惜命薄。”

“说起来,陛下没有嫡子,这储君之位又不知落在谁的头上!”

宇文氏睁开眼似笑非笑的看着水面上漂浮的花瓣,“你看见没有,从给大郎准备婚礼起到现在,皇后身边一直都有个人……”

“秦修容!”嬷嬷立刻回道。

“是啊,就是这位默默无闻的秦修容,给皇后出了冥婚这个主意,现在皇后跟前就属她最有脸……”

嬷嬷的手停顿了一瞬,不解问道:“听娘子的意思,秦修容此举是大有深意?”

宇文氏继续闭上眼享受香汤的滋润,讥讽道:“她若是不这么做,皇后怎么会看重她,还有她的儿子!”

嬷嬷惊讶的张大嘴,“这……这秦修容原来是想着这件事!”

“哎呀,难怪她给皇后出主意,因着之前皇后看韩修仪不顺眼,连着几个月给她脸色看,这会儿秦修容倒是挺上道,立刻就巴结上了皇后,陛下又敬重皇后,若是她支持秦修容生的三郎……”

“好了!”

宇文氏出声打断嬷嬷的话,“这事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你们出去也别嚼舌,只以后长个心眼,别让咱们的人搀和进去了。”

“娘子放心,我都知道!”陈嬷嬷恭声应是。

“不过……”陈嬷嬷还有一事不解,“娘子与韩修仪并无矛盾,为何皇后那样羞辱她,你都没有为她说句话?”

宇文氏笑了起来:“你觉得我太过无情?”

“没有!”陈嬷嬷违心回道。

“我没有为韩氏求情,一来,所有人都知道我这个人不喜与人交往,若是我开口了,皇后定会认为,连我都于心不忍,可见她是无理取闹了!”

“那皇后就会将韩修仪罚的更重!”陈嬷嬷似乎理解了,“那二呢!”

宇文氏目光复杂,慢悠悠道:“二,我知道,皇后顶多只是出一口气,等气过了,也就没事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陛下不会坐视不理的……”

陈嬷嬷暗暗叹了口气,她能听出宇文氏最后一句话明显带着些失落,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觉得遗憾,没有孩子的女人,终究身边会冷清一些。

宇文氏撇除脑中的杂念,沉浸在思考中,这宫里,不会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