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礼物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436

“什么看重燕王啊!”

另有一个带着些微嫉妒的声音响起:“这位燕王妃家世一般,人才也一般,陛下不过就是补偿他们罢了……”

“你这是什么话,燕王再怎么样,如今也是陛下还活着的长子,今日妃朝见如此隆重,可见他还是很高兴的!”

“等明年燕王妃再生个大胖小子,那可就是陛下的长孙!而且皇子成了婚之后就会正式进入朝堂,那燕王离储君之位……”

“嘘!你小声些,陛下的儿子可不止燕王,许王只小燕王一岁呢……”

秦氏觉得脸上的笑容就要兜不住了,从选妃开始,人人都在议论二郎,就因为他是长子,大部分的人都觉得陛下立长的可能性更大,往燕王府跑得十分殷勤。

她冷眼看着人群中的蓁娘喜笑颜开,左右逢源,拢在袖子里的手青筋暴起。

随着宦者的击掌声,众人忙噤了声,知道皇帝皇后来了,分作男女两班拱手肃立。

威风凛凛的千牛卫备身握刀而来,卷帘将升起帷帘,李晖今日穿着隆重的通天冠服,手持笏板、腰间佩戴直刀。

和身着袆衣的皇后在仪仗的拥簇下坐在上首,殿内宗室百官、内外命妇纷纷磕头行礼。

命众人免礼后,沈知礼立于上方,念了一番诗赋,宣告吉时已到,请众人入座,宣新人入殿朝拜。

蓁娘满脸急不可耐,一旁的齐氏向她做了个‘别着急’的嘴型,她才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侧身看向新人来的方向。

乐声响起,二郎身着玄色冕服,头戴九珠冕旒,手持笏板,少年郎俊秀挺拔,英姿勃发,与身旁头戴花冠,身着翟衣的王妃缓缓而来。

这一对新人郎才女貌,看着十分相配,特别是曹氏,先前蓁娘还担心她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观,可能会露怯,因此还让容娘去王府训导了一番。

但现在看来,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曹氏仪态端庄,笑容得体,一举一动都让人暗暗点头。

上首的李晖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他侧头对皇后说了句什么,引得皇后也微笑起来。

“新人朝拜礼,开始!”沈知礼垂首立在一旁,声音洪亮的响起。

李淳业和曹氏目视前方,恭恭敬敬的跪下,随着沈知礼的指示磕头行礼,李晖扶须满意的点头,道了几句‘勤慎恭勉、夫妇和睦’的话。

李淳业和曹氏这才起身,李晖同父异母的弟弟陈王李怛做了引见人,带领新人认识亲戚们。

一番繁琐的引见之后,李淳业觉得头重脚轻,身体都要麻木了,他不由得看向身旁的妻子,她面上虽还是笑意盈盈,但鬓角的汗珠却不断冒出。

他的心立刻柔软起来,趁着空隙,轻声对她道:“再忍忍,待会儿就完了……”

今日来的皇亲国戚只有三成,幸好李淳业是亲王,要互相行礼的人不多,不然他俩这副打扮,行礼还真是件麻烦事。

终于走完一圈后,李淳业和曹氏被掺扶着去了偏殿休息,俩人累的话都说不出,李淳业忙让宫人取下冕旒歇歇气,连曹氏也顾不得仪态,一口气喝了三碗水。

李淳业看着她松了口气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好些了吗?”

曹氏这才发现丈夫在看着自己,脸上立刻升起红云,神情却并不羞怯,柔柔道:“好多了,只是……”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心里好紧张,差点把嬷嬷的教导都忘了……”

她说完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李淳业宽容一笑,安慰她道:“别说你,我敕封亲王那日,也是这么个情形,见着那么多人腿都在抖呢!”

他说起自己的糗事,曹氏自然明白其中心意,虽身体疲惫不已,但眼里却闪着快乐又满足的光。

曹氏面容秀丽算不上倾国倾城,但她的一双眼睛活泼灵动,仿佛藏着许多趣事,李淳业回想起昨夜,曹氏卸去胭脂,坦然的向他展露那块淡红色的疤痕。

她的一双眼睛宁静温柔,只一个眼神就堵住了他的别扭。

李淳业举手掩咳,正想说什么,却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响动,他和曹氏侧头看去,原来是长姐寿安公主。

“阿姐!”

“公主!”

曹氏忙站起身准备行礼,寿安公主已经走到她跟前,托着她的手让她坐下,半责怪半欣慰道:“还不快坐下,休息一会儿后还要去给韩庶母行礼!”

“你呀!做了二郎的妻子,以后就跟着他叫我一声阿姐,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就来找我,别见外知道吗?”

最后两句,她意有所指的看了眼李淳业,曹氏抿嘴笑,只恭敬道:

“阿姐厚爱,我刚嫁给大王,很多事都不清楚,阿姐如不嫌弃,我就厚着脸皮上门请教了!”

是请教不是指点,寿安公主笑的意味深长,她果真没看走眼,这位弟媳行事内敛,说话滴水不漏,果然是个聪明人。

她是大周皇帝的嫡长女,是备受宠爱的大公主,身边不知道多少人挤破脑袋往她跟前凑,就是为了得到某些好处。

在曹氏面前,她又是个极具威严的大姑姐,曹氏奉承她,却严守了自己的底线,看来,她已经适应了燕王妃这个角色,摆在心里第一位的,就是燕王府……

寿安公主并不觉得生气,换做是她,她也会这么说的。

李淳业笑嘻嘻道:“阿姐,你怎么到这里来?”

寿安公主剜了他一眼,十分嫌弃的撇嘴:“你看看你,衣襟也歪了,还不快去拾掇拾掇!”

说罢她又看向曹氏,吩咐她:“你也是,时间不多了,先吃块点心垫垫肚子,再去补补妆……”

曹氏乖巧的点头,李淳业不满的努嘴:“为什么不叫我吃点心……”

……

蓁娘坐在交椅上,几乎是强忍着泪水受了儿子儿媳的礼,见她一脸高兴、满意、不舍、欣慰的表情,李淳业十分动容,他彻底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婚事带给生母怎样的改变。

他也为自己之前的任性感到羞愧。

李淳业膝行几步,双手握住蓁娘的手,仰头认真的看着她,道:“阿姨放心,我跟王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蓁娘是庶母,受礼的地方只在一个小厅里,里外的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因此李淳业并没有顾忌此刻的亲昵。

曹氏知道自己能顺利的出嫁,皆是因为韩夫人那番‘不能背信弃义’的话,再眼瞧着丈夫对她的孝顺,心里也有了底,便跟着道:“请阿姨放心……”

蓁娘闻言抬眼看过去,曹氏眼神真挚而诚恳,她转涕为笑,向曹氏招了招手。

曹氏也膝行过去,蓁娘拿过容娘托着的一只木匣,郑重的放在曹氏手里,柔声道:“你们都是好孩子,阿姨对你们很放心……”

“常言道几辈子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夫妻一场,成了家就是大人了,要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你们身份贵重,府中无人管束,更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曹氏捧着匣子犹如千斤之重,韩夫人的话朴素,却句句蕴含着深切的关怀和殷殷希望,她跟丈夫相视一望,都认真的点点头。

晚上回府后,已是深夜,曹氏和李淳业迫不及待的换下一身沉重的冠服,洗漱后穿着家常便利的衣裳,都露出轻松的神色。

李淳业突然想起生母赏的那只匣子,对曹氏道:“也不知是什么,咱们打开看看吧!”

曹氏自然同意,唤了侍女玲儿来,黄花梨木的匣子上镶嵌着螺贝,灯光下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精致。

打开来看,里面的东西却让好奇的俩人瞪大了双眼。

匣子打开分作三层,第一层端正放着一把孔明锁,第二层放着一套九连环,至于第三层,则放着一把象牙梳……

放梳子还能理解,但前面两个玩具是什么意思?

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坐在一堆大眼瞪小眼,都不明白蓁娘这么做有什么寓意,要知道,他俩都已经过了玩玩具的年纪了~

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李淳业为难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但阿姨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咱们先收起来,以后慢慢想吧!”

“行~”曹氏赞同,命玲儿把东西按着打开时的顺序放好,匣子收在柜子里。

又闲聊了几句,二人都觉得困极了,才相拥睡去。

……

静姝院里,顾七娘慵懒的倚在凭栏上,手里还端着一只酒盏。

她在阁楼上面对东风独自饮酒到深夜,彩屏给她披上衣袍,虽知道她心情不好,还是劝道:“娘子,阁楼上风大,咱们还是进屋吧……”

顾七娘‘咯咯’笑起来,她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指指向正院,那边灯火通明,廊檐下侍女提着灯笼走过,她仿佛能看到曹氏和李淳业亲亲热热的挽着手进了房。

她感觉心痛欲裂,丝丝抽疼直袭脑门,蹙着眉捂住心口,摇摇欲坠。

彩屏忙扶住她,苦口婆心劝道:“娘子这又是何苦,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不是吗?”

“大王虽有娶了王妃,可他心里还是很重视你的,不然也不会趁王妃没进门就举荐你的堂兄去漕运做事……”

顾七娘双眼无神,近乎自虐的想象着今日妃朝见会有多么隆重,虽然自知不可能,但她还是存过那么一丝丝幻想,她多希望,光明正大嫁给李淳业的人是她,接受所有人祝福的人也是她……

不知站了多久,冷风刺进骨头缝里,身心俱寒。

顾七娘深吸口气,轻轻拂去脸颊的泪水,故作若无其事道:“好了,明早还要去给王妃请安,咱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