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争吵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552

蜃子眼里闪着快活的光,太子妃听得不住点头,松了口气:“这就好,我可算是放心了!”

“崔家人这样细心,你也要把自己当做他们家的一份子才行!”

蜃子撒娇的倚在太子妃的肩上,“我知道啦阿娘……”

母女俩说完事后,蜃子问起几位庶母怎么样,又问起弟弟妹妹们近况如何。

秦氏笑道:“难为郡主想着阿菽,他倒好,先生教他识字,他就画小鸡小鱼,我气得拍了他两下,结果半天没有跟我说话……”

众人大笑起来,杨氏道:“其实孩子心里什么都知道,他可能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我小时候,母亲不准我划船,我知道她是怕我有危险,可我就是想玩一玩,再以后就发现其实划船也没什么意思……”

众人既觉得她这话好笑,也觉得有道理,蓁娘很是赞同:“阿秦你不要着急,阿菽再贪玩也比小时候的阿木好太多了,你再看阿木现在,虽说本性不改,可该念书的时候他还是肯用心的。”

秦氏听了这些道理,叹道:“养孩子要是像养花那么简单就好了……”

女眷们聊的热烈,隔壁的孩子们玩着玩着却起了矛盾,侍女赶紧来报,太子妃忙问道是怎么了!

侍女道:是丹娘跟怀宁郡王的女儿为捉迷藏的事起了争执……

蓁娘和怀宁王妃听到自己孩子的名字,都有些着急,赶紧问那侍女:“究竟是怎么回事?”

侍女回道:“小娘子们捉迷藏玩,二娘年纪小,不知道怎么玩,李小娘子有些生气,就跟二娘吵起嘴来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太子妃松了口气,蓁娘和怀宁王妃四目相对,都有些尴尬,蓁娘率先开口道歉:“是我没有教好孩子,请王妃不要生气。”

郡王妃赶紧摇头:“是小女的错,她比丹娘要大一些,却还这么不懂事,是我的错!”

两个人在这边争着道歉,太子妃笑呵呵开了口:“孩子在一起玩哪有不起争执的,你们不要弄得大惊小怪,说不定待会儿她们自己就和好了……”

蓁娘和郡王妃都有些脸红,太子妃转头对侍女道:“去看看她们怎么样了……”

隔壁房间,丹娘的奶母急的不得了,吵嘴的两个小娘子都是龙子凤孙,她一个做下人的怎么好插手,可要是放任不管,她也别想有好下场。

奶母哄了丹娘一会儿,可她满脸都是倔强,她才不要承认自己有错!

那李小娘子的奶母也在哄小主子,那也是个强项令,也不愿让步,事情就这么僵着。

丹娘的奶母咬咬牙一跺脚,蹲下身握着丹娘的肩膀道:“二娘,你看我们吃饭为什么要等长辈先起箸?”

丹娘撇撇嘴,奶母又问了一遍,丹娘才不情不愿回道:“因为这是规矩……”

好歹还听得进话,奶母松了口气,“对,我们活在世上要守规矩,玩游戏也是一样的,你看刚才大家都很守规矩,所以玩的很开心,如果有人要作弊,那么别人不就是吃亏了吗?谁喜欢吃亏呢?”

丹娘偏过头嘟着小嘴不说话,满脸不高兴,“我不看的话怎么找得到她们?”

“就是找不到才叫捉迷藏啊!”未等奶母说话,李小娘子大声道。

“我们先前就告诉过你怎么玩,你却总是破坏规矩,再不要跟你一起玩了!”

丹娘哪里听过这么不给面子的话,小脸涨的通红,站在原地拧着一双手,看向李小娘子的目光气愤又难过。

李小娘子的奶母闻言赶忙捂住她的嘴,讨好的笑道:“二娘子别气,我们家娘子不是这个意思!”

丹娘的奶母神色有些不虞,虽然这件事确实是丹娘做的不对,老是偷看别人藏在哪里,但她年纪小,又是这样的身份,无论如何,李小娘子也不该说这种话。

李小娘子的奶母把这边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心里既着急这事闹大了,又怕主母怪罪下来。

脑子快速一转,便轻握了下李小娘子的手,在她耳边低语道:“娘子可还记得出门前主母的交代!”

李小娘子微愣,想起来时的路上,她母亲叮嘱过:她父亲只是一个郡王,按理爵位到了她兄长这里就会降为国公,丹娘是太子伯父的女儿,若是得罪了她,太子伯父会不高兴的...

思及此处,李小娘子沉默无语,片刻后,她鼓起勇气走到丹娘的身边,轻声道:“丹娘,对不起,我不该说那种话,你别生气...”

丹娘的奶母见状,虽然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两个孩子是五服内的堂姊妹,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轻轻拍了下蓁娘的肩膀。

“二娘……”

丹娘听到她的道歉,低着头拨弄着小指头,她有些脸红,父亲很宠爱她,阿姨虽然疼爱她,却不允许她仗着身份无礼取闹。

她刚才也不想跟这个小姐姐吵嘴的,只是她当着这么多人面指责自己,自己也是心虚才嚷起来的...

丹娘喏喏回道:“我也有错...”

接着她有些委屈看着李小娘子:“我找不到你们,所以我才偷看的!”

李小娘子松了口气,见丹娘眨巴着一双葡萄似得大眼睛,淡色的眉皱起,殷红的小嘴微微嘟着,实在是可爱,心里有些后悔自己的话太重了……

于是她便抿嘴笑起来,拉过丹娘的手温声道:“捉迷藏也有窍门的,你找不到人是没经验,我教你好不好?”

“好!”丹娘立刻忘了刚才的不愉快,笑眯眯点头。

边上服侍的人皆松了口气,那侍女见状赶紧去向太子妃禀报。

蓁娘和怀宁王妃听说后都笑起来,太子妃拿着团扇手一摊,道:“你们看,我说什么来着!”

“孩子们多懂事啊!所以他们有矛盾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解决,我们大人要是去插手,那事情就越发复杂了!”

太子妃说的这是吏部主事程谅家的事,就是今年,他女儿嫁给了同窗之子,小夫妻青梅竹马感情倒也好。

某一日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这程谅的夫人却怕女儿吃了亏,也搀和进去,结果本来好好的两家人倒生分起来,让小儿女夹在中间难做。

一位王妃笑道:“所以老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太子妃很是赞同的点头,“为什么女孩子出嫁以后,娘家父母都要把她往外推,正是因为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有什么事也是婆家商量着来,娘家怎么好插手呢!”

“都是希望孩子们好,可他们要是过的不好,那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把女儿接回娘家养着就是了!”

说完太子妃满含深意的拍了拍蜃子的手,众人都笑了起来,蓁娘听得是若有所思,她想到了丹娘和桃桃,也不知她俩长大后,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女婿...

太极宫淑景殿内,茯苓走进来把药碗放在小几上,对倚在隐囊上虚弱的张氏唤道:“娘子,该喝药了……”

看着她面无血色如一具行尸走肉,茯苓心中不由得抽痛。

她知道张氏恨皇后入骨,但她也没想到,张氏也对陛下如此厌恶,厌恶到……连八个月的孩子也能狠下心舍弃……

茯苓扶着张氏坐起身,拿帕子给她垫着喂药,张氏默默咽下,嘶哑的声音响起,“刚刚外面是谁来了?”

茯苓轻声道:“是陛下身边的内侍,来看看娘子怎么样……”

张氏不做声,茯苓放下药碗给她喂了两勺温水后,她才躺下。

她侧着头看向窗外,院子里的荼蘼花洁白葳蕤,蝴蝶和蜜蜂振翅飞舞,看起来那样热闹,而她的卧房却像在冰天雪地里,让人遍体生寒。

这几日张氏都无法入睡,她只要一闭眼,脑海里就浮现出那天血淋淋的场面,锥心的疼痛持续了两天,后来都麻木了,她都以为自己可能会这么死去。

其实那个时候死去也不错,她是个恶毒的女人,那个孩子本来可以保住的,可满心悲伤的她根本就没把孩子放在心里。

她只想见一见母亲,想告诉她,自己不是传言中的那样,她是有苦衷的……

可是母亲是真的不在了,她脑海里只有这个念头,看着隆起的腹部,无数的心酸委屈和怨恨涌上心头,她产生了一个残忍的想法,她恨这个宫廷,她恨这里所有的人,也恨这个孩子。

所以当下身出血的时候,她躺在床上一声不吭,宫人们都以为她是因为悲痛才早产的,只有茯苓看见了她眼里的冷酷。

张氏空洞的眼神让茯苓担忧不已,她想了想,温声道:“娘子,刚才那个内侍说,陛下已经敕封令尊为银青光禄大夫,令堂的丧仪是按照从三品郡夫人的规格来操办的……”

张氏轻扯了下嘴角露出讽刺的笑,就算母亲的丧仪再风光有什么用,人已经不在了,那些场面都是给活人看的,有什么意思。

皇后的女官说,母亲因为她,是死不瞑目,尽管这话不可信,但张氏还是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如刀割石磨,反复折磨着自己……

屋里陷入沉寂,好一会儿后,张氏开口问茯苓:“任女史那边怎么说的?”

茯苓低声回道:“任女史说,太子殿下让娘子好生休养,暂时先不要行动,皇后毕竟是皇后,陛下不会对她怎么样,所以殿下现在要对付齐王……”

既然太子要对齐王出手,那作为齐王的母亲,皇后就不能再受到攻击,否则,陛下为了保齐王,也就会原谅皇后了。

“我知道了,你把剪刀拿来……”

茯苓有些忐忑,但看她的脸色,又不像是要寻短见的样子,她拿过剪刀递给了张氏,张氏费力的伸手从头上扯下一缕青丝,剪刀‘卡擦’一响,她把剪下的头发给茯苓。

“用荷包装起来,再交给王大监,说这是我的请求,把这个荷包放进我母亲的棺椁中,让我略尽点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