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着急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523

没过几日,李淳茜脸上的伤口就痊愈了,李晖把他叫了去,细细打量一番,如玉般的皮肤上连一丝痕迹都看不到,他很是高兴,当晚就去了秦氏那里。

净房里,李晖坐在浴盆里,秦氏挽起袖子给他洗头,轻柔的按摩很是舒服,李晖慵懒的开口道:“说起来,你弟弟在苏州也呆了几年了,这几年他的考核都是优,我考虑了一下,想把他调回京城任职……”

秦氏的心砰砰直跳,她强忍住喜悦,不动声色的推辞:“在哪里都是为阿郎做事,他还年轻,还是再磨砺几年吧!”

“若是回了京城做了错事,丢的可是你的颜面!”

李晖呵呵笑起来,“秦修文的确是可造之才,这几年的磨砺已经足够了,怎么你比我还不放心呢!”

秦氏难得享受李晖的调侃,心中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脸上不知是害羞还是被热气熏得,升起了两朵红云,“妾还不是怕修文辜负了陛下……”

“就这么定了吧!”

李晖闭着眼享受热水的浸泡,“不过我得想想把他放在哪里合适,若是做御史我觉得有些可惜,可别学的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

秦氏忍不住笑起来,“阿郎不喜欢御史么!”

李晖闻言叹气,“谁喜欢他们,天天追在身后挑刺,大刺挑不出,尽是挑些小刺,我不过是多看了汗血马亮眼,就唠叨的好像我是个败家子,换做是你你喜不喜欢……”

秦氏笑出声,“那妾可受不住~”

……

只过了十来日,李晖就擢升秦修文为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

秦修文一朝就从外放官员青云直上为天子近臣,着实让人议论纷纷。

自从他回京上任以后,几番结交倒是让许多看他不起的同僚纷纷改观,足以可见此人的品行。

与此同时,一些好事者不免就拿秦家和韩家相比。

同样都是外戚敕封爵位,同样入宫的女儿都生了皇子,但秦氏一族毕竟有几分底蕴在,现在又出了个秦修文,相比之下,韩家就逊色许多。

家族既无为官作宰的杰出子弟,也没有结交到一些真正的世族,可以说整个家族就靠着天子的荫恩过活。

一些看不起韩家的人便说了些风凉话,打心眼里瞧不起韩家,这就更让李淳业和李淳茜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蓁娘听说这些消息后,心中也着实七上八下的,如果先前还能安慰自己立储君不一定就要考量皇子的外家,那现在她也无法稳坐钓鱼台了。

她虽然比秦氏受宠,但家世相差的太大了。

三郎的舅父已经逐渐成为李晖的肱股之臣,秦家再复先祖的辉煌也只是朝夕的事,而二郎的舅父现在才督促族中子弟放下锄头去念书。

就是秦家站着不动,韩家也要几十年才能赶上,孩子们一天一天在长大,李晖总有一天会在儿子们中间挑选一个最优秀的立为太子,二郎又有什么优势能让他另眼相看……

齐氏几人知晓她的不安,劝她去试探一下李晖的态度,惠氏却反对,道:“阿郎宠了她这些年,就是因为她不争不抢,若是如今为了储君之位去试探阿郎,可能会适得其反!”

齐氏反问她道:“难道就这样看着二郎失去机会吗?”

“你这是什么话!”

惠氏有些不悦,“都是阿郎的儿子,况且立太子又不是小事,他总得斟酌一番吧,咱们当然都盼着二郎当太子,可阿郎既然还在犹豫,就说明二郎某些地方让他不满意……”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找出阿郎为什么不满意,不然阿韩着急,二郎也着急,一着急就会做错事,到时说不定立储君之位更远了!”

淳于氏很是赞同这话,“我觉得阿秦说的有理,阿韩,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着急,也别轻举妄动,你我都知道,阿郎的想法不是谁的三言两语能动摇的,他既然没有表示,你也不能去试探!”

“那就这么干等着么!”齐氏气鼓鼓道。

“那也不行……”

淳于氏想了想,给蓁娘出了个主意,“不如这样,你借着燕王妃去试探阿郎,看他对二郎的子嗣有什么看法,如果他跟你一样期待,那就说明他对二郎还是抱有希望,如果他态度冷淡……”

淳于氏不忍说出口,蓁娘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李晖对二郎的嫡长子无任何期待,那就只能说明二郎不是他心中的最佳人选。

她嘴角露出苦涩的笑容,心中的悲哀扩散到四肢,只觉得压抑的无法呼吸。

李晖虽然喜欢自己,但他终究是一个帝王,他肩上有比情爱更重要的责任需要承担。

二郎只是他众多子嗣中其中一个,却是她唯一的希望,无论她之前有多谨慎本分,面对那个位置,都无法从容的忽视。

她终究只是一个凡人,做不到无欲无求。

若是站在二郎那边,她必然会把心机用在李晖身上,然后倾尽所有为儿子铺路,若是结果不尽人意,她可能会一无所有,李晖也一定会对她很失望,甚至再也不想见她。

蓁娘只要一想到这个可能,心仿佛被千刀万剐般的疼,但若是站在李晖那边,安心的等待他的给与,他会给她宠爱,会给她真心,可儿子的感受就无法顾及,那时又该如何面对……

蓁娘犹豫了好几天,她始终纠结于该不该试探李晖,这样的矛盾折磨的她茶饭不思。

直到听说李晖制授三郎为门下省给事中的消息后,她再也坐不住了。

门下省主管传宣诏命的审核,给事中虽只是五品官职,却算的上是举足轻重。

百司的奏抄、三司的祥决都由其裁定审核,身在方寸间却能知天下事。

李晖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无疑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但对于二郎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这日李晖闲来无事,便传了蓁娘一道去遛马,九成宫的风景着实优美,白云霭霭,树木森森,看着就令人心旷神怡。

蓁娘却无法安心欣赏,她犹豫着该怎么开口,侍从牵着她的马慢悠悠的走,旁边就是李晖,他拿着鞭子心情很好的样子,指着远处的山坡道:“你看那边山上的杜鹃花都开了!”

蓁娘顺着他的手看过去,的确美丽,“长安城就没有这样的景色……”

“是啊!”李晖颇为遗憾的摇头。

“不过要是天天看也就没意思了,就像美人,偶尔惊鸿一瞥就令人神往,天天对着看就索然无味了……”

蓁娘瞪着他一时无语,李晖哈哈大笑起来,“逗你玩的,看起来你心情不是很好~”

“没有!”她下意识的否认。

“就是今天上午曹氏来给我请安,她说跟二郎成亲这么久了还没个好消息,我也有些着急……”

说罢蓁娘不动声色的打量李晖的表情,他随着马儿的走动轻轻摇晃着上半身,一身月牙白的圆领袍显得十分儒雅。

“这种事也急不得……”

他慢悠悠的开口,“索性他们还年轻,慢慢来就是了,我当年十八岁了,章皇后才生下蜃子!”

“哦……”蓁娘不知该怎么接话,她思索了片刻,又道:

“我给二郎他们立了规矩,曹氏没有生下嫡子的话,妾侍不准怀孕。”

“如果曹氏迟迟不传出好消息,到时恐怕还有一番折腾……”

李晖蹙眉,表情看不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他侧头看着蓁娘,温声道:

“我自然更喜欢嫡孙一些,但你也别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了,还是那句话,这种事急不得!”

蓁娘的心慢慢的沉下去,脸上的笑也维持不住了,李晖这样说,是不是说明,他对二郎的孩子并不如她这么期待,他真的更喜欢三郎吗,那二郎该怎么办?

她低着头自顾自的思考,却没发现李晖看着她的目光晦暗不明,似有千般言语要表达,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见她兴致着实不高,只绕了几圈,李晖就道回去了。

蓁娘有些不安,李晖却没看她,气氛有些沉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每一次见着他蓁娘都有说不完的话,何时这样冷清过。

仪仗跟在身后,远远的能看见崇禧殿的檐角,蓁娘几番欲言又止,甚至想着干脆直接问他,可理智却拦住了这种冲动。

李晖双手背在身后往前走,蓁娘跟在他身后两步,看着他宽阔的肩膀不觉有些委屈,正在这时,李晖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我想着,该给六郎起名字了!”

“啊?”蓁娘还没反应过来,愣愣的看着他。

李晖停下脚步,挥手示意身后的仪仗退开,他牵着蓁娘的手走到小花园里慢慢踱步,把行猎那天的事告诉了她。

“……十七娘,你把六郎教的很好,我隐隐有种感觉,或许他才是最优秀的那个孩子……”

蓁娘震惊的看着他,“为什么?”

李晖突然的表示让她思绪混乱,脱口而出道:“你不是很喜欢三郎吗?”

说完她才反应过来暴露了自己的想法,然而李晖却很是淡定,仿佛他早就知道了蓁娘的心思。

“你今天心情不好其实是因为我提拔了三郎对吧!”

蓁娘紧张的看着他,默认了,李晖微微一笑,手指摩挲了一下她的手心:

“十七娘,我虽然不是太宗皇帝的长孙,却是他的嫡长孙,我才出生三天,他就迫不及待的要来看我……”

“奶母说,他抱着我高兴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个皇帝,他亲自为我安排饮食起居,父亲入主东宫后,他更是忧心忡忡,唯恐我不学无术,御驾亲征都要抽空给我写信,嘱咐我要认真读书。”

蓁娘认真的听他讲述,“可后来你也知道,先皇并不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是嫡长子,他不能轻易的废了我,那个时候,我还不满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