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初见泰山(上)
作者:列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013

反反复复看着手里的这一页纸,我不禁杀心大起,又那么郁闷无奈。

这是高晓东通过牛志高交给我的,是关于那夜枪杀事件的调查资料。

“蒋志勇(关鹏),河北人,1975年出生,1992年入伍,1995年退出现役。服役期间,因表现出色,分别受连、营、师嘉奖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4年入党。”

看到这里,还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大好青年,可惜世事无常,一切都急转而下。

蒋志勇是农村人,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妹妹,不幸就发生在他妹妹身上。

蒋志勇的妹妹叫蒋志欣,是一个比他小四岁的小姑娘。

人说女大十八变,在蒋志勇入伍第三个年头,蒋志欣也已经十七岁了;十七岁的小姑娘长得如花似玉,说媒提亲的都快把她家的门槛踩烂了。蒋志欣心气很高,学习也好,一心要考大学,从不对这些事情稍假辞色。

事情发生在一个她晚自习后回家的夜晚。

作恶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校长的儿子,一个是乡长的儿子,一个是县公安局长的儿子。

小姑娘喝药自杀了。她父亲去告状,无人理会,说是证据不足;情急之下找那三个据说是人的东西拼命,结果反被重伤住院。她母亲一夜白头,送完黑发人,还要照顾老伴,又不敢告诉蒋志勇,怕搁误他上进。

无人知道小姑娘那一夜受到了怎样的凌辱,因为无人为她取证;

无人知道老父亲是怎样的急怒攻心和不甘,因为无人给他公平;

无人知道老母亲是怎样的悲愤交集和煎熬,因为无人对她关心。

在蒋志勇退伍仅半个月,他父亲就过世了,他母亲受不了这一连串的打击,疯了。

无人知道那些时日里蒋志勇是怎样渡过的,因为无人敢对他伸出援手。

那一年新年到来之即县里发生了两起凶杀大案。

公安局长一家三口在家中被杀,局长和他儿子被碎尸;

校长的儿子和乡长的儿子在宾馆中被毒杀,两人均被碎尸,同时被害的还有两名女子。

两起凶杀案前后不超过六个小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的地点连续作案,手法还如此残忍,充分显示了凶手过人的素质和对被害人滔天的仇恨。

破案是迅速的,因为两起凶杀案的疑点无不指向同一个人,那就是蒋志勇。

批捕是及时的,但去抓人的时候却傻了眼,因为蒋志勇在一个月前就变卖了家产带着他疯了的母亲离开了家乡。

通缉令级别是很高的,但只在一个精神病院找到了蒋志勇他母亲,他本人始终杳无音信。据那个精神病院的院长所说,蒋志勇送他母亲来的时候,除预交了一大笔费用外,没有留下任何联络方法,也没再来探望过。

我又拿起桌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朝气蓬勃,一张生硬冷漠,一个叫蒋志勇,一个是关鹏,长相神情均不相同。特别是关鹏,脸上一道长长的疤痕,彰显出一份狰狞阴冷。很难想象这两个人会是同一个人,更难想象这些年来他就躲在跟河北毗临的河南境内。

我又想起了那夜他自杀前那一声悲愤怆烈的嘶喊,还有那浓得化不开的阴郁情绪,我现在突然明白,他是真的不想活了。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可活着对蒋志勇尤其是关鹏来说,已经不存在任何意义,甚至是一种折磨,所以他选择了自杀。至于他自杀前对我的暗杀行为,我已不愿多想,那同样没有了任何意义。

周星驰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何苦呢?何必呢?

问题是,太多的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者说“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而这个社会就是江湖。

曾看过一本很流行的书:《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你瞧,一条狗对生活就有一肚子意见,何况是人呢?

深深地抽了一口烟,让烟雾跟肺细胞亲密接触,这是一种伤害,可在这伤害中却也有一种快意。

我现在是在家里自己的房间,老爸老妈还有陈婷小娜和盼盼都去陈玄风家玩了。我知道他们是想让我静一静,连续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特别是昨天在医院里的冲突,令他们不安,甚至隐隐有些害怕。

我有些苦恼,更多的是惭愧。

本应该是举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让我破坏了。

自昨天醒来我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只觉得精神饱满,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层次,却没想到副作用也这么大,如此容易冲动。现在想来,多少有些不值得。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我发现自己这次醒来,随着精神力的壮大,心也变得冷硬起来,隐隐有种蔑视其他存在的倾向。

在1079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难以融入他人的喜怒哀乐,或者说是漠视他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更努力地跟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生怕失去了普通人的那份乐趣,变成非人的存在。没想到这次更加严重,明显地有了一种非人的感觉。

这令我惶恐。

我琢磨着这些变化都跟那个梦不无关系,可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这次枪伤虽然严重,但并没有击中要害,根据我身体强大的恢复能力,还不至于让我昏迷三天之久。这么推想下去就又回到了起点,问题应该还是出在了那股异能上。也就是说,发生在我身上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那块石头,并且这种变化可能还远未结束。

这又令我重新拾起当年的疑惑,这是一块什么石头呢?或者说它不是石头的话,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相信天地间可能会存在一些神奇的天材地宝,但小小一块石头样的东西就蕴涵着如此大的能量,还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尤其这次的梦境是如此真切,感同身受,再用天材地宝就难以解释得过去了。也就是说,那块石头可能不是天然形成的东西,而是……而是人工制品!

这么一想,我不禁吓了一跳,会是什么人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呢?距离那个无名和尚的时代已是千年之久,那在他之前这块石头又存在了多少岁月呢?以此来看,这不可能是已知的历史上古人所创,难道是外星人?这也不无可能,因为我相信在茫茫宇宙中不可能只有地球一个文明星球;无边无际的星空究竟有多少个星系,又有多少个星球,那只能是一个无限的猜想;而在这些星系中、星球上必然会发展出跟地球相似或者不相似的文明,甚至是更为先进的文明,毕竟地球上现在所知的文明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

这样想来,不禁令我油然神往,什么时候人类才能走出地球,走向太空呢?那星际间的秘密又该是怎样的惊奇和绚丽呢?

难怪有人说天文学家是最寂寞的人,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人,确实有他的道理。以有限的生命对无限的宇宙,以有限的科技对无限的神秘,难免会使人生出不知所措之感。哥白尼在那个阁楼上探究星空的时候,我相信那一定是一种大寂寞,那实在需要一种大勇气、大智慧来支撑。未知,总是令人恐惧的。所以,天文学家确实配得上“最伟大”这个词汇。那壮丽神秘的星空就是他们忍受着刻骨的寂寞和枯燥,用相对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手段,一点一点发现并证明出来的。所以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宇宙无极,什么是人间纷纭。

可是,那个梦里的景象虽然千奇百怪,现在想来好象都是在地球上发生的,难道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其它的文明?如果是,根据梦里感受到的发达程度,这些(个?)文明为什么没有延续下来,或者说它们去了哪里呢?

思绪如潮,天马行空,令我不能自己。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梦里最后的歌声。

“这是什么曲子啊?”

“好听吗?”我扭头看看站在门边的陈婷,向她招招手。刚刚就感觉到她回来了,看到我坐在房间里发呆,却又犹豫着要不要进来。

她走过来从后面抱住我低声道:“好听。”

我嗅着她的发香,近距离看她的脸庞,虽然消瘦了些,却还是那么细腻白净。轻轻吻了一下柔声道:“怎么回来了?他们呢?”

“还在我哥家玩儿呢。”她也亲了我脸颊一下,“我回来看看你在干什么。”

我心里一阵感动,她是怕我自己一个人无聊呢。扭过去用右臂抱住她,头埋在她胸口哑哑的叫道:“老婆!”

“老……老公!”

虽然两人腻在一起的时候叫过,但她还是不习惯,我坏笑着找准她的乳房轻轻咬了一下,道:“孩子她妈,我想要!”

“不……不行!”她的身子热起来,“你的伤还没好呢。”

“没事,你老公身体棒着呢。”说着右手从她衣摆下面伸了进去,“只要小心点就可以的!”说完我突然想到去年我刚听说她怀孕赶到郑州看她,冰释前嫌后亲热时她说过同样的话。忍不住偷偷笑起来。

“他们很快会回来的。”她轻轻扭动着身体,似在躲避,又象是配合。

“没事,老公老婆亲热天经地仪!老天爷都管不着。”

“现在是白天。”

“没事,谁规定夫妻在白天不能亲热了?”

“那,我们、我们……还不是夫妻呢!”

“嗯--?!”

“……”

“阿伟,我们带着盼盼去看看我爸妈好不好?”激情过后,陈婷慵懒地窝在我怀里说道。

“好啊。”我随口应道。这么长时间了,把人家女儿搞到了手,还生了孩子,虽说情况特殊,但再不去见见泰山大人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另外公司的事情也算解决了,应该不会再给老泰山带来什么影响。问道:“什么时候?”

“你说呢?”她小心翼翼抬头看着,怕我不乐意。

************************************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支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依呀依得喂……”

这是非常老的一首歌谣《回娘家》,把那时代一个回娘家的媳妇幸福欢快的神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从听到我答应陪她回娘家(这个值得商榷,她还没嫁过来呢,谈何娘家啊?呵呵,偷笑!),陈婷就眉开眼笑,打骨子里透着一股喜悦和幸福。做什么也不对劲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儿琢磨带什么东西,一会儿考虑我该穿什么衣服,一会儿又问我她怎么打扮才好,等等等等。

却看妻子愁何在,青春作伴好还乡。

张建强应该也陪陈婷回过娘家吧,但她这时就象一个刚刚过门儿的小媳妇,第一次由丈夫陪着回娘家,那青春少艾幸福甜蜜的小女儿心态都在这慌慌乱乱的举动中表露无遗。我的心田同样被幸福所充盈着,眼睛有些湿润。因为她是深爱我的,所以想带着她深爱的男人回到她爸妈面前,是一种骄傲自豪的展示,又害怕得不到爸妈的认同。

“妞妞!”

“嗯?”她左手拿着一件自己的上衣,右手拿着几片盼盼的尿布,脸上有点小小疑惑地抬头看着我,不明白我怎么还不跟她一起收拾,无动于衷地站在这里。

我看着她的眼睛,深情地说道:“我爱你!”

她鼻翼翕动着,想对我笑一笑,却没笑出来,含着眼泪走过来偎在我怀里。

“我、我也爱你!”她哽咽着说道。

有你这句话,姐姐就是死了也甘心了!--我想起第一次对她说这三个字时,她说过的这句话。

等待的,它已来临;祈祷者,必受祝福。

人生,在酸甜苦辣之中,毕竟还有一个“甜”字。

“好了,乖,别哭了,再哭就不漂亮了!”我捧起她的脸,看着她那梨花带雨的娇颜。

“嗯。”她不好意思想往我怀里躲,突然身子一颤,低笑道:“你……好坏哦!”

“哦?哦--”我感到了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呵呵笑道:“正常!正常!”说完抱住她不顾她的挣扎狠狠向她柔软的樱唇吻去。

抱着浑身发软的陈婷,我还在发愁该给泰山大人送什么“礼物”。岳母大人还好说,毕竟见过面了,带些营养品、保健品之类的就可以了;但这老泰山可是素未谋面,怎么着也得花点心思,讨个好印象不是?不过这确实有难度,不说他身处高位,见多识广,单只他有个多金的儿子,家里什么好东西能少得了?

“妞妞,我那岳父大人有什么爱好兴趣?说来给为夫听听。”

“死样!”她娇羞地把头埋在我怀里,停了一会儿道:“爸爸有很多爱好啦,看书啊,种花啦,下棋啦,哦,爸爸毛笔字写得很好哦,小时候可是经常教我呢。”

“哦,是吗?我说我家妞妞字写得怎么那么漂亮,原来书香传家,是个才女啊!”

“那是!”扬扬下巴,一副“你才发现”的不屑表情。只是泪痕依稀,晕红满面,显得非常可爱。

忍不住又呈一把手欲,跟她温存一番,还得接着考虑送礼大计。

根据妞妞所说,这老泰山还是一雅人,这就更不好办了,一般的东西拿不出手啊,免得吃力不讨好,让他觉得俗。但人家女儿都被自己拐跑了,再难也得想办法不是?这叫有困难上,没困难制造困难……呃,说错了,呵呵,总之得送一件雅而不俗的物品方是上策。只是送什么好呢?送礼的最高准则就是投其所好,听妞妞所讲,难道送书?不是不行,只是我可没什么藏书,市面儿上的书也没什么意义。还是送一副好棋?嗯,可以考虑,呆会儿到商场找找看,如果能找一副高品质的棋具送给他应该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有了!”

我突然想到一样东西,张口叫出来,下意识想拍一下大腿,却忘了妞妞还在我怀里,一巴掌拍她香臀上,引得她“啊”一声对我怒目而视。

“呵呵,手感不错!”我亲她一口,不顾她嗔怒笑骂,边往外跑边笑道:“我想到了一个好东西,包准岳父大人喜欢。”

想到了什么令我如此兴奋呢?呵呵,我想到了当年在山洞里顺手拿走的那个砚台。当时只是想着“贼不落空”,对“奇遇”充满期待却什么也没得到心有不甘,就想总要拿点东西是个补偿,随手带了出来。事后差不多忘了,一直扔在箱子里,直到上个月被我带回来送给了老爸。

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砚台在文房四宝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曾有“以文为业砚为田”的说法,更多的文人墨客视砚台为知已好友,形影不离,并赋诗赞咏。皮日休在《五贶诗-太湖砚》写道:“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李贺《扬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已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唐咸通年间,文学家李山甫有赞歙砚诗:“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纹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帝值千金”。(砚古写为“研”,“研究”一词即是由砚而来。)而北宋米芾爱砚到了痴狂的地步,人称“米颠”,著有《砚史》一书,倡言“器以用为功,石理以发墨为上”。《宝晋斋法书赞》引《山林集》中一帖:“辱教须宝砚,……砚为吾首,……”把砚看得像自己的头颅一样重要,可谓溺爱之深。

砚台的历史渊源流长,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的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不过,书画用砚,也不一定那么讲究,一般选择那种石质好,砚池深、稍大有盖的,研磨时发墨快、水份不易挥发的就可以了。

砚的形态更是千奇百怪,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但以唐为分水岭,唐以前对砚的形态并没有太多讲究,基本上是以实用为主,只是从唐代开始变化大起来。一些文人骚客更是根据自己的一时喜好选材随意雕饰,让人目不暇接,目炫神迷。

唐砚形如箕,一端扁圆形,另一端弧形,釉色上除青釉、青黄釉外,赭釉、黄褐釉等也频频使用,使古砚台的色彩趋向斑斓,此外以足托砚也开始流行。宋砚则以造型取胜,有履砚、琴砚、斧形砚、船形砚、蝉形砚等不胜枚举,且履砚还有男鞋砚和女鞋砚之别,宋砚一改前朝砚台的厚、大,变得薄而小巧。明清时期中国砚台制作技术攀到顶峰,不仅造型上突破规矩形态,讲究葫芦、钟、瓶、天然等形状,即依照石头的自然形状不拘一格设计砚体,并且石砚雕琢也极尽精巧,出现浮雕、立雕、圆雕、透雕等形式,砚台从传统的书法工具递进为艺术品。

而我带回来的那个砚台大是不同,它有十几公分见方,是一整块天然的黑色石头,石质细腻,不含一丝杂色。最奇之处在于它是一方浓缩的山水,两个山峰和山峦环绕着一个凹地,注入墨汁的话就成了一个小湖泊,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之。

这样一件礼物,老泰山应该满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