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诀别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744

听着蓁娘的絮叨,燕子抿唇轻笑,眉眼间的艳丽灼人,“十七娘,你知道为什么临走我想见你吗?”

蓁娘闻言怔住,她没想过这个问题,在她心里,燕子虽跟她无亲无故,但她们彼此坦诚相待,无话不说,自己对燕子比对朋友更多了一分怜惜。

蓁娘猜测道:“你想见我,必定是有话跟我说,你的性子我知道,有事都憋在心里,我这个人优点不多,但朋友的秘密我从不外传!”

燕子听完哈哈笑起来,一张面若桃花的俏容生动迷人。

她笑眯眯的看着蓁娘,“从你第一次开导我,让我把心结放下,那时我就发现,你身上有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

燕子这是夸奖吗?

蓁娘不好意思的捏着帕子,“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

“你自己也许不知道,但你身边的人都能感觉的到。”

燕子语气真诚,“你心里有希望,所以你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你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是一草一木!”

“你把世事看的云淡风轻,却用一颗真心待人,十七娘……”

燕子定定的看着蓁娘,一字一句道:“你的真心也许会遇上挫折,但最后一定会让你受益无穷!”

蓁娘惊讶的说不出话,眼眶湿润,她没有想到,原来在燕子心里,对她有如此高的评价。

但是,蓁娘垂下头有些惭愧,她何德何能得如此赞扬,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吃过苦,进宫后更是得到了太子的一份倾心。

太子过些日子就要登基成为大周的新帝,而燕子跟她一般年纪,却要为大行皇帝守寡,余生都守着一方狭小的天地过活。

蓁娘的确把燕子当成朋友,但当李晖告诉她,要利用燕子做西宫的眼线为自己筹谋利益,她第一个担心的就是李晖此举太过凶险,第二才是担心燕子的安危。

这样自私又无情的她,如何当得起燕子的夸奖。

蓁娘面露歉疚,正欲开口,燕子却摆手止住她的话,柔声道:

“十七娘,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是你生活所有快乐的来源,甚至,他比你自己还珍贵!”

她对蓁娘淡然一笑,“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且我很感谢太子殿下,至少在走投无路之际,是他给了我希望……”

燕子说的轻松,但蓁娘却笑不出来,这些年燕子虽然养尊处优,但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甚至天子的宠爱于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气氛有些沉默,不知不觉,蓁娘眼角有了湿意,她悄悄的侧过身子拭去眼泪,转头露出笑容对燕子道:“你什么时候走?我也送送你!”

燕子摇头拒绝,“你的心意我都知道,今日找你来就是想着跟你道别,我去骊山宫也是殿下开恩,悄悄走就是了,别弄得大张旗鼓让人非议!”

“那好吧!”蓁娘想了想,掀起袖子,把手腕上的绿松石手串取了下来,然后递给燕子。

“这是我进宫那年太子妃赏的,虽不甚贵重,却伴着我度过了这些年,我把它送给你,权当作我在你身边……”

燕子微愣住,然后接过手串缓缓饶在自己手上,看着那雪白皓腕映衬的绿松石散发着莹莹光泽,两人相视一笑。

大行皇帝出殡前三天,昭仪卢氏绝食而亡,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人无不赞扬卢氏的贞烈。

吴敏来禀报的时候李晖正在跟大臣议政,众人一时沉默面面相觑。

李晖心内有些感叹,父亲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三宫六院的妃妾有的算计他、有的怨怼他,还有的就是爱慕他。

父亲一世流连温柔乡,如今他驾崩了,却没想到卢氏对他情深至此。

叹息后,李晖下诏追封卢氏为德妃,丧仪比照贵妃之礼。

直到天子出殡后,文人骚客对于卢氏的各种赞扬仍不绝于口。

大概世间的男子都渴求这样生死相随的红颜,不争不妒不吵闹,真真是连骨头上都刻着妇德二字……

这日午后,蓁娘歪在榻上做针线,旁边桃桃睡的正香,冬日的阳光从细纱窗里照进来,也有几分暖意。

月牙凳上,阿玉阿梅几个也在给桃桃做衣裳,正悄声说着卢氏的新闻,外边来了个小内侍,他道李晖传韩昭训去丽正殿一趟。

蓁娘闻言有些奇怪,李晖近来忙的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怎么突然想起她来了。

不过想归想,她还是麻利的收拾了去丽正殿。

进了殿内,蓁娘冲李晖屈膝行礼,“阿郎万福!”

李晖点点头,温声道:“过来坐!”

蓁娘走过去坐在李晖对面,见他一身素服,面容虽有些疲惫,眼里却一片祥和。

“阿郎找奴来,可是有什么事吗?”

听见蓁娘询问,李晖把案上的一封信推到她面前,轻声道:“这是给你的,你看看……”

谁会给她写信?

蓁娘满脸好奇,一边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纸,一边问李晖:“这是谁给奴的?”

李晖表情犹豫没有说话,蓁娘展开信纸,开头的三个字却让她没了声音。

“十七娘,见字如故,本不想给你写信去怕打扰你,但我更不愿你得知消息后为我伤心……”

看到这句话,蓁娘头晕目眩,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她抬头不知所措的看了李晖一眼,却只听见他一声叹息。

蓁娘忍下不安继续看下去,“做这个决定是我思虑已久,那日与你道别,你说希望我忘却前尘往事重新生活,但我食言了……”

“对不起,但不要为我难过,十多年来,我的内心从未这样安宁过,此生辜负,尘事已了,惟愿我用性命,赎清所有罪孽。”

信纸飘落在地上,蓁娘的手止不住颤抖,她怔怔的看着几案,早已泪流满面。

对面的李晖伸手出手指拂去她脸上的泪珠,眼带忧色道:“这是张氏让我转交给你的,她说,想跟你解释清楚一切……”

“为什么会这样……”

蓁娘哽咽出声,泪眼朦胧的看向李晖,她双手无力的握着,好像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李晖把她搂在怀里,轻拍着她的背叹息:“我也没有想到她会如此决绝,信是她的侍女茯苓送来的,你要不要见见她?”

蓁娘闻言猛地抓住李晖的袖子,“她在哪里?我要见她!”

李晖对吴敏使了个眼色,吴敏点点头,吩咐宫人带了茯苓进来,茯苓面色平静,脸上看不出一丝悲伤,她恭敬的跪下给李晖和蓁娘行礼,然后拢手垂头。

蓁娘扶住李晖的手,强忍下悲伤开口问茯苓:“燕子是什么时候去的?”

“回昭训娘子的话,我家娘子是昨日去的……”

“是……如何去的?可有痛苦不曾?”

“娘子是饮鸩酒去的。”

茯苓眼里浮现出水光,脸上却扯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娘子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鸩酒……泪水不断涌出,蓁娘心中传来阵阵剧痛,李晖沉默的握住她的手给与安慰。

“究竟为什么,燕子要走到这一步?”

蓁娘问出心中疑惑,“我知道她性格倔强,但她尚有亲人在世,为何这般决绝?”

茯苓低头用袖子抹了把脸,哽咽着声音回道:“我家娘子的心结,其实从未解开过,自从筠娘死后,她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筠娘?

这个名字十分耳熟,蓁娘仔细回想,突然脑海里闯入一个温柔似水的声音,‘昭训娘子请随我来,我们美人娘子在里间等你’!

原来是她!

就是那个在骊山宫带她去找燕子的侍女,她就是筠娘!

在天授四年,有人向皇后告发燕子跟身边的侍女磨镜,燕子当夜就被送回京城,而筠娘,筠娘死了……

蓁娘满脸震惊的看着茯苓,颤抖着声音道:“你是说,燕子……燕子跟筠娘……”

茯苓知道她想说什么,毫不犹豫的点头。

“筠娘与娘子,相知相持,她为娘子放弃了出宫归家的机会,娘子为她袒露真情,她们没有错,不过是两个可怜的人互相依靠罢了!”

她说的这样掷地有声,这样坦然,蓁娘怔得说不出话。

就连李晖和吴敏都不知该做什么表情,特别是李晖,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怪异,说不出是愤怒还是不齿。

蓁娘则在脑海里快速的把前因后果过滤了一遍,燕子曾亲口跟她说过,在她最失意的那些日子里,一直都是筠娘安慰陪伴她,那是不是最后,她们就生出情愫来了……

这的确是世上罕见的感情,蓁娘脑子里乱糟糟的。

她整理了下思绪,又问茯苓:“你说的报仇是什么意思?当初筠娘究竟是怎么死的?”

话音刚落,茯苓的眼里就闪着凶狠的光,她几乎是咬牙切齿道:

“是皇后身边的一个内侍,他一直纠缠骚扰筠娘,但筠娘都置之不理,于是他心生不满,收买了娘子身边的一个小宫人,知道了筠娘和娘子平时很亲密的事,于是就去皇后跟前诬告!”

“当时后廷里莫昭媛连接生下十四皇子和十七公主,又有何美人和郑婕妤最得圣宠,皇后需要拿一个人杀鸡儆猴!”

“正好那内侍的诬告合了她的意,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她就命人软禁了娘子,还把筠娘打的只剩一口气了……”

想起筠娘当时的惨状,茯苓忍不住哭出声,“筠娘为了保住娘子,死也不认罪,拔下簪子就插进了喉咙……”

“皇后却嫌弃她死状难看,命人把她扔进了湖里,说她是畏罪自尽的……”

青天白日,蓁娘却觉得周身发寒,挨了板子的人连胳膊都举不起来,筠娘却能用簪子自尽,想也知道她忍受了多大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燕子……

蓁娘不敢去想象那幅血淋淋的场景,心内的悲伤无处发泄,使得她脸色苍白头痛欲裂,见着她摇摇欲坠,李晖一把搂住她,急道:“十七娘!”

蓁娘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冲李晖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她看向茯苓,嘶哑的声音响起:“筠娘死在骊山宫,所以燕子要去那里,那她可有什么交代留下?”

“有!”茯苓眼中泪花闪烁。

“娘子让我告诉昭训娘子,她没有牵挂了,但只一件,她想死后跟筠娘的尸骨埋在一处,若不能,便请求殿下开恩,把她的尸骨烧了,骨灰抛入山谷的溪水中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