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局势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2      字数:3585

离宋国公府不远的荣国公府里,王家几位主子已经在书房里跺脚叹气了。

“怎么会这样?”

“咱们才站在燕王那边,陛下就抬出了晋王,那咱们岂不是站错了队!”

“若是陛下知道了,咱们王家会不会出事啊?”

人群中有人道:“应该不会,咱们虽站在燕王那边,可还什么都没做呢!”

“再说了,还有皇后姑母呢!”

“京城里站队的人家海了去了,难道陛下都要追究?”

吵吵闹闹没完没了,王继祖拢着手眉头越皱越紧,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干脆问上首的两位长辈,“父亲、舅舅,如今这种局势,你们是何看法?”

陛下的决定做的突然,但根据寿安公主的话,这个决定他已经蓄谋已久了。

也就是说,他先前对燕王和许王的看重,那都是做做样子,并且,哪些人站在哪一边他都看在眼里。

所以现在去陛下面前分辨澄清已经没有意义了。

要紧的是怎么补救!

荣国公抚着雪白的胡须看了眼小舅子,才缓缓道:“咱们先前支持燕王,在陛下眼里不是什么大问题,他的心眼没那么小。”

“如今陛下已另择他人,咱们自然不能跟他硬碰硬。”

“可若是这个时候上书表示请立晋王为储,在别人看来,咱们跟那墙头草有什么区别?”

王继祖迟疑道:“难道就这么不闻不问吗?别家肯定会上折子请立太子,陛下也在等这个机会,如果咱们不做第一人,陛下会不会生气?”

许久沉默的平山王开口道:“王家是外戚,楚王府是皇亲,咱们若是率先支持陛下的决定,的确会更加稳固。”

“但那样一来我们的名声也就完了,宋国公府还在为许王打探消息,曹闻为燕王妃出谋划策,他们难道就不怕陛下生气?”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不知死活,可在陛下眼里未必就那么严重,若无人对燕王许王死心塌地,那只能证明他们无能!”

“陛下在等待反对的声音,也在等待支持的声音,我们两家能做的,就是不表态。”

“让善宁去看看燕王是什么态度,最好劝他别跟陛下作对,当然他自己想通更好!”

“咱们两家显赫了几十年,不会永远昌盛下去,放弃这次机会没什么大不了,等陛下下了诏书,咱们该恭贺就恭贺,人前也不要与燕王撇清关系,别让人指着脊梁骨骂!”

书房里一片安静,王家子弟们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平山王的话,目前看来是最好的办法了,然后让所有人都略感心慌的是,新立了太子,就会有新的外戚,接下来的路,他们王家又该怎么走呢?

荣国公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最后他作了总结,洪亮的声音响起对子孙们告诫道:

“咱们王家走到今天不是靠阿谀奉承,咱们行的正坐得直,不怕谁嚼舌。”

“陛下未必就对燕王和许王没有亏欠之情,所以咱们支持燕王他不会说什么的,这是现在……”

“我要说的是以后,以后,大周有了储君,将来储君登基,那时的天不知是什么颜色,你们须得记住一句话,端谁的碗,服谁的管……”

“祖宗们挣下这片家业,乃是怕后世子孙吃苦受穷,你们从出生就享受这一切,也要为你们的子孙做打算!”

“太阳有东升西落,月亮有阴晴圆缺,再旺的火也有熄灭的一天,再冷的冰也有融化的一天,荣华富贵不会永远都在,你们要记在心里,更要做好准备。”

满室人闻言身心一震,老祖宗的这番话如当头一棒,把他们眼前涂着五颜六色迷人眼球的琉璃罩打碎了。

露出了那本来就朴素却无人愿意相信的真理。

今天的荣国公府庭院深深,明天的王家可能就在茅草棚,风流富贵如轻烟转瞬即逝,唯有审时度势,才能立足于世。

……

丹娘带着侍从从燕王府出来后,已经是黄昏了,她沉沉的叹了口气,红豆见她情绪低落,便柔声劝道:

“公主已经把该说的都与燕王妃说了,这会儿唉声叹气也没用,不如回府后写封信给燕王,安慰安慰他如何?”

丹娘轻轻摇头表示不行,“我虽是阿兄的妹妹,可毕竟已经嫁人了,我所做的任何举动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阿耶虽未下诏书,可谁都知道小六就要入主东宫了,我若是去信给阿兄,恐怕会让人以为我们兄妹在谋划些什么!”

“都这个时候了,我就算不能帮忙也不能给阿兄添麻烦,而且小六是我同胞弟弟,我站在哪边都不好……”

“现在我是明白了,阿耶让阿姨替母亲去翠微宫,就是想让她避开这一茬呢!”

“你没看见么,阿姐这些日子都紧闭门户不出呢,就是不想牵扯进去。”

这么一解释红豆就明白了,“原来如此,说起来,还是因为陛下宠爱公主,所以那么多人上门来巴结~”

“不过……公主虽在陛下面前有体面,可行事就更得小心谨慎才是!”

“是啊……”丹娘伸手揉揉额角,低声道:“我有什么理由去插手呢!”

“娘家兄弟们争夺大位,我若是参与进去,就是阿耶再喜欢我也不能容忍的……”

主仆二人沉默以对,待回了府,驸马邹麟已经在正房里团团转了,丹娘惊讶的看着他道:“你不是去程家做客了吗?这么快就回来啦!”

邹麟急忙走到她身边来,回道:“我哪有吃酒的心思,这不等着你的消息么!”

“二嫂怎么说的?”

红豆扶着丹娘坐在榻上,邹麟也跟着坐下,迫不及待的等她回答。

丹娘看着丈夫,嘴角扯出一抹苦笑,道:“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

邹麟重重的叹了口气,越想这个结果眉头蹙的越紧,“阿兄是长子,本就应该他做太子,陛下为何要立六郎呢?”

“公主,你想想看,六郎才十四岁,他进入朝堂还不到半年,如何能比得过阿兄呢!”

“要不……你进宫去求见陛下,劝劝他如何?”

丹娘听闻此言第一反应就想拒绝,可见着丈夫脸上认真的表情,又想起素日里他与阿兄关系不错,应该也是为他着急,便咽下喉间呵斥的话,委婉的道:

“臣工们去劝父亲,那是因为他们是国之栋梁,立太子一事与他们息息相关,而我不过是一个吃食邑的公主,这些事,我不能掺和进去……”

邹麟的脸上有些失望,“那你也觉得咱们就这样接受吗?”

“我听程七说,宋国公夫人昨日来找过他祖母,就是为许王说项的,程家祖父是御史台的,若是能上谏陛下对立太子一事三思,说不定事情还有转圜之地呢!”

言下之意,暗示丹娘也联络一些大臣为李淳业说话。

丹娘有些头疼了,她知道公婆恩爱,公公虽有两个妾侍,但只有其中一人生下了一女,邹家其余的孩子都是嫡出的。

丈夫是幼子,上面有三个兄长两个姐姐,从小就受尽宠爱,生活的无忧无虑。

公婆把他养成了一个善良单纯的人,却没有教他如何面对京城里的风云诡谲。

她虽然一介女流,但也是父亲教导过的,对一些政事,已经学会见微知著了。

相比之下,丈夫还如一个稚童般天真……

丹娘不忍打击他,只得耐下心道:“程家家主在御史台,是纠错上谏的,若是阿耶要越过嫡子立庶子为储君,他们表示反对那才有效……”

“但在都是庶子的情况下,阿耶立谁为太子他们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你刚才说是宋国公夫人去程家说项,就算是裴家是三兄的岳家,那这么重要的事也该宋国公去联络,怎么会让夫人上门呢?”

邹麟愣住了,丹娘带着些说教的口吻道:

“依我看,可能是裴家不敢公然表示反对阿耶的决定,可这么干看着也不好跟三兄三嫂交代,所以只能到处去做做样子……”

“做什么样子?”邹麟讷讷的问道。

丹娘在心里叹了口气,在快要失去耐心之前强撑着脸上的表情道:

“既向三兄三嫂表示他们已经尽力了,又向阿耶表明他们没有为许王拼力一搏的意思!”

“哦……”邹麟沮丧的埋下头,“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丹娘实在没有心情哄他,只道:“你饿不饿,我还没吃饭,咱们一起吃点吧。”

邹麟没有回答,丹娘疑惑的看着他,只见他抬起头来眼神闪烁,喏喏的道:“我……我今天在你没回来之前给阿兄去了封信……”

“什么?”丹娘‘忽’的一下站了起来,瞪着驸马厉声道:“你信中都写了些什么?”

“让谁去送信的?”

邹麟见妻子居高临下的诘问自己,又是当着一屋子侍女婆子的面,便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涨红了脸道:

“我只写了几句安慰的话,最后问阿兄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丹娘紧紧绷着脸面无表情,邹麟一半是忐忑一半是气恼,硬梆梆的抛下一句‘让我奶兄去送信的’,就侧过脸不看妻子。

丹娘二话不说就吩咐红豆叫家令来,让他赶紧去燕王府,禀告曹氏派个人骑快马截住送信的人。

若是没截住人,那就直接去咸阳,对外只说是王妃给燕王送东西去。

旁的人给阿兄送东西会让人疑心,但燕王府给他送信送东西都是理直气壮的,就是有人抓住了这一点也做不了什么文章。

就算是有人因此造谣公主府与燕王府合谋,那她也可以去宫里向阿耶说明……

丹娘捻着手指看着帷帘出神,被忽略的邹麟越发不高兴了,他觉得十分委屈,自己也是一片好心,怎么妻子就不领情呢!

就是去问候一声又怎么了,那可是她的同胞兄长,难道因为他做不了太子,就要跟他断绝关系么!

这也太薄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