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解决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384

“是沉香?”

曹芳蕤惊讶的看着宋嬷嬷,后者解释道:“文娘子让唐嬷嬷给娘子带了张纸条来,上面说帮傅娘子找到姐姐的人,是顾孺人!”

曹芳蕤紧紧抿着唇不说话,眼皮微微抖动了一下,宋嬷嬷心里有了个念头,忍不住道了出来:“难道……娘子早就知道了背后之人是顾氏?”

“这还用猜吗?”曹芳蕤不屑的冷哼一声:“你也不想一想,就凭沉香的身份,她有那个胆量未经允许就倒掉避子汤吗?”

“若背后无人蛊惑,我是千百个不相信,咱们府里除了顾氏,还有谁天天琢磨这些歪门邪道~”

宋嬷嬷了然的点头,“这倒也是,不过……顾氏帮傅氏找到姐姐,肯定是跟她娘家那个三嫂合谋的,这么隐秘的事,文娘子是如何知道的?”

这个不难猜,曹芳蕤道:“立秋和沉香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被指给郎君,肯定是对彼此很了解,沉香有什么不对劲,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立秋……”

“不过我也没想到,立秋从前最是个胆小怕事的,如今为了沉香,居然敢向我告发顾氏~有意思~”

宋嬷嬷接着道:“奴看那纸条上并没有写文娘子掌握了什么证据,因此猜测她只是看见了或者听说了什么……”

“娘子也知道,那位是大王心尖上的人,平白无故的给她泼脏水,说不定大王还要怪罪娘子管教不严,索□□就把话安在唐嬷嬷头上~”

“你做的很对!”曹芳蕤点头表示赞同:“立秋为了沉香是豁出去了,但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先把她隐瞒下来,等王小虎回京去查探一番,之后再说……”

宋嬷嬷应是,然后很是不悦道:“傅氏虽主动认错,可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还有那个顾氏,尽在背后给娘子添堵,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曹芳蕤闻言笑了起来,“嬷嬷这就急了?这不过是小打小闹,你看着吧,顾氏折腾了这么久,肯定是在计划什么,咱们先派人盯着她,勿要打草惊蛇,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该来的总会来。”

“是,那奴就给唐嬷嬷传个信回去!”

……

王小虎回京后,拿着李淳业给的令牌先是把陈华和唐嬷嬷叫到在一起商议了一番,从沉香的院子开始查起。

几乎是毫不费力气,王小虎就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不过他看着手里的供词犯了难——无论是傅氏怀孕还是找到了她姐姐,这两件事背后都一个人在上窜下跳,那就是顾孺人……

王小虎不敢再查了,只得给李淳业写了封信去,李淳业拿着信是又急又气。

急的是这事怎么跟七娘扯上了关系,气的是他待她这么好,可在背后拖后腿的人也是她。

特别是对上妻子宽容的目光,他又感觉到深深的愧疚。

若不是有他的纵容,七娘怎么会得寸进尺,在王府里惹是生非……

曹芳蕤见他都不敢看自己了,想了想,柔声劝道:“郎君别生气,本来让王小虎回去调查一番,现在却越查越不清楚了,先不说顾氏是正六品的孺人,沉香肚子里的孩子也要紧呢!”

“父亲早已说过了,丹娘的婚期在明年二月,年前咱们是要代父亲母亲回京做准备的,不如这两件事等回去后亲自审问,这可比王小虎一个下人去查直接明了多了。”

“书信一来一去也要费不少时辰,郎君心里总是记挂着这事,在父亲和阿姨面前总会露出端倪,这要是让父亲知道了,恐怕会惹他不高兴……”

妻子这话说到自己心坎上了,李淳业对她的善解人意愈发感激,“你说的这个办法好,还是等我们回去亲自调查,总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才行。”

曹芳蕤柔顺的点点头,顾氏是丈夫情窦初开时喜欢上的人,入了府也对她多有偏宠,因此现在顾氏有嫌疑,她不能嚷嚷着要向顾氏问罪,而是要给丈夫一个台阶下。

何必要争那口气,不如等丈夫自己看清楚他心里那个柔弱纯善的顾氏实则是个什么样的人,等他失望失落后,也就会明白,只有自己是真正不求回报的爱着他的……

李淳业因为心虚,变着法尔讨妻子欢心,曹芳蕤眉梢眼角都是温柔的浅笑,她真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如此……

不过在离开行宫之前,她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解决~

漪澜殿内,曹芳蕤把亲手做的一双草绿色绣五彩蝙蝠登云履呈给皇后,笑眯眯道:

“京城里还不算太冷,骊山宫到处都是白雪皑皑了,过两日大王和奴要启程回京,奴想着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便为母亲做了一双鞋,母亲试试看合不合脚,不合适的话奴立刻拿回去改!”

女官接过鞋捧到皇后面前,皇后只是眼睛瞟了一眼,绣鞋上的花纹精美,鞋底看起来也很厚实,正适合冬天穿。

她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抬了下下巴示意女官为自己试鞋,大小正正合适。

曹芳蕤开心不已,松了口气般抚掌道:“奴就说母亲穿这个颜色的鞋很合适,幸好没有听嬷嬷的话选绛色~”

说罢她转头嗔了宋嬷嬷一眼,后者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奴……奴原是想着绛色的鞋面上用牙白色的线绣水草纹,如今京城里正流行这种搭配呢!”

皇后拨弄着手里的珊瑚念珠缓缓道:“那些个新鲜玩意儿适合她们年轻人,像我这个年纪的,还是用寻常的花纹看着最舒服……”

“不会不会~”曹芳蕤摇头,对女官道:“若有不知情的人在这里,肯定以为母亲是奴的姐姐,娘子说是不是?”

女官迅速的看了眼皇后,见她面上并无怒色,才笑道:“王妃说的很是,殿下的面容与花信年华时并无二样,奴也觉得很奇怪呢!”

曹芳蕤略带着些得意的娇憨对皇后道:“母亲你看,不是奴一个人这么觉得吧!”

“不过母亲要是觉得水草纹不太稳重,奴再绣一双如意纹的鞋面,正月里穿很应景呢!”

皇后淡然一笑,“你手上的事情应该不少,做这么一双鞋表示孝心就足够了~”

言下之意不用她做了。

曹芳蕤仿佛没有听出其中的意思,她捏着帕子的手放在膝上,脊背挺得直直的,看上去端庄又秀雅。

“孝敬衣裳鞋袜是奴做媳妇的本分,出嫁之前家母就教导过,进了夫家的门,定以事孝姑舅为己任,那时家母以为奴只是嫁得一位寻常夫婿,谁也不知道,最后竟嫁给了郎君~”

“母亲惶恐的不得了,唯恐奴做的不好让公婆夫君不满意,人人都说曹家的祖坟冒青烟,与郎君成婚三年,奴觉得这话真真没错,能做母亲的媳妇,奴确实是烧了高香~”

曹芳蕤这番恭维说的皇后都有些忍俊不禁了,她笑呵呵道:“婆婆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若你是嫁给了旁人,以你的性子也不会让婆婆讨厌的~”

这算是夸奖吗?

曹芳蕤脸颊微微发红,片刻后才道:“奴不知道嫁给旁人会是什么样,只知道嫁给了郎君,便要以他为天,做了李家的儿媳,便要孝顺父亲母亲……”

“奴幼年时祖母曾经讲了个故事,说某个村子年年干旱,村民们听了一位游经此地的道士的话,拿出所有积蓄请人塑了一尊神像,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神像塑好后,村里的男女老少每日就跪在神像前念祷,也不去地里松土、锄草,就这么一年又一年,这里依旧干旱,饿死了不少人,村民们大失所望,对着神像一通怒骂,也不再拜神不再祈求了……”

“这时村里只有一个人,他每天都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还要把好不容易挖到的树根草籽供在神像前,别人都讥笑他是个傻瓜,这人却并不理会,年复一年如此,终于有一天,电闪雷鸣,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村民们喜笑颜开,敲锣打鼓的唱歌跳舞,干旱的田地里又长出了庄稼,村民们终于吃饱了肚子,他们觉得雨水是神的赐予,不仅天天烧香上贡,还决定拿钱为神像塑一层金衣……”

“这时先前那个人还是只用普通的粮食供在神像前,村民便骂他没有诚意,那人只说:‘贡品寻常不代表我的心不诚,下雨或不下雨,我只知道付出就会收获~’”

“旁人又问,倘或是付出了没有收获呢?那人回答:‘我只做我该做的事,如果没有收获,那一定是我的心不够虔诚~’”

听完了这个故事,殿内一片诡异的寂静,曹芳蕤抿着笑微微扬着唇,一双眼似清澈的溪水般携着万千深意流向皇后,而皇后神情却无波无澜,只是垂眸看着手上冒着渺渺热气的茶盏。

她轻柔的吹了口茶汤,淡淡道:“所以说这只是个故事,若是求神拜佛真那么灵验,世间也不需要什么皇帝、官员、医者了~”

“母亲说的正是~”曹芳蕤捏着帕子掩饰笑意,娇声道:

“一个故事而已,不过祖母当时想告诉奴的是,这世上许多事,不是对自己有利就去做,无利可图就不去做,对人也是如此~”

“比如故事中那些村民,天不下雨便怪罪神灵,天降甘霖便感恩戴德,自私自利不自知,实在是可怕,可偏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呢,反过来想想,改变他人最是一件难事,奴能做的,便是时时警惕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