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相见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1      字数:3741

太子妃挥挥手,蓁娘垂首退了出去,太子妃还能看见她抹了把眼泪,心里忍不住叹口气,陈嬷嬷不禁开口道:“娘子可是觉得自己太好心了?”

太子妃微微靠着凭几,语气平静的开口:“他是我一个人的丈夫,更是她们的主子,韩氏能得了他的欢心,我虽然别扭,还不至于就苛待韩氏,再说,他本就不是个冷情的人……”

“可这样娘子不就受了委屈了吗!”陈嬷嬷忍不住替她难过。

“不会……”太子妃露出温柔的笑,“他都能对妾侍如此,你就要知道,他对我会更好……”

这一点陈嬷嬷看在眼里,可作为楚王妃亲自挑选给外孙女的嬷嬷,她大半生都在王府里度过。

内宅里的恩恩怨怨也见识过不少,有那夫妻恩爱的,有偏心侧室的也不少,何况这是皇家,莺莺燕燕数不胜数。

比如宇文良娣,出身高贵,太子很喜欢跟她讨论政事,若不是她性情淡泊,太子妃不拿她当个敌人也要严防死守,哪会像现在这样相处甚好……

太子妃从小受尽父族母族的宠爱,她的父母并不希望她嫁入皇家,只希望给她挑个门当户对的公侯次子嫁过去,或者门第低些也无妨,只要夫君敬着她爱着她就够了。

因此太子妃的性情单纯善良,于勾心斗角豪无算计,要不是她后来执意要嫁给太子,深知外孙女性格弱点的楚王妃觉得不妥,把她带在身边教导了将近一年,进宫后太子也宠爱着她。

若不是这样,太子妃早就被这个皇宫生吃了……

然而陈嬷嬷还是担忧,太子妃太过贤惠,就怕她这种脾性会引出一群心怀不轨的女人来,若是太子再被分了些心,从始至终都在为太子操持的太子妃,岂不太可悲了吗……

光天殿离佛堂院有将近两刻钟的距离,一路上,蓁娘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阿娘现在是什么样子?她还认不认得出自己?见到自己她会不会很高兴?

一路上胡思乱想,她脸上的期待要溢出来了,身边的嬷嬷侍女都为她高兴,‘哒哒’的羊车停下,驾车的宦者道:“昭训娘子,佛堂院到了!”

蓁娘深吸口气,‘嗯’了一声,阿玉扶着她下了车,进了院内,佛堂院里只有三个八九岁的沙弥尼

在扫地,其余人都在做功课。

她被一名比丘尼引进室内,眼睛还未寻见阿娘在哪里,就听到一声久违的、熟悉的‘蓁蓁’传来...

蓁娘循着声音看去,正是阿娘!

她眼泪一下子决堤,泪水朦胧,她快步上前与阿娘相拥而泣,阿玉等几人见此景,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母女俩数年未见,一切思念与难过尽在眼泪中,阿玉拭了拭眼角,上前劝道:“娘子与夫人相见,实在不易,快别哭了,还是说说话吧!”

蓁娘松开阿娘,仍在哽咽,她眼也不眨的看着面前阿娘的脸,时间仿佛回到过去,她在炕上睡懒觉,阿娘揭开她的被子,轻揪她的耳朵,她不甘不愿的睁开眼,面前就是阿娘满是温柔的笑脸。

只是这张脸上,已多了几丝细纹,蓁娘眼角发酸,眼泪再次流淌出来。

“我的蓁蓁...”阿娘比蓁娘要矮半个头,她慈爱的看着女儿,略微粗糙的手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别哭,阿娘就在这里...”

哭过一场,蓁娘才止住激动,她拉着阿娘的手坐在榻上,母女俩细细讲述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家里人都怎么样?虽然我每年都知道消息,可心里还是不放心!”

阿娘一边点头一边道:“都好都好,阿祖身体还很硬朗,她很喜欢乡下的生活,我们去接她,她都不愿意进城,说是在乡下自在些,她老人家自己没事还跑到山上去挖野菜,晒干了就分给我们...”

“去年你十五嫂给你生了个侄女,你十七兄生了个侄儿,两个孩子就隔了半个月,大家都说巧!”

“那就好!”蓁娘高兴极了,她雀跃道:“长得像不像我?”

阿娘笑起来:“你侄女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这正是侄女肖姑,你阿婆说,看着她,就觉得你在身边!”

想起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的阿婆,蓁娘忍不住又要流泪,她哽咽道:“女儿不孝,这几年也没孝顺过她老人家,既然妞妞像我,那你们就把她当作我,让她孝顺你们!”

阿娘轻抚蓁娘的脸,关心的询问道:“这几年我们都知道你的事情,知道你也做娘了,我心里既高兴又着急,郎君和娘子长得像谁?叫什么名字?他们是什么样的性子?”

提起两个孩子,蓁娘满心柔软,再想起阿娘都不能抱一抱她的孩子,心里十分难受,她道:“男孩叫阿木,是殿下取的乳名,女孩叫丹娘,是太子妃取的乳名!”

“我的儿,你受苦了!”阿娘红了眼眶道,她也是母亲,自然能体会到女儿的痛苦。

蓁娘含着泪水使劲摇头,“没有的事,我很好!”

“第一次生阿木的时候,我心里好怕,但是宫里有许多人照顾我,也就松了口气,阿木长得像我多一些,丹娘现在还小,眉眼既不像我又不像殿下,也不知怎么回事...”

“阿木现在正是跑跑跳跳的年纪,整天停不下来到处捣乱,我也怕奶母宫人惯着他,这些日子,倒是把心思多放了些在他身上!”

阿娘听得直点头,心里感到十分欣慰:“这就好,你能有今日,都是托了菩萨的福,以后一定要听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话,乖乖的不要惹事,要记得阿婆从小给你讲的道理,决不可得意忘形,那样会吃苦头的!”

“我都知道,一定会把你们的话记在心里!”蓁娘认真的点点头。

阿娘闻言松了口气,“你不知道,前日宫里来了人,说今日来接我与你见面,我可是吓了好大一跳,本以为是你犯了什么错,后来那官人才告诉我,因着你生下了小娘子,太子殿下特别准许我来看你呢!”

蓁娘想起跟太子的赌约,心里的甜蜜实在压抑不住,满眼都是笑,阿娘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她为女儿高兴,也略微有些担心。

她本打算劝说一番,但又见女儿如今周身的气派已今非昔比,她是太子殿下的妾侍,不再是以前那个活泼调皮的蓁蓁了。

阿娘咽下心头的话,转口说起丈夫来:“太子殿下赏了你阿耶一份差事,他却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天天没亮就跑去找你十姐夫了!”

蓁娘想起阿耶那张严肃的脸,忍俊不禁笑起来,“这是殿下和娘子给咱们家的脸面,阿娘回家只嘱咐阿耶,让他就跟以前做武侯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其余的事我还是那个意思,凡事多问问六伯父的意见,若是六伯父也拿不准,就去问十姐夫!”

“只要我不犯错,咱们家会越过越好,阿娘一定记着告诉家中长辈们,我们家既吃了皇禄,拿碗就得更加小心,决不可得意起来,忘了自己是谁!”

“知道了,这些事我明白,我们绝不会拖你的后腿,让你为难!”阿娘郑重的点头。

“什么拖不拖后腿!”蓁娘嗔道:“只要你们过的好,我就能安心了!”

阿娘心酸的叹了口气,母女俩继续说起家事来,蓁娘问道:“对了阿娘,十五姐现在怎么样?还有阿桐!”

说起蕙娘,阿娘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缓缓道:“你进宫一年后,阿芸为她找了户人家,那家的郎君是个鳏夫,娘子难产死的,留下了一个儿子,这郎君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又肯吃苦,你四伯娘倒是挺满意!”

“然后呢?”蓁娘追问道。

“阿蕙带着阿桐嫁了过去,两口子倒是相处的和睦,第二年阿蕙就生了个男孩,乳名叫阿松,我们都为她高兴,你走之前留了笔钱给阿蕙,阿祖交给他们,让他们做个营生,可惜...”

阿娘眼里浮现起不忍,蓁娘有一丝不好的的预感,只听阿娘道:“阿松才满八个月,你姐夫就得了场病,没几天,人就去了...”

“怎么会这样!”蓁娘心中万分难受,“十五姐该多伤心啊!”

阿娘叹气:“这都是命,阿蕙第一次所遇非人,第二次苦尽甘来,结果好日子没过几天,又出了这样的变故,这孩子命真苦...”

“那十五姐现在呢?”

“你姐夫的父母都上了年纪,长子才九岁,阿桐七岁,小的那个还没长牙,你阿祖要阿蕙回娘家,阿蕙却不肯,她要留在夫家把三个孩子养大...”

“她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怎么好过!”

蓁娘听得十分揪心,蕙娘还是那个倔性子,做什么事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伯娘必不肯的!”

阿娘摇头:“我们都去劝过,让阿蕙带着孩子回娘家或者再嫁,可惜她吃了秤砣铁了心,只说要对得起郎君...”

十五姐夫,定是给了受过伤害的蕙娘许多安慰吧!

蓁娘忽然就能理解她的决定,人在内心最荒芜的时候,别人给与的一丝温暖,都足够感激涕零了。

“既是这样...”蓁娘沉吟道:“那阿娘要多帮帮十五姐,拉扯三个孩子实在不易,她既做了这个决定,你们就支持她吧!三个孩子若是有出息了,十五姐就能过好日子了!”

阿娘不满的撇嘴:“这还用你说,你几个兄弟,隔几日就要去看看阿蕙,邻居们倒也不敢欺负她们孤儿寡母,她的长子也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你八兄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做事,那孩子跟着他学些手艺,将来就不缺饭吃!”

真好!这就是人丁兴旺的好处,蕙娘有了娘家的支持,就是养大三个孩子,也会轻松许多,蓁娘放心的点点头。

话至此时,时间已过去了半个时辰,蓁娘与阿娘抓紧时间交代了些事,母女俩紧紧搂着难分难舍。

眼看着嬷嬷在门外探头,蓁娘紧紧拉住阿娘的手:“我会好好的,你们也要好好的!或许以后,咱们还能再相见!”

阿娘低头擦去眼泪,哽咽道:“哎!你别老想着家里,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日子,一定要听话知道吗?”

“我记住了,你们要保重身子,别让我担心!”蓁娘一边抽泣一边点头回道。

四个宦者领着阿娘上了车出宫,蓁娘站在院子门口目送她离去,泪水模糊了眼睛,她再也忍不住心头的不舍,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