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作者:西兰      更新:2019-08-20 03:53      字数:2764

可是,不论流言怎么盛行,方侧妃依然安安稳稳做她的侧妃,没有人找她的麻烦。

转眼间,新年又到了。杭家热热闹闹过了年,该进宫的进宫,该走亲戚的走亲戚,该送礼的送礼,一如往年般。

但是,年刚结束,侧妃就发现了一点不对劲。她安插在后门往外传递消息的一个婆子,因为吃酒误事,被责罚三十杖,赶到了庄子里。接着帐房里一个她的眼线,查出账目有错,亦是赶了出去。

账房里的眼线被赶走还罢了,反正账房的事情她想知道的都知道了,如今赶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后门上的婆子,那是她好不容易安过去的人,绝对安全可靠,一旦被贬,她与外边的消息几乎就被切断了。往后她想往外头送什么消息,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了,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觉。

最叫侧妃惊惧的是,她院里几个心腹丫鬟,被太妃一句年纪大了,拉了出去配小厮。她想辩解说太妃身边、王妃身边、世子妃身边都有几个丫鬟到了年纪,可是太妃一出口就堵住了她的话头,端惠那是不出去的,王妃身边几个准备留着有用,自然是指伺候王爷什么的了,风荷身边的已经在物色人选了。

就她身边几个年纪最大,又说她一向爱清静,怕是没功夫给几个丫鬟寻个可靠的终身,不如让王妃一并打发出去配了人,好歹算是给府里积福。

如果这话是王妃说的,她还有几分把握劝得王妃改口,可是太妃一锤定音,几乎不给她任何描补说情的机会。她真是后悔死了,早知如此就不该来参加这个什么元宵家宴,推了病混过去多好。她一年难得见太妃几回,想来太妃也不好为了这事单把她叫去。

可是,事后回想起来,她也知这是有人在对她下手了。

任何的巧合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以侧妃的小心谨慎,她在账房眼线出事的时候就猜到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她,她最先怀疑的是凝霜院。

但是,丫鬟一事她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因为当时大家都在赏月吃元宵,而凝霜院那边身子未好全是以不曾过来,连杭天曜都没来。丫鬟一事是三夫人最先提起的,说她身边有几个丫鬟年纪大了,也不好耽误她们终身,欲要向太妃求个恩典,家生子直接配人,外头买的连身价银一并赏了打发出去。太妃觉得甚好,赞她心底宽厚。

王妃一听,顺便就提了一句方侧妃院里几个丫鬟也大了,不如一并打发,省得回头想起来又麻烦。

太妃当即拿了主意,让王妃妥当料理此事,不许亏待了丫头们。杭家待下人一向宽厚,仁义的好名声可不能因此坏了。整个对话中,侧妃一句话都插不进去,而她辛辛苦苦经营的人就这样打了水漂。

若说此事是凝霜院的主意,明明是王妃提到她的,若说是王妃的意思,又是为何突然针对起她来?难道王妃发现她在她身边安插的人了?

这件事情,还真是侧妃冤枉王妃了,或者说也不冤枉。

王妃这样的人,哪里有心思顾到侧妃那里,不过架不住别人背后几句闲话。也不知那日哪几个不懂事的小丫鬟在背后嘀嘀咕咕,说起侧妃身边几个姐姐生得好看,偏偏年纪不小了还不出去,真不知什么原因。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这话被茂树家的听了去,不由仔细回想起侧妃身边几个人来。虽说没有长得特别好的,但也有一两个不错,年纪大些也有好处,身子完全长开了,如王爷这个年纪的或许就喜欢呢。她回头在王妃面前提了一两句,王妃最近正忧心着王爷对她疏远许多,闻言恼上了侧妃,便托了三夫人演了这么一出戏。

三夫人自然不清楚王妃打得什么主意,她是当真有心要把丫鬟放出去,也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

这些事,侧妃概不知情,她如今正气得心口疼呢。

左膀右臂就这么断去了,现在她身边可信任的只有几个年纪大些的娘子,若再有个什么,她就真成孤家寡人了,那时候别谈什么大计,连自己都陷进去了。

她感到有一张巨大的网正在向自己铺开,慢慢地靠近她,挤压她呼吸的空间,直到最后活活把她闷死。她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她不怕别人揭穿她的阴谋,那样至少她还是高傲得谢幕,她受不了的是这样一点一滴压榨她,将她逼入死角,甚至她自己完全不知接下来会有什么发生在她身上。

随后半个月,方侧妃又能喘一口气了,因为一切平静了下来,似乎之前的事情就是一场意外或者巧合。

二月的天,还有刺骨的寒意,冰冷的风拂在人面上,惊得人直打颤。

风荷的身子在曹太医的看顾下完全稳定了,已经能随意走动了,只是不能太过劳累。杭天曜近几日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甚至比那时更忙,整日早出晚归的。而王爷试着把杭家的权利慢慢让他接触,以至于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宫里传来了好消息,皇后诞下了小公主。皇上除了太子之外虽有几个孩子,但以儿子居多,皇后所出的光华公主是现今唯一的女儿。相比起来,皇上更喜欢女儿一些,省事,虽然皇后生个儿子或许将来可以助太子一臂之力,但两人年纪相差有点大,怕是谈不上什么助益。小公主玉雪可爱,眉目间有几分皇上的高贵之气,颇得圣心。皇后本来还有些担心,见皇上的形容,方才彻底放下心来。

杭家得到消息,个个欢天喜地的。

谁知好景没几日,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来了。倒也可以说与杭家无关,因为出事的是方侧妃的父亲,九江知府方桧,年前九江进贡的贡品出了点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论理,这种小事,皇上看在杭家的面子上也不会太过计较,略微惩戒几句就罢了。偏偏不知哪个御史趁机弹劾方桧收受贿赂,欺压良民,草菅人命,这几条罪名下来,事情就闹大了。不是皇上轻易几句话就能揭过去的。

方侧妃之父年纪不小,已经到了高老还乡的年龄,若待到这任期满,安安稳稳退下也算的是功成身退了,谁知就在这最后关头会出这样的事。实在是叫人唏嘘不已。

这日,消息传到杭家,倒把太妃给惊着了。好在不过是一时受惊,后来听说是方侧妃之父,又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了,方家可算不上杭家的正经亲戚呢。

不过好歹与方侧妃有关,太妃便想叫个丫鬟前去传话给侧妃,免得她蒙在鼓里不知情。

风荷笑着让丫鬟给太妃换杯新茶,口里说道:“恰好孙媳许久不见五弟妹了,正想过去瞧瞧她,孙媳一并领了这趟差事,去侧妃娘娘那里走一遭吧。”

“那怎么行,你虽好了,走那么远的路我也不放心,何况天还凉着呢。”太妃忙劝止,眼下风荷可是杭家重点保护对象啊,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有软轿呢,我在屋里呆得久了,只觉得气闷,出去走走反而能透透气。若是怕冷,多穿件衣服罢了,这对侧妃娘娘而言也算件大事,孙媳亲自过去,若侧妃娘娘担心,也能劝几句不是。”她温婉而笑,太妃倒不管侧妃是否伤心,她只是担忧侧妃为借着杭家的名义搭救她父亲,风荷想必也是为了提着她一点。

念及此,太妃见风荷满心要出去散散,也便同意了。又吩咐人备了她寻常坐的软轿,铺着柔软的褥子,让周嬷嬷亲自服侍着风荷上了轿,方安心下来。

对于陷害自己的人,风荷可以忍,但是对于冲孩子下手的人,风荷却是万万容不得她了。很不幸,方侧妃就首当其冲成了那个让风荷绝难容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