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委屈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343

蓁娘闻言眼眶微微湿润,曹芳蕤说了这么多,一方面是转移话题让自己别去想那些事,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告诉自己,不止是她和二郎,隔了一道宫墙的亲人也牵挂着她……

她侧头看着身旁的儿媳,梳着双螺髻,鬓边簪着一朵杜鹃花,五官清秀的脸上只着了淡淡脂粉。

耳前的一道粉红色疤痕微不可见,眉眼和煦,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笑意,使人一见心里先生出好感来。

通身的首饰没超过五件,既不张扬也不寒酸,现在皇后心情低落,她这样的打扮在人堆里也不那么扎眼。

见蓁娘在看自己,曹芳蕤转过头对上她的目光有些好奇,蓁娘拍拍她的手,问道:“芳蕤,如今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法?”

她的声音温和轻柔,仿佛只是在问今天吃了些什么。

然而曹芳蕤却心神一凝,脑子迅速转起来。

李淳茜去了战场,却没有参与任何指挥,想来陛下只是打算让他去长长见识。

松州刺史吴江泊是郑国公的忘年交,忠孝具备文武双全,李淳茜跟在他身边学习增长见识,开拓的眼界已经是李淳业不能相比的了。

他现在每天就跟着先生读书,每日照旧写一千个大字,其余时间就坐在书房里看书,要不是吴津和张含时常跟他说说朝堂上的大小事,他都成长着耳朵的聋子了。

而后廷里,皇后对这些事没有任何表示,反正谁做太子对她都无所谓,她没在这个时候敲打阿姨已经是大度了。

李淳茜的生母秦修容那里时常有人走动,李淳业降了爵,李淳茜就是皇子中的第一人,秦修容却表现的十分谦逊,每天该干嘛就干嘛,甚至为了五公主的女红都闭门谢客了。

要不是怀宣太子的忌日临近,她都不愿出门,皇后想到天王寺的主持说,怀宣太子和太子妃阴氏在那一世过的极好,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对秦修容很是和颜悦色,还拉着她讨论要不要给庆国公府一些赏赐。

而阿姨这边,陛下对丹娘、桃桃、寄奴还是非常关心,只是再也没来甘棠轩了,虽说是政务繁忙,可以前再忙也会抽空传阿姨过去一起用膳。

如今倒像是忘了甘棠轩的人一般,他和阿姨之间已经生出了肉眼可见的嫌隙,实在让人焦急。

李淳茜和秦修容有多得意曹芳蕤都可以忍受,但阿姨若是失宠了,那他们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爱屋及乌,恨屋及乌都是一个理。

思及此处,她慎之又慎的回道:“奴斗胆有句话想跟阿姨说,父亲之所以对郎君这么不满,皆是因为他性子太过浮躁了……”

“总是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他虽然勤奋用功,想让父亲满意,可在小事上就失了分寸,殊不知,以小看大,父亲也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蓁娘慢慢细嚼这几句话,道:“这么说,你觉得二郎还有希望?”

“当然!”曹芳蕤肯定的点头,“我之前常听人说,父亲对子女是捧在手里,疼在骨子里,郎君的确犯了错,父亲恼他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端看郎君是怎么想的,如今的他与其说是沉敛脾性,倒不如说是心灰意冷,父亲说他不够沉稳,他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头扎进书里拔不出来,看着倒像是赌气一般,我们再着急,也不如他自己想个明白!”

蓁娘看着侧殿旁边的一株菩提树,神色复杂,“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什么事都看的通透,我只是担心,二郎还能不能振作起来……”

曹芳蕤暗暗叹了口气,面上却不显露半分,只是意有所指的暗示:“阿姨,吐蕃那边的战事虽不知什么时候结束,但三叔的年纪也不小了,最近常有人往母亲跟前递话。”

“他的婚事也许很快就要准备了,只是不知父母会选中谁家的娘子,这是一桩,还有一桩,丹娘跟我说,你最近老是看着那只琉璃瓮发呆,她很是担心……”

蓁娘闻言怔住,她听出曹芳蕤话里的意思,三郎一日比一日出息,若是再娶一个家世高贵的王妃,真就势不可挡了。

二郎若再不能立起来,她们就是把他驾到那个位置上,他也坐不了几天,一切都得他想明白这一茬。

而她这边最要紧的,不是关心二郎如何,是要赶紧想办法挽回李晖的心,他是皇帝,坐拥六宫粉黛,自己不是他的唯一,跟他使小性儿,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她坐在菩提树下的石凳上,曹氏亲自奉了热茶来放在她手边,然后垂手立着。

蓁娘饮了口茶,只觉得浑身都温暖起来,然而那颗心还是浸在冷水中,飘飘荡荡,说不出的寂寥苦闷。

她何尝不明白自己该去向李晖低头,可心里总有一块地方觉得委屈,那天他冷漠的脸一直印在她脑海里,让人一想起来就如站在冰雪中瑟瑟发抖,明明是他先拒绝的……

蓁娘把眼角的酸意憋回去,儿媳还在这里,她可不能哭起来失了颜面,慢吞吞的饮完了茶,直到起了风,她才下定决心,就算是为了孩子们,她也得去挽回李晖的心。

……

思政殿内,李晖‘啪’的一声把奏表扔在书案上,厉声道:“让林常玉给我压着打!”

“吐蕃人不是耀武扬威么,现在怎么又来这一套!那就让他们留下人头再走!”

沈知礼微微扭动了下脖子,人老了,骨头都像生了锈一般,老是保持一个姿势很不舒服。

他想起奏表上那句‘吐蕃赞普派了使者来议和,提出大周下送一位公主过去,并将边境的十一个县割让给吐蕃,朝廷每年赐银十五万两’的话。

李晖翻开一看就像点了火的炮仗,‘砰’的一下就炸了。

也难怪他火冒三丈,吐蕃人蛮夷之地未开化,礼义廉耻四个字根本不知道怎么写,与大周打打停停了几十年,每次落于下风就派人来议和,可只要一逮着机会,立刻翻脸不认人。

如今林常玉亲自领兵,把先前不可一世的吐蕃大军打的节节败退,因此他们又玩起了老花样,李晖正愁没机会给太宗皇帝泄愤呢,怎么也不会议和的。

“还想要公主、要土地、要钱,他们怎么不照照镜子长得什么模样!呸!”

沈知礼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李晖一向温文尔雅,御史批评他就谦虚的表示接受,臣子反驳他也认真的听完再说话。

有大臣犯了错,他要么冷着一张脸不说话,吓得人两股战战大气也不敢出,要么言辞犀利直指要点,让人羞得无地自容。

如今天这般痛骂还真是头一遭,沈知礼劝道:“陛下保重龙体,吐蕃那边有林将军在,你大可安心,倒是新罗和日本这边,咱们该派谁为主帅呢?”

李晖骂了一通后慢慢也冷静下来,起身踱至舆图旁,背着手看了片刻,道:

“天授九年,百济与高句丽联合进攻新罗,接到新罗求援后,武宗皇帝命郑国公陈其山东征高句丽,虽收复了几座城池,却因天气严寒不得不班师……”

“后来武宗皇帝又名青州刺史薛充镇守百济,没想到百济居然跟日本勾结再次入侵新罗,他们虽有军士四万两千,战船一千余艘,但也无足为惧!”

他转过身沉吟片刻,提出办法:“就令薛充为主帅,领兵一万、战船两百艘前去支援新罗,众卿觉得如何?”

郑良泽击掌笑道:“薛刺史镇守百济数年,百济只有残兵败将,日本国小军弱,就算是联起手能掀起什么风浪!”

“咱们派这些人去已经足够了!”

其余臣子纷纷附和,言谈之间一片笃定自信,看来大家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李晖却另有所想:

“说起来,如今南边有安南都护府,西边有安西都护府,北边有安北都护府,就剩这东边还不太平了……”

众人安静了一瞬,然后相互一望,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惊讶。

高琦最是个心直口快的,闻言撇嘴道:“东边那地方就高句丽像搅屎棍一般搅来搅去,上窜下跳一点也不老实,陛下是准备征伐高句丽吗?”

作为天子近臣,堂堂一个中书舍人,居然把米田共挂在嘴上,简直有辱斯文,李晖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高琦瑟缩了下脖子,只听李晖道:“征伐高句丽是历代先主的雄心壮志,我也不例外,不过那边夏短冬长,中原的将士很难适应环境,这也是先主数次征伐都没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今且先看看薛充,他镇守百济数年已经很有对付严寒天气的经验,等打了这一仗,就让他回京述职吧!”

“陛下言之有理!”众人纷纷赞同。

……

议政完毕已经是申时了,李晖回到延英殿洗了把脸,才觉得全身疲惫减去了一二分,吴敏很有眼色的传饭来,末了道:“大家,刚才韩修仪遣人送了一盅荷叶汤来……”

“端过来吧!”李晖摸摸肚子,正好也觉得饿了。

吴敏把汤盅放在几案上,然后揭开盖子,翠绿可爱的小莲叶浮在汤里,闻着就食欲大开,李晖唇角带了几分笑意,见吴敏正在准备试菜的碗筷,问他:“她还说什么了没有?”

“说了!”吴敏点头:“修仪说,大家这几日政务繁忙,她特意做了这个汤来,希望大家要多思饮食,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