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君臣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371

沈知礼闻言怔住,震惊不已,原来太子想做的是这件事!

的确,从古至今,世家把持着太多的权利,王朝更迭只在瞬息,可世家还能屹立不倒,延绵百载。

科举应试为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开了一道出人头地的门,只要是良民身份,寒窗苦读就能有鱼跃龙门的那天。

但直到现在,朝廷里六品以上的官员有七成都是出身世家,六品以下的官员中,科举出仕的官员几乎都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上。

杰出的人才多不胜数,但晋升之路被世家给堵住了,天子当初夺嫡至登基,依靠的也是世家的支撑,太子现在要打击世家,这不但困难,还十分危险……

沈知礼神色复杂,好一会儿后才道:“殿下应该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晖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沈知礼没有出言反对,其实也就表明了他内心里,也对世家很不满……

他言辞恳切道:“阁老的话是事实,但国家的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开辟一片新天地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不仅我有这份毅力,朝廷里应该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官员……”

李晖看着远处气势恢宏的殿宇,眼前闪过史书中数百位评价不一的君王,他正声道:“正因先主创业不易,民生多艰,我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上就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就要无愧于黎民百姓!”

他这一番豪言壮语让沈知礼的心激起阵阵波涛,沈知礼经历过太宗皇帝的文韬武略,见证过今上的开拓与守成,而现在,这个国家即将迎来一位年轻且明智的皇帝,沈知礼那颗早已麻木的心又跳动起来。

他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看向李晖,李晖温润一笑,道:“阁老一生匡扶社稷,如今正值风口浪尖上,还愿阁老助我一臂之力!”

阳光把地上的人影拉扯成长长的阴影,沈知礼俯身,缓缓作了一揖,恭敬回道:“臣,愿为殿下分忧!”

……

东宫,丽正殿内,李晖坐在浴桶里,看着氤氲水汽飘渺出神,太子妃挽起袖子亲手服侍他沐浴,摸着他精瘦的脊背无比心疼。

李晖醒过神,伸手抚上妻子泫然欲泣的脸,安慰她道:“没事,我不是好好的嘛,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

太子妃憋着眼泪使劲摇头,握住他的手不愿松开:“是我不好,明明该高兴,却哭哭啼啼的讨人厌,阿郎,我们真的赢了对不对?我们可以安心过日子了对不对?”

李晖温柔的点头,双手捧住妻子的脸,坚定的告诉她:“对!我们赢了,从今以后,没有人再敢给你脸色看,没有人敢伤害咱们的孩子,你会是大周最尊贵的女人!”

当一个男人说出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的真心呢!

太子妃落下泪来,迫不及待的扑进丈夫湿漉漉的怀里,“我只要你好好的,无论你做什么,我永远都支持你!”

……

坐在榻上时,太子妃双眼还有些红肿,面上却是前所未有的安宁从容,桎梏在颈上的枷锁已经没了,他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悠哉的欣赏日出日落了。

太子妃拿着一把小巧的剪刀给丈夫修剪胡须,一边做手里的活,她一边问起前几日的事来:“……李璋既然给小周氏留了一道保命符,为什么她没有拿出来?”

就在李璋被诛杀的当天夜里,金吾卫就查抄了齐王府、赵王府和邯郸郡王府。

其中从齐王府内院的书房内暗阁里找到了一只铜匣,里面装着满满的文册,全是这些年李璋与外臣、世家私通的书信。

而当时小周氏虽然面容惨淡,却没有一丝惊愕,李璋没有把这个东西销毁,很明显就是想留给小周氏,让她把这个交出去换得一线生机。

但她没有这样做。

虽然是死对头,但这个时候太子妃还是感叹了一声,“夫妻荣辱一体,李璋死了,她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不如一同去……”

李晖不语,从他的角度看,小周氏选择放弃,他心里还是松了口气。

那份文册若是公诸于众,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惊涛骇浪,他现在还不是皇帝,若事情超出了控制,那可就不妙了。

但妻子是女人,这个时候她更为小周氏的坚贞而生出怜悯之心,李晖并不为此不悦。

“对了!”太子妃凑到李晖跟前,好奇的问他:“李元娘和李珏谋反一事,真的是豫王叔父告发的吗?”

“不是!”李晖毫不犹豫的摇头。

他并不打算对妻子隐瞒,“准确的来说,是叔父引诱他们谋反,而林常玉装作没看见,才让他们悄悄的集结了逆贼。”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要贬谪林常玉,还把他软禁在家里?”太子妃十分不解。

李晖耐心解释道:“林常玉平步青云全是因为父亲的赏识,我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按理来说,他受的是父亲的恩惠,该与我对立才是……”

“但因为有李喆在,他虽然没有大剌剌的站在我这边,却放任事态不管,这已经是对我的帮助了,你别忘了,他有军功在身,一呼百应,朝内朝外的武将都向着他的!”

原来是这样,太子妃了悟的点头。

“林常玉领兵打仗的才干不亚于郑国公陈其山,鹰鸮岂能困于方寸之地,我将他软禁,正是不忍他左右为难,让他为我大周开疆辟土,才是人尽其才!”

轻轻拂去丈夫衣襟上的胡须,太子妃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难怪李喆也没有什么不满,原来你都有安排了,只是你还没告诉我,究竟是谁告发谋反一事的?”

……

天还未亮,张华在祠堂里恭恭敬敬的给祖宗们上了香、磕了头,才转身出去。

院子里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忠会县伯夫妻二人满脸戚容,泪水涟涟的叮嘱儿子一路小心,张华衣着朴素,嘴里‘唉唉’应着,经历过建酉政变的风波,全家人都如惊弓之鸟一般。

时辰到了,亲人们依依不舍的把他送到了门外,望着灰蒙蒙的天,张华心里说不出是不舍还是悲伤。

犹豫了许久,他转身拱手一揖,对父母道出心里话:“李氏毕竟与我结发十几年,将来儿子死后,还是想跟她合葬,请大人允许……”

忠会伯站在台阶上背着手沉默了片刻,才出声道:“李氏虽被废,但也是你的结发之妻,你与她合葬也是应该的。”

一旁的张母面色不虞,提起这个差点让全家都跟着倒霉的儿媳,她满腹牢骚。

“若不是她,咱们家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如今连亲戚们都不敢上门来了,要不是太子殿下开恩,这会儿全家都人头落地了!”

妇人之见,忠会伯摇摇头,冲儿子挥手,“去吧,路上小心,每隔一月就给我们写信来,让我们知道你的消息!”

张华心情沉重的拜别了父母,坐上牛车出了城门向南方驶去,摇摇晃晃中,他从怀里摸出一把玉梳,上面雕刻着一双青鸟,心脏抽疼眼眶瞬间泛红。

他把玉梳紧紧握在胸口,喃喃道:“对不起,阿如……对不起,我还有父母亲人,我不能让他们受到连累,对不起……”

蓁娘每天都能听到关于太子的许多新闻,八月份的这场动荡一直持续到了年底,李晖总揽政务每日忙的像个陀螺。

他是代替天子理政的,所以挑他刺的人也不少,这种情况下,后廷众人不敢去打扰他。

所以蓁娘再次见到李晖时,已经是快到新年了。

承恩殿里,她解下裘衣递给宫人,脚步却有些迈不动似得停在帷幔边,她轻轻撩起帘子,看见李晖站在花几前欣赏青釉瓷瓶里的金钟梅。

蓁娘目光眷恋,神情却复杂,在几个月没有见面的时间里,她无比的思念李晖,然而现在他就在不远处,不知为何,蓁娘却有些胆怯不敢靠近……

似乎感觉到了她的目光,李晖转过头,冲她温文尔雅一笑,像从前一样唤道:“过来……”

他眼里的光是那么温柔,蓁娘心里的担忧一下子消散了。

她提着裙子轻快的走过去,只行了个礼,还没等李晖张嘴说免,就迫不及待的张开手拥住他。

李晖被她扑的后退两步,又怕她摔倒所以紧紧搂着她的腰,“怎么了?”

蓁娘依恋的用脸磨蹭他的脖子,“阿郎,我好想你!”

她的声音里是清晰可闻的爱慕思念,李晖的心一片柔软,深深嗅了口蓁娘身上熟悉的香气,李晖轻柔的把她搂在怀里,“我就在这里……”

不知过了多久,蓁娘赖在他的怀里不愿分开,李晖轻抚她的头发无奈道:“你想抱多久啊,总要让我坐下吧!”

蓁娘抽抽鼻子咕哝道:“要抱到明天早上~”

李晖宠溺的笑出声,他弯腰一把打横抱起蓁娘,对上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惊讶神色,李晖转身走向卧榻,“好,我不光让你抱,还让你睡到明天早上!”

蓁娘的脸‘唰’的一下子就红了,她支吾道:“阿郎……不害臊……”

李晖挑了下眉,“我不跟你睡那阿木几个是怎么来的?”

“不是这个意思……”

蓁娘坐在他的膝上,因为怕摔过去她双手紧紧圈住李晖的脖子,不过一指的距离就是他笑眯眯的脸。

她羞涩中带着几分失落道:“几个月没见面,奴有很多话想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