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妻妾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677

第二日一早,顾七娘就打扮的精精神神去了正院,李淳业要进宫议政,天未亮就走了,正院侍女通报过曹氏,才请了她进去。

“妾顾氏,给娘子请安,娘子万福!”

曹氏跪坐在榻上,左手扶着凭几,右手边的案上摆着香炉,看着地上恭敬磕头的顾七娘,她眸色微闪,这就是去年闻名京城的顾氏娘子了……

待她抬起头来,曹氏只觉得眼前一亮,这位顾孺人能得到李淳业的喜爱,的确是有几分资本。

见着自己在打量她,第一反应就是羞涩一笑,微微垂首,刹那间的无措就连最娇艳的芙蓉花都比她不过。

曹氏抿唇一笑,让身边的嬷嬷扶起顾七娘,温声道:

“顾孺人快别客气,快过来坐,前两日都不得空,咱们今日才相见,难为你一大早就来请安,吃过早饭了不曾?”

曹氏姿色虽不及顾七娘,然就是顾七娘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王妃,面容可亲,周身自有一股书卷气,但你能感觉到,她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本该早就来请安的,但听闻娘子要准备妃朝见的事,妾不敢来打扰,所以今日就来了,请娘子见谅……”

顾七娘福了一福,眉梢眼角挂着得体的笑容。

她踩着莲步上前来,有侍女端了交椅来,她眸色微闪,顺从的坐下。

她恭敬的道了谢,“嬷嬷教导过,服侍大王和王妃是咱们做妾侍的本分,妾早早的来就是服侍娘子用早饭!”

曹氏闻言微怔,片刻后她噙着笑意回道:

“难为你一片心意,只是我在娘家时早起会读两刻钟的书,然后才吃早饭,不过一碗清粥、一碟烫菜,服侍就不必了,咱们坐着说说话吧!”

顾七娘还欲坚持的话被堵在喉咙里,讪讪一笑,带着些许羡慕道:“娘子家风严谨,由此可见……”

不知想起了什么,她的神色有些黯然,曹氏不动声色的端起水盏呷了口,复又笑眯眯问起顾七娘来:

“不知孺人是属什么的?”

顾七娘恭声回道:“妾是属马的。”

“属马……那你还比我小一岁呢!”曹氏掐指算了算,笑道。

顾七娘抚掌道:“那王妃跟郎君也是同一年的呢!”

“真是天注定的姻缘~”

曹氏没有接话,只是笑着请她喝茶,又道:

“我比孺人晚进门一年,论理,对王府的人和事你比我熟悉,反正空闲着,不如就请你就跟我讲一讲吧!”

顾七娘心神一动,知道这是曹氏的旁敲侧击,她不仅早一年进府,而且这一年中李淳业几乎是专宠她一人。

若说自己对王府不了解吧,无异于睁眼说瞎话,说吧,这又不知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曹氏像是没看出顾七娘的犹豫,捏着帕子轻拭嘴角,动作优雅而赏心悦目。

顾七娘吞了吞口水,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语带歉意道:“权嬷嬷不准我们打听前院的事,若是说后院的事,妾倒是知道一些……”

“是吗?”

曹氏很感兴趣的挑了挑眉,像一个打听八卦的少女般凑近顾七娘,“那你快给我说说看!”

“……妾刚进府时又怕又紧张,听说王府里规矩大得很,要是不小心犯了错,可不是训斥那么简单呢!”

顾七娘一边回想一边道:“所以那个时候,妾只敢呆在静姝院哪儿也不敢去,后来日子一久,就东走走西看看,也就知道了一些事……”

“那都是些什么事呢?”

顾七娘捂着帕子笑起来,道:“咱们王府里的下人就有四百多个,娘子进府之前虽然只有大王一个主子,可他是陛下的次子,是亲王之爵,整个燕王府走完一圈得要一整天!”

“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地方,下人们之间的关系比一潭浑水还复杂,你比如……”

顾七娘掰着手指头数道:“王府的下人大致分三种来源,一种是立府时光禄寺分配的,一种是从掖庭宫调来的,一种就是王府各处产业下人的家生子……”

曹氏听到这里不由得皱眉,光禄寺分配的下人都是极有本事的,他们就占据了燕王府各管事的位置。

掖庭宫宫人要么是苦力、要么是因罪被没的,在王府算是最低等的下人,至于最复杂的,也是中间等级的下人,就是奴仆家生子。

他们子子孙孙都要依靠在燕王府,且管着王府的产业,算是主子的亲近人。

这么多下人彼此之间盘根错节,要理清楚可不是件容易事。

果然,顾七娘说了件去年的新闻:

“前院和后院的膳房总管事俩人不和,时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争执,虽都是管着膳房,可大王大部分时间在前院,所以前院管事什么都要拿好的,就是走账也很顺利!”

“后院管事一年只有那么多钱,要管着那么多人的口粮,每天都数着米粒儿,去年就闹出了一件事,后院的一个下人居然那管事打了一顿,说一个多月都吃不饱饭,要被逼死了!”

“这事还弄得大王都知道了,彻底一查,不知发落了多少人……”

曹氏听得若有所思,膳房在任何人家里都是最能直接看出人情关系的地方,燕王府先前未有主母,李淳业不可能亲自去管这些事,所以之前的膳房都是交给管事。

不过,但凡是人就有私心,朝廷律法严明可贪官污吏也没见少,何况手握一点权利的管事,自己既然进了门,自然就要管起大大小小的事。

可顾氏究竟有什么用意,她这番话听着像是忠告,劝自己不要贸然行事,以免乱了阵脚,可转头一想,曹氏又觉得顾氏的话更像是诱导。

李淳业立府也才四年,管事们在暗中攀关系,下人们稍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浮动,燕王府看起来赫赫扬扬,实际上内里还是一团乱麻。

自己出身不显,忽的一日飞上梧桐枝,身边都是金凤凰,自然迫切的希望做出一番成绩,若做的好,别人也就服了她,若做的不好……

曹氏抿唇一笑,看着顾七娘的眼神十分亲切,“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我可是长见识了,你再跟我说说其他的事吧……”

直说了一个多时辰,曹氏听得是意犹未尽,顾七娘见她满意,眼中带着几分意味不明的笑。

侍女进来传摆早饭了,曹氏才惊觉时辰过的太快,她歉疚的看着顾氏道:“光顾着跟你说话,却没想到时间不早了,反正你也还未吃饭,就在我这里吃吧!”

说罢她补充了一句:“只要你别嫌弃我吃的清谈……”

顾七娘闻言急忙摇头:“娘子看得起妾是你宽容,只是规矩是规矩,妾不敢逾距,还请娘子见谅!”

她都这样说了,曹氏也不好再留人,拉着顾七娘亲热的说了几句话,也就散了。

……

燕王府正院有四个管事嬷嬷、八个一等侍女、十二个二等侍女、十六个三等侍女,加上曹氏带来的一个奶母、六个陪嫁丫环,共有四十七人。

这些人在曹氏一进府,就安排妥当了,她深知自己是高嫁,虽然需要心腹,但此时尽快融入王府的生活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她只留了三个贴身丫鬟做一等侍女,其余几个都按着王府的规矩来安置。

对曹氏这位新主母的安排,正院的人都松了口气,至少此举表明,王妃是信任她们的。

侍女玲儿服侍曹氏洗了手吃早饭,忍不住问起她为何跟顾氏那么亲热。

曹氏喝了口白粥,闻言呵呵直笑,她没有回答,而是问起一旁静立的宋嬷嬷,“嬷嬷在王府里服侍了四年,你说说看这位顾孺人是什么性子?”

宋嬷嬷最先是管库房的,后来李淳业定了亲她就被调来正院做事,曹氏成亲那晚就是她在青帐外服侍。

既恭顺又有眼力见,话不多还聪明,因此曹氏对她的影响很深刻。

她愣了一瞬,想了想回道:“顾孺人性子恬静,进府一年多,倒是从未听闻她恃宠生娇的事……”

“瞧瞧!”

曹氏睨了玲儿一眼,慢条斯理道:“嬷嬷都说了,有宠而未生娇,可见这位顾孺人,本性纯善,她一进门就磕头行礼,我问什么就答什么,无一丝隐瞒,难道你要我给她一个下马威?”

“那才是丢了体面呢!”她轻轻哼了一声,吹了吹碗里的热气。

“可是……”玲儿蹙眉,“大王对她……”

曹氏伸手止住她的话,又问宋嬷嬷,“大王宠爱顾氏人尽皆知,以嬷嬷之见,我该怎么做?你们又该怎么做?”

宋嬷嬷心里紧了紧,她知道,自己现在还算不上王妃的心腹,但既然她在正院做事,那就得以王妃马首是瞻,自己若回答的合王妃心意,也许就能得到重用了……

她快速的思考一番,斟酌着词句答道:“以奴之见,娘子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把眼睛放在顾孺人身上……”

“顾孺人再得宠,她都是妾侍,就是翻了天也翻不过娘子去,咱们大王可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

曹氏没有露出不悦,宋嬷嬷语气笃定,面色越发从容:

“名分、地位,娘子什么都有,现在最要紧的是慢慢的把内务抓在手里,娘子得证明,你是个能撑的起的人!”

“向谁证明?”玲儿好奇问道。

宋嬷嬷看了眼淡定微笑的曹氏,心中越发有了底,“当然是向韩夫人证明……”

“说句逾距的话,咱们大王若要争大位,府中少不了一个贤内助,娘子把诸事管理得当,韩夫人就高兴了!”

“等那个时候,娘子再生下嫡子,陛下就高兴了,他们一高兴,顾孺人再得宠,又算什么呢?”

玲儿满眼震惊的看着宋嬷嬷,心中的佩服无以言表。

曹家家风严谨且人口简单,她如何能知道这些算计,所以听完宋嬷嬷的话,才觉得自己多有不足。

曹氏看着玲儿的无措‘呵呵’笑了起来,宋嬷嬷松了口气,更加恭敬的垂下头,只听曹氏慢悠悠对她道:

“记得嬷嬷说过,你有一个干女儿在针线班子上,我想做件披帛献给皇后殿下,你去问问她,可知道宫里对花样子的讲究……”

这就是要拉拢自己了!

宋嬷嬷压抑住眼里的兴奋,福身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