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阴阳易位
作者:月中禾      更新:2019-07-29 15:35      字数:2140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归友丘才觉得热劲消退,慢慢地觉得凉爽如秋。

归友丘并未急于继续摸字,心想看看极热之后凉意能有几何,再过来半个时辰,已经觉得全身冰冷,如披冰雪,仿佛被寒冬凛冽的空气包裹。

归友丘无法忍受,又依着前法以五指按压文字,四肢百骸很快再次重新暖意洋洋。

直到寒热轮替三番之后,《阴阳易位》文字才全部摸完,后边还是一段文字,仍是四字楷书,写作“分形散影”,归友丘暂不作理会。

归友丘用手指摸字虽然不需耗费多少精力,但全身经脉、血肉骨骼冷热不停交换却大耗体力,全文摸完,竟然深觉颓然无力,只好拣了一处稍微平整的地面坐下闭目养神。

坐了一时,他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似乎舒服至极,但又觉得困乏无力,腰身以上轻飘飘如同鸿毛,仿佛稍遇一缕轻风便能羽化登仙,腰身以下却如同泰山沉甸甸地迫压,直欲下坠,好像一不小心便能将身体自腰部撕裂成两半。

归友丘混沌之间似觉魂魄飞于体外,凭虚御风,形神俱散,不知多久,恍恍惚惚之间不禁惊惧无名,不由大喊一声:“啊呀。”

这声喊叫其实并不大,但发乎唇齿,振栗窍藏,神魂忽而归位,归友丘大汗淋漓地醒悟过来,一闻身上的汗味,竟有异香,回味了片刻,觉得就是先前所吃鱼肉的味道,再一寻思,却俨然是太玄流珠的香味。

归友丘闻到香味,肚子又感到饥饿起来,看看水面,刚才莫名其妙游上来的许多鲤鱼此时连影子也看不见。

归友丘无奈苦笑道:“不等天凝地闭丹毒发作,我就已经饿死在这里了。”

蹲在河边,掬了两口水送入口中咽下,权当充饥。

一掬凉水下咽,归友丘只觉得一丝冰凉的水线自喉头传递至胃里,然后又散布全身,似乎连手掌及脚掌都觉得凉飕飕的,十分惬意。

归友丘喝饱了,反而觉得更加饿了,沮丧地捡起一根木棍在水中搅动。河水本来往下游平稳流动,经他手中木棍一搅却无端起了茶盅口大小的漩涡。

归友丘既觉得出奇又觉得好玩,手下不断加劲,那漩涡也越来越大,河底泥沙渐渐涌起。

再过了一会儿,一些鱼虾被卷入漩涡之中,随着漩涡旋转跳出水面。归友丘大喜,再使劲搅动两下,漩涡已然高出水面形成一股水柱,归友丘看个准,猛地将木棍横着挥出,啪啪几声过后,十余只锦鲤、青虾被打得掉落在河岸上。

归友丘急忙去捡拾落在河岸的鱼虾,暗想这下可以饱餐一顿了,谁知蹲下看时却有些失望,那些鱼虾已经被打得粉粹,不能吃了。

归友丘懊丧不已,自责出手太重,不但吃之不成,也妄自害了这些野物的性命,忖度倘若是打死吃了,也说不得,世间万物争相猎食,本是生存之道,自然无需愧疚,但若是无辜戕害生灵却有违天伦。

归友丘将死鱼死虾聚成一堆,用石块垒丘盖上做了个鱼冢。鱼冢做好了,归友丘将木棍弃之不用,徒手插到水中搅动。

一时之间漩涡卷起水柱,砂石鱼虾露出水面,归友丘将手掌一挥,如同打耳刮一般,不过得了上次教训挥掌时刚中带柔,全不使蛮力。

果然,这次仍有许多鱼虾被打落在河岸上,却都完好无损,只是晕了过去。

归友丘取了两条鱼和几只大虾,觉得够吃一顿了,将其余的扔回水中,那些侥幸被扔回水里的鱼虾一沾河水立时苏醒过了,惊慌地钻入水底不见了。归友丘将剩余鱼虾剖去内脏生吃了,饥饿之感顿时驱除。

喝足吃饱,归友丘登时精神大振,似乎眼明耳聪异乎往常,将烛火吹灭,本来漆黑一片的石洞竟能隐隐约约可以辨识一些大的物体。

此前没有光线时只能听见水声的河流,也在眼中显出一条轮廓来,虽然看不透深浅,宽窄流向却看得有几分清楚。

归友丘大喜,猜测是阴阳易位与太玄流珠起了效用。

随后几日归友丘都以生鱼生虾为食,内力日增,眼目也更加明亮,不用燃烛也能将洞内事物看得七八分清楚,不过始终对“阴阳易位”之“易位”二字不能通透,不知是“易”什么之“位”。

实则人体十二正经有手足三阳三阴,可以运行气血,连接脏腑,其循行规律各有其道,又有奇经八脉,虽然不能直通脏腑,但与十二正经相遇沟通,巡行别道,以任督二脉为首要,分别为阴阳之海。

寻常人无论是正经还是奇经都是运行有常,不能逆转,否则轻者肢体瘫痪重者走火入魔而死。但少数内功修为绝世之人却能练到阴阳交替、随意畅行无阻的地步。

归友丘意外在太玄流珠的帮助下修习了“阴阳易位”,实在是天缘奇遇,不过尚不自知而已。

回云子盗取《云笈经》及太玄流珠,本来是天赐良机,只可惜潜心研读文字,心无旁骛,终于与阴阳易位神功失之交臂,不得修习,至死也未能参透其中诀窍,太玄流珠便也未敢服用。

五六日后归友丘百无聊赖,随手将《云笈经》翻到《分形散影》一篇,用手指去摸文字,却再也没有凹凸之感。

好在文字写得规整,极易辨认,上面写得都是运气导行的法门,是一门极其巧妙的移位腾挪的轻身功夫,心诀后面,画着许多图画,大多是伏羲六十四卦的卦象方向,端是巧妙无极。卦象图之后还有许多图标,上面标记着“九宫飞星”。

分形散影之术本是东汉天师道正一教教祖张道陵天师所创。

某一日,张道陵率领几名得意弟子云游参访仙源,行至嵩山时遇见一位绣衣使者,使者告诉他道:“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

张道陵大喜,于是斋戒数日之后进入石室,之后果然得到两册丹经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