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明白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425

曹闻考中进士后,做过四年的县令,对稼穑之事很有经验。

听闻女婿如今一门心思鼓捣这些,心中微叹了口气,陵川王如今势微,许王又从松州回来了,眼瞧着陛下对他是越来越满意,只等他做出一番成绩就立为太子。

陵川王这边却连一丝希望都看不到,曹闻心里是失望的,但再失望也没办法,女儿回娘家倒是一片淡然,直说只要许王还没入主东宫,谁当太子还不一定呢!

虽然他不知道女儿从哪里来的自信,但作为岳父,他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既然女婿要去种田,那他索性就把已经荣养的幕僚请了回来,并推荐给李淳业。

那位幕僚姓姚,年逾古稀却精神抖擞,不仅耳不聋眼不花,牙口还好,顿顿必有肉才动筷子。

李淳业见着姚先生心里直打鼓,曹闻却对他道:“别看姚先生一把年纪了,不管是稼穑还是水利,他都一清二楚,那几年若不是有他相助,我也不可能被上司推荐,从而坐到今天这个位置~”

岳父这么一嘱咐,李淳业闻言顿时就收了怀疑,对姚先生毕恭毕敬,将他安置在王府最清静的院子里,还拨了四个小厮服侍。

姚先生跟过七位东家,每一次干的不顺心就收拾包袱走人,虽他是个有本事的,但进王府却是第一次,一上门就像个孩子般左看右瞧。

幸好他还有分寸,从没靠近过二门,李淳业十分大度,命家令别管由着他去。

王小虎瞧着姚先生不像是来做幕僚的,倒像是走亲戚一般,心中有些不喜,但李淳业有过吩咐,他也不敢再说些什么,怕误了大事。

就这么过了半个月,姚先生终于记起自己来的目的了,吃饱喝足打了个响亮的嗝,让人请了李淳业来。

“大王府里的庖者手艺真好,老朽这几日都吃胖了~”

他扶着白花花的胡须笑道,李淳业闻着他身上似乎还有一丝酒气,便温声劝道:“饭食虽好吃,但老先生还是要注意保养,荤腥油腻不易消化,你又顿顿吃酒,对肠胃可是大为不利。”

“哈哈哈~”

姚先生放声大笑,坐在榻上对李淳业道:“大王不知道,老朽小时候吃了这顿没下顿,最大的心愿就是吃饱饭,再也不挨饿~”

“所以平生无甚爱好,就惦记着一口吃食~”

李淳业听得又是心酸又是好笑,不知该如何接话,姚先生看了他一眼,摆摆手毫不在意继续讲道:“老朽幼时家里只剩老祖母,我们婆孙二人相依为命,守着一亩薄田过活……”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我和老祖母就不停的喝水,半夜里我饿得头昏眼花,便起身去邻居家菜地里准备偷一根萝卜,谁知他家的狗追了上来,我赶紧往回跑,狗差点就咬住我的腿!”

“邻居被惊醒后,发现了雪地里的脚印,他往门口放了些什么东西,我悄悄去看,是满满一篮子萝卜,那个晚上,我和祖母坐在漆黑的屋里,听着外面的寒风呼啸,一人一根带着冰渣的萝卜,吃进肚子里人都快成冰块了,可那个甜滋滋的味道,我一辈子都记得……”

李淳业面色复杂的听着姚先生说完这些话,锦衣玉食的他虽然知道穷苦二字,可真正听见、看见,那种不敢置信还是让人震撼。

“先生……受苦了……”

姚先生眯着眼仿佛陷入了回忆,“苦是真的苦,可好歹老朽已经熬过来了,现在儿孙绕膝,衣食无忧,老朽现在很满足了~”

李淳业不知该说些什么,姚先生突然侧过头,凝神细看他,“大王,原本东翁给我写了封信,说想请我来给大王做幕僚……”

“老朽下了一跳,我这把年纪,脑子也不好使了,为何还要我来呢?如今我也想问问大王,你日日与庄稼打交道,一点也不像一个亲王,你何必如此呢?”

李淳业被问的愣住,好一会儿,他才出声道:“不瞒老先生,我……做了一些事惹怒了父亲,如今只空有郡王这个爵位,朝廷之事半点也插不上手。”

“往日风光时,处处是朋友,人人是知己,如今落魄了,倒也尝了把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的滋味,心中着实不好受,幸得内人和好友鼓励,如今父亲还未原谅我,但我总要自己找些事才行,否则于心难安。”

姚先生若有所思的扶须,“京中这些事,老朽也听过一二,大王身为陛下实际上的长子,如今的处境确实堪忧,恕老朽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一切皆是因为大王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李淳业细细咀嚼这话,他想要什么?

少年时,他想要的是快些长大,以后做一个贤臣辅佐兄长,兄长薨殁后,他想要做一个让父亲满意的继承人,连接忤逆触怒父亲后,他想要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了……

他眼中的迷惘被姚先生看的一清二楚,他叹了口气,温声道:“等大王想明白了这一遭,再请上门来吧!”

“先生?”李淳业震惊的看着他,“你这是……”

姚先生摇头止住他的话,道:“大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如今所做的一切说的再好听,其实都是想要重获陛下的信任。”

“你与许王争得不是一锭金子,也不是一亩田,你们争得是九五至尊,许王已经走在你的前面,你又该怎么做呢?”

直到回到自己的书房,李淳业还未从姚先生那几句话中反应过来,他呆呆的坐着陷入冥想,王小虎看的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些抱怨轻声道:

“这位姚老先生也是,大王请他来是请教稼穑之事,他却说了这一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太傅呢!”

李淳业看了他一眼,王小虎是自己人,他并未呵斥,只道:“我倒是觉得他挺实诚,你们都在劝我别犯傻,可只有他问我,我想要的是什么……”

他凄然一笑,“我想要做太子,我想要比阿兄做的还好,我想要父亲以我为傲,可是……我做不到……”

王小虎听得鼻子一酸,跪在地上哽咽道:

“郎君别这么说,你做的已经够好了,你答应顾孺人会照顾她一生,所以才求了陛下册封她,陛下要你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你早已不再赏花看景,再说曹王那边,你也不是故意的,亲兄弟落下残疾,你心里也难受啊!”

李淳业苦笑着摇头,“你虽如此说,我却不能如此想,忤逆父母心意、资质平庸、间接害了弟弟一生,不怪别人都笑话我,我有什么资格做太子……”

王小虎无比心疼的看着眉宇间布满忧郁的李淳业,“郎君,事在人为,娘子有句话说的很对,不到最后一刻,希望就有,世上的事没有一件是轻松事,若你自己都放弃了那份斗志,岂不是不战而降!”

李淳业低着头一语不发,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抬起头,眼里多了些勇气,王小虎仿佛看到了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李淳业,差点喜极而泣。

只听他朗声道:“你去请吴长史来,我有事问他!”

“唉~”虽不知什么事,但王小虎心中充满激动,忙不迭的应是,一溜烟的就去请人了。

吴津正在自己家里研究一本古籍,听了下人回禀后,不由得愣住。

自从李淳业被降了爵,吴津的品级也跟着落,不过对他来说这没什么关系,不管是做国长史还是郡国长史,他所忠心的都是李淳业。

不过李淳业因为被降爵颓废了好一阵子,吴津每次想跟他说说话,都被他躲猛兽似得逃开。

吴津知道,李淳业是怕他出言指责。

所以叹息过后,他便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只等着李淳业哪一日振作起来。

今日他破天荒的叫了自己去,也不知什么事,吴津疑惑不解,换了身衣袍跟着王小虎往王府去。

他刚一进门,还未来得及行礼,李淳业就走到面前了,他直截了当的发问:

“记得长史从前与我说过,我与父亲,既是父子又是君臣,千万不可将其混为一谈,那时我以为你是告诫我要怀揣对父亲的尊敬和对帝王的敬畏……”

“我刚刚才想到,其实你是想告诉我,父教子、子敬父、君为纲、臣事君,对吗?”

突如其来的一番话,听得吴津一愣一愣的,触及到李淳业激动中带着询问的眼神,他忍不住笑起来,

默认了他的分析。

“那郎君有何看法?”

李淳业眼中的激动被羞愧所代替,他认错般喏喏道:

“作为父亲,从他让我观政开始,就已经告诉了我,这是对我的考验,作为帝王,他做出了明君的表率,而我作为儿子,辜负了他的期望,作为臣子,我对肩上的责任一点也不重视……”

“是我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我只看到了身为储君的风光,却没看到作为一个帝国的继承人应当肩负的责任,我……错了……”

听见他最后一句话,吴津突然就松了口气,带着欣慰与欢喜道:“郎君,既然你已经明白了,那能告诉我们,接下来你的想法吗?”

李淳业沉默了片刻,眼神郑重而沉着,“我要从头开始,我得先学会做一个儿子,做一个臣子!”

“还请长史不吝赐教!”

吴津与他相视片刻,缓缓退后三步,恭敬的俯身作揖,“臣,愿为郎君分忧!”

他这就表示支持自己了,李淳业高兴极了,露出许久未见的开朗笑容,忙伸手扶起吴津,也拱手深深的回了一礼,“如此,多谢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