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形散影 1
作者:月中禾      更新:2019-07-29 15:35      字数:2202

随后,张道陵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携书去往龙虎山,此后数年在此精思修炼,最终不但修道炼丹大成,还得分形散影之术。

然而这分影散形之术自张道陵天师羽化之后便失传了,谁也不知此术何时又得以重见天日,更不知经由为哪一位不知名的世外高人参悟修削,竟成了一门精妙轻功。

归友丘见上面写着“九宫飞星”四个字,突然想起水云之乡入口处的礁石阵,那阵法便是依据九宫飞星的变化而设,自语道:“我若是学会了分形散影,进入水云之乡岂不是易如反掌?到那时便可以救鲁雨田和四宝叔叔出来了。”

既有了动力,归友丘兴致更浓,一边仔仔细细研读《分形散影》一篇文字,一边依诀走动练习。

这六十四卦方位及九宫飞星图虽然并不相同,但都是道家经义,可以相互参契,精妙无双却又其言隐晦,寻常人看也看不明白,即便看得明白也难以融会,更加难以修炼。

不过归友丘有阴阳易位相佐,稍加斟酌便能心领神会,偶有不对之处,立刻与自身阴阳气脉不合,不但能觉出步法身形滞涩不协,别扭不堪,更加能觉出气息运行无法般配得相得无间。

归友丘感叹道:“老君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天地间万事万物总有同宗同源之处,习武之法亦然,这心法气脉之‘道’错了,断然生不出与之匹配的动作;反观之,手足躯体一举一动有所差池,也自然会反馈至经脉乃至全身诸穴。”

归友丘一旦悟出这个道理,越发畅通,更加不辞辛苦,整整花费了两三个时辰才将分形散影走了一遍,虽然有所磕绊,但已经能完整无缺。

归友丘走完坐下休息一时,心中又把心诀及六十四卦方位及九宫飞星图的步法身形想了几遍,等理解认知又进了一层,站起来再走了几圈。

然而走了四五圈后,归友丘却觉得越走越缭乱,毫无规矩可言,心中不仅大感疑惑,对照书文却并无一丝一毫错误,喜极而悲,不免有些灰心丧志。

归友丘劳而无功,颓然坐在地下,随手将《云笈经》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上面记载着另一段文字,上面写道:

“分形散影之术乃为我教道祖所创,不知经年,散而失之于江湖之间,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可堪一叹。

余怀遗珠之恨,不辞碌碌风尘之辛苦,遍寻道祖平生云游四海仙踪,于太平山、云锦山、青城山、北邙山、繁阳山、嵩山、龙虎山之间探石发穴,靡计不施。

幸蒙垂青,多年之后余终得先祖遗文共千余字,惜乎不能成文,余参契伏羲六十四卦及九宫飞星之法,牵强附会,使其连缀成篇,穿凿之处,供方家喷饭,惟求无愧于仙师门下。”

归友丘看到此处,不禁对写下跋文的这位高人心生敬佩,从文中可以看出此人历尽辛苦却能矢志不移,反思自己动辄自怨自艾不知要强上多少倍,脸上不由暗暗一红,道:“仙家,你也太谦逊了,你将道家遗失数百年的宝物寻找回来,即便不是全本,那也是极大的功德,只可惜这本书明珠暗投,被这不肖的回云子偷了,差点再度埋没,今日我为了活命学了,日后我能出了此洞,定将此书交还给上清派,你们正一教与上清派本出同源,也算物归原主。”

又道:“这分形散影的确是无上妙法,你能将自己的修为与仙师道义合二为一,正是可贵可敬之处,说什么‘牵强’‘穿凿’,也太过虚怀了,无论是谁看了,都不敢无知无畏地胡乱嘲笑于你。”

归友丘说完继续看下文:

“分形散影乃是一门跃身功夫,实在是逃遁之策,只此一样,便落下等。若能佐以精妙拳法、掌法、腿法使出,却能增益其能,或能无往不利。”

归友丘笑道:“这前半句说得含蓄,后半句才是真话。不过如果遇见高手要杀自己,自己打不过人家当然只能选择逃之夭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肿脸充胖子死扛那才是下等。”

归友丘再往下看去:

“分形散影之术虽为余编续,然吾修炼十余年方能略有小成,仅能进阶三层,不能四也。说来人皆不信,直可谓是天意弄人。

分形散影修习固然难亦,若能以阴阳易位神功催动,却能事半功倍,数日之功能抵数年之功。不过此等巧遇,惟能期之于天机,非人力可为。”

这段话看了一半,归友丘心中一紧,道:“好姥姥,写成这本书的世外高人花了十几年时间才能略有小成,只到第三层不能到第四层,以我的资质岂不是练到死也练不成?可想纸上得来已然十分难能,绝知躬行尤其不易。适才我还气恼自己笨拙,不过以此看来,我只花费了几个时辰便能将步法走上一遍,已经能算得上是出奇了。”

等看到后半段不由拍腿大笑道:“这几句话简直便是为我说的,这次来到水云之乡,不但大难不死,反而好运迭继,我已有阴阳易位神功傍身,一定能将分形散影练成。”

后文又写道:

“分形散影计为四层:第一层曰形神具备,此一层乃是根基,练成之后依据法诀,可算初始成形有神,然而循规蹈矩,依样葫芦,有迹可循,对敌三流之辈,能不落下风。”

“第二层曰形影不离,此时身影与精气凝为一体,草蛇灰线,虽有留痕,却已能令二流敌手恍惚迷离。”

“第三层曰形散神聚,练至三层,有如神助,精气神返本归元,而其形如风,不可捕捉,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纵然与一等高手对决,何所惧哉?”

“第四层曰分形散影,此时形神聚便聚,散便散,随心所欲而能不逾规矩,近乎于道。用于避敌之时,忽忽然渺无人踪,天下已无可避之敌矣。”

归友丘道:“刚才我走前几圈,完全合于书中记载的法诀,称得上是‘依样葫芦’,可见是第一层。阴阳易位神功实在妙不可言,我不过用了两个时辰不到便已能初窥门径,分形散影妙则秒矣,却不算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