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争吵
作者:南巷归途      更新:2019-08-09 01:33      字数:2123

“赵大人夸张了。赵大人也幸苦了,陪本王走了这么多的路,随本王进去喝茶休息一下吧。”曲英提议道。

“好好好,那老臣便不客气了。”赵明便随曲英一同进入了府邸。

曲英之所以对于这个赵明这么客气,就是因为他现在刚刚回京,虽然有太师的支持,但是对于朝廷重臣应该有的礼术却是一个也不能少。毕竟,对于他来说,能拉拢一个便是一个。

这个赵明是礼部尚书,中立派,墙头草,曲英对于这样的人是最厌烦的,但是表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的。

于是,二人在他府邸的大厅内相谈胜欢。而赵明对于曲英的态度也越来越好,觉得英王与之前的英王真的是有着天壤之别了。之前的曲英嚣张跋扈到不行,可以说除了太师谁都不放在眼里。

相对于太子的冷傲,诸位大臣对于英王的嚣张跋扈更加的头疼。不过,从边境回来了之后,这英王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彬彬有礼了不说,而且身上的锋芒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从英王府出来了之后,赵明只是觉得看来这朝堂上的队伍又要重新站了。随即,便摇了摇头,一脸笑意的离开了英王府。

似乎就真的像按照赵明所想的那样发展一般,朝廷上的队伍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小部分的变化还是存在的。因为曲英的回归,太师一党和太子一党的对抗的越发的强烈了。每次上早朝的硝烟气味也越来越重。

或许是仗着手中有曲英,所以太师也越来越肆无忌惮了起来。经常可以看到太师府中有其他的朝廷重臣的身影,反倒是英王府并没有什么人。可能是为了回避。

虽然曲英每一次下朝回了自己的王府中,是老老实实的呆着,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样子。但是,曲楼年派去的人可是回来告诉曲楼年,这个英王并不像表面上看那么老实。

因为每一次回到王府,进入了自己的书房就会挥退所有的下人,自己呆在王府的书房内,这么一呆便是一个下午。王府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曲英在书房内到底干嘛。能干嘛,不就是一记金蝉出壳吗?表面上是在王府中,其实人在就已经到了太师的府上了。

曲楼年心知肚明,但是他阻止不了,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还有一点儿便是这些事情他能知道,他的好父皇也能知道。但是,他的好父皇却对此没有任何表态,似乎是已经默认了一般。

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从皇宫中得到的消息也可以看出来,身处于后宫当中的陈贵妃自从曲英回京之后也没有闲着,真正的日日陪在了皇帝的身边。陪在皇帝的身边干嘛,吹枕头风。不仅仅是她,听说她还从自己的家族中又挑选了一个水灵灵的妹子进宫,跟随她一起陪伴在皇帝的身边。

前朝,后宫。不得不说,曲英他们真的是打的一手好算盘。也不怪他们这么的的动作,皇帝也只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了。

就是因为这个样子,最近曲楼年每日从皇宫回来的脸色都不怎么好,而且回来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整天都泡在内阁当中,有的时候甚至直接买皇宫内住下了。

当然这的并不是说曲楼年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暗地里曲楼年还是让曲影肖和暗门做了许多的事情的。只不过表面上看,曲楼年还是十分的被动的。

“诸位爱卿,说一说,各地县的粮食欠收,而各县又纷纷上报所是粮库的库存不够,你们看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好啊?”皇帝坐在高位上,问到下面的朝臣。

“回皇上,微臣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是按以往传统的方法,每年各个地县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传统的做法,便由朝廷按照各个地方县不同的情况来拨款。”走出来的是工部侍郎。工部是太子母家的势力,现在站出来说话就那就是代表这太子一党在讲话。

“皇上,微臣但是不这么认为。”从臣队里面走出来的是礼部尚书赵明。按照平时他的性子,他应当是不回站出来反驳其他人的话的,除非是皇帝问到了他的头上,但是,这一次却一反常态。

“哦,赵爱卿有何想法?”皇帝看到礼部难得出来说话,不由地问道。

“微臣认为,按照传统的做法,由朝廷拨款,效率肯定是较慢的。恐怕等朝廷的银两到个个地方县的时候,那些缺少粮食的百姓们估计都饿死了。”赵明说道。

“那按照赵尚书这么说,该怎么办呢?”太师在一旁听着,问道。

赵明和陈建风的眼神对视,相互一笑。眼神里面传递出来的消息只有他们二人才懂。

“微臣认为,这件事情需要由朝廷的派出专人,到每个缺粮的地县进行分发粮食。这样效率快,也能确保每个缺粮的地县百姓手中拿到朝廷的补助粮。”赵明说道。

“派专人,到各地?”皇帝思量了一番,似乎是有些迟疑。

“皇上,臣觉得赵尚书的这个办法可行。”太师看出了皇帝的迟疑,便出声说道。

“可是,派谁去的?这件事情。”皇帝问道。

“微臣认为太子殿下最为合适。”刚刚那个率先站出来的工部侍郎说道。

“不,微臣认为英王殿下最为何时。”这是礼部尚书赵明说道。

“微臣认为太子殿下。”

“不,英王殿下才最为合适。”

……就这样,双方便就这个人选吵了起来。

要知道,能出去代表朝廷发粮食,这是一个最能收买人心的办法和机会了。之前都是派朝廷重臣前往的,毕竟,皇子都还小。但是眼下曲楼年和曲英都已经成年,而且双方势力有十分平衡。双方斗争也是理所应当的。

最后,皇帝被朝臣们吵得头疼了,这件事情便明日再议。

不得不说,曲楼年和曲英的斗争算是真正的摆上了台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