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郎
作者:其水潺潺      更新:2019-08-06 22:40      字数:4408

“那就好!那就好!”蓁娘忍痛露出一个笑容,腿有些麻了,稳婆就扶着她上了床,下身像有千万根银针在扎,痛的人死去活来,李嬷嬷半抱着她,蓁娘抓着她的手紧紧不肯松开。

“好了好了!开十指了!”稳婆激动道。

“把娘子扶起来!”

下身像没了知觉一般,可蓁娘还是得起来跪着,双手使劲坠着绳子,稳婆在身后抱着她,白嬷嬷给她喂了口水,将布条塞进她嘴里。

“娘子深吸口气,然后用力!”稳婆温声指挥着,蓁娘狠狠咬着布条,脸涨得通红,“好...吸口气,咱们再来!”

外面周嬷嬷在屋里走来走去双手合十心里直念佛,望菩萨保佑蓁娘平平安安,倒是一旁的林掌医和方掌医被晃得眼花。

“嬷嬷别着急,娘子胯骨宽是最容易生产的!这才发作了两个时辰呢!就在准备生了,这样的人十个也找不出五个出来!”

“话是这样说,我还是不放心...”周嬷嬷皱着眉伸长了脖子往产室看去。

仿佛水洗过一般,蓁娘满头满手的汗,稳婆不住的给她擦拭,待她歇了口气,再一次使劲,“娘子用力!能看见头了!快一口气下来!”

稳婆撑着她的腿大声道,“用力,就是这样!”

真是个会折磨人的孩子!头昏脑胀中,蓁娘想起了太子,想起那次她离开承恩殿悄悄的回头,就看见太子立在窗前看着她,见她回头冲她微微一笑。

蓁娘满心都是甜滋滋的,从此以后,他们两人因为这个孩子就有了一条纽带,这一生,她都不愿意分开。

她憋着气扯着绳子用劲,孩子从下身露出了头,稳婆大嚷一声“出来了出来了!”握住孩子的脑袋扯出了身子。

屋里全是激动的欢呼,稳婆抱着孩子大叫:“是个男孩儿!是个男孩儿!”

蓁娘无力的倒在稳婆的怀里,看着正在剪脐带的那一团红乎乎的小人,鼻子酸酸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白嬷嬷擦掉她的汗水和眼泪,一张老脸笑开了花:“娘子有福气!是个小郎君!”

“快给我看看!”蓁娘顾不得下身光溜溜的尴尬,只想抱抱刚刚与她分离的孩子。

稳婆提着孩子的脚冲着屁股‘啪啪’两下,那小人儿立刻就张大了嘴哇哇哭起来,“哎哟哟!小郎君的嗓门可真大!老婆子的耳朵都要聋了!”

稳婆又冲着蓁娘笑道:“娘子别心急,咱们裹上襁褓再看!”

她把孩子放进水盆里轻轻擦洗他的身子,然后穿上小衣裳,裹得紧紧扎扎的才抱给蓁娘,蓁娘也简单收拾过了,满怀激动的接过那个折磨了她三个多时辰的小宝贝。

白嬷嬷把灯举得近些,赞叹道:“娘子看郎君的头发长得多浓密啊!”

蓁娘眼也舍不得眨,孩子的小脑袋只有拳头大,他正抿着小嘴,左眼睁开了一条缝,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新世界。

蓁娘亲亲他的额头,怎么也不想放开,她试图寻找小宝贝哪一点长得像太子,哪一点像她,无奈失败了!

白嬷嬷笑话她:“郎君刚出生,还没张开呢!”

稳婆也笑:“孩子一天一个样,满月了就看得出像谁了!”

等周嬷嬷红着眼领着奶母进门,蓁娘才回过神来:“可向娘子禀告过了?还有阿惠和阿锦!”

“已经去禀告了!先把郎君给奶母去喂水吧?”

蓁娘怎么舍得放下,“就在这里喂!让我也看看!”

周嬷嬷拗不过她只得同意了。

“是个男孩儿...五斤七两...”陈嬷嬷的神色有些复杂。

太子妃点点头柔声道:“这是喜事!是咱们东宫的喜事...”

陈嬷嬷打起笑道:“是啊!咱们大娘和大郎也是长姐长兄了!”

太子妃望着宫灯,忍住心里的酸意,吩咐道:“你去走一趟,嘱咐他们一定要好好照顾韩氏和孩子!”

“还有,派人快马加鞭去给阿郎送信,也让他安心!”

“是!”这件事陈嬷嬷还是拎得清的,临出门前她还是转身对太子妃道:“韩氏是个有福气的,娘子和殿下不光是多子多福,以后咱们大郎也有个帮衬的!”

太子妃想起还在骊山宫的一对儿女,心里满是柔软,她不是普通人家的主母,是东宫的主母。

为夫君操持内务抚养儿女就是她的义务,不管这个儿女是嫡出还是庶出,她王朝雨从接过册皇太子妃金册金印那天起,不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吗...

天刚微亮,吴敏三两下系好衣带,举着灯走向内室,轻轻踢了一脚挨着脚踏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小内侍。

李晖睡得正酣,吴敏欲言又止,昨晚陛下兴致好,领着子侄们去围场狩猎,追着一群鹿直到深夜,算一算,太子也才睡了一个多时辰,不过想着来人的禀报,吴敏还是开口唤醒他。

李晖睡意朦胧低声询问:“何事?”

“恭喜阿郎!今早丑时,韩昭训平安诞下一位郎君!”吴敏语带笑意道。

李晖唰的睁开眼,锐利的眼神直直看着吴敏,地下守夜的人忙磕头贺喜,结果李晖只是挥挥手道了声‘知道了’,语气平静的好像只是听到了韩昭训吃了碗饭。

几人面面相觑,吴敏看着李晖长大的,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性子,看着太子毫无波澜的脸色,心里叹了口气,殿下从前行事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听见自己儿子出生的消息,这股兴奋劲都只能憋在心里。

他温声道:“阿郎再睡会儿,陛下又添了个孙儿,你还得亲自去禀告呢!”

“嗯...”

李晖翻了个身闭上眼,可嘴角却扬得高高的,虽是疲惫极了,这会儿却毫无睡意...

蓁娘要在产室里待几天才能回房间,周嬷嬷解释道是怕贸然挪动会有意外,蓁娘知道她指的是血崩。

下身的恶露还未排尽,她又无需喂奶,惠氏和淳于氏还不能上门看她,洗三礼过后闲得发慌,二郎——依照排行这么叫,出生几天被奶母和掌医围着,连蓁娘这个生母一日也只能见一次。

太子妃来看她,还抱着二郎掂了掂:“难怪你肚子那么小!这肉都长到二郎身上去了!”

蓁娘抿嘴笑,她问起太子妃一事来,“娘子,我记得大郎没有乳名,这是为什么?”

虽然老百姓家里和达官贵人甚至皇子取乳名都是一样的,讲究个贱名好养活,不过对于大郎没有乳名她一直觉得奇怪。

太子妃把孩子递给奶母,道:“清泉观的道长说大郎不能取乳名,直接取学名就行了,学名得礼部拟好字呈给陛下,所以大郎三岁就得了学名了!”

难怪!一般有了学名就要登记入谱,可这年头孩子夭折率高,不好养活,差不多都是等十来岁了才会取学名,大郎三岁就得了学名,可见是个能压住的!

蓁娘恭维了几句,太子妃笑道:“如果是个女孩儿我就来取乳名,不过这次只有让阿郎来取了!”

太子妃是嫡母,能给妾侍的孩子取乳名都是很看重的了,蓁娘大大方方道了谢。

赵嬷嬷安排蓁娘的饮食,每日里多餐少食,既要恢复她身体的元气,也还控制她的身段。

蓁娘对这些清淡的饮食是毫无感觉了,接过碗一口闷了不见一点油星的鱼汤,整天躺着吃睡着喝的,她每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二郎。

那个小人儿怎么看也看不腻,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心情都不一样了,若说从前还多想着自己些,这二郎才出生呢,蓁娘都操心着他以后了!

第二日,太子妃派人传来了太子的话,来人道:“殿下是赶不上郎君的满月了,但也嘱咐了要热热闹闹的办一场,这些事交给了太子妃,等殿下回来了,再给郎君好好办百日礼,也请娘子保重!”

蓁娘点头表示理解,别说二郎是庶出,就是嫡出的孙子,长到几岁了,陛下也不见得认识,满月礼虽然重要,但太子殿下在骊山宫侍奉陛下,也不可能专门赶回来的...

为了安慰她,太子妃请了留在京城里的三品以上的夫人们办了满月酒,还把二郎抱给了东宫属臣等人看过,也算定下他们的心。

蓁娘比起怀孕前身量并无差别,只是多了几分柔婉,眉眼更见和煦,出了月子,她第一次踏出房门,抱着二郎去了光天殿认认真真的给太子妃磕了头。

二郎在奶母怀里睡得香,小嘴巴微张着,枣儿般大小的手搁在胸前,捏着兰花指,太子妃理理他的虎头帽,拉着蓁娘去聊闲话。

“阿郎他们十六就回来了,我回宫时大郎吵着也要回来,他想跟弟弟玩,我不带他他还生了气,这下他也有个伴了!”太子妃端着酸梅汁笑道。

蓁娘笑道:“奴小时候看着阿娘的肚子,每天都盼啊盼!盼着阿娘生个妹妹,弟弟淘气的很!不想要弟弟!”

“走哪儿他都跟着,人又小,还得照顾他,奴自己就玩的不尽兴,所以就盼着有个妹妹,妹妹多乖巧啊!”

蓁娘递过帕子给太子妃,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笑容满面。

“可不是!我是长女,从小做什么都被长辈盯着,心里不舒服,就想着阿娘要生个妹妹我就解脱了,结果妹妹是有了,我倒是被盯着更紧了!都说,你是长姐,你就是妹妹的榜样了!”太子妃有些感同身受道。

蓁娘说笑不失恭敬,太子妃暗暗点头,心里越发放心了,“对了,我和阿郎决定赏些东西给你娘家!”

蓁娘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立了功要奖赏呢!

早几日太子妃就赏了蓁娘十匹绢、十匹锦缎,铜钱五百贯,这会儿又要奖赏娘家人,倒真是自己得道,全家升仙了!

蓁娘磕头谢恩,惠氏私底下暗示她如果有赏赐,就为娘家父亲兄弟求个前程,蓁娘想了大半夜,还是决定不张这个口。

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听女史说韩家在宣义坊过得很好,这都是他们自己挣来的,如果贸然就替他们求了好处,开了这个端以后谁又说得清楚后果。

再说了,如今东宫是个什么情形她也清楚,阿耶老实做人,兄弟们也是淳朴厚道的,若是因为韩家女儿给东宫生了个儿子这件事被人抓住做了什么文章,给太子惹了麻烦,那该怎么办?

蓁娘越想越觉得不能开口,惠氏用看傻子的眼光看着她,“阿郎若是许了你兄弟的前程,那你兄弟有了事自然有他的人去摆平!你的担心纯属多余!”

她摸摸被惠氏指点的额头反驳:“我进宫前阿娘交代过,行事做人低调些,不过生了个儿子,这有什么!会生的女人多着呢!”

惠氏恨铁不成钢:“这是你应得的!还低调做人做事,你知不知道你生的是咱们太子殿下的庶长子,以后出门多少人的眼睛盯在你身上,你怎么低调?”

“盯着我做什么?我又没有三头六臂...”蓁娘不以为然。

现下只是赏些东西,蓁娘放心的受了太子夫妇的好意,等到太子一行人回了宫,她和惠氏淳于氏跟在太子妃身后迎接太子,蜃子和大郎欢呼着扎进太子妃的怀里,太子妃打了个趔趄,差点站不稳。

母子三人诉了一番衷肠,蜃子的小脑袋转来转去问道:“阿娘!韩庶母生的弟弟在哪里?我要看弟弟!”

太子也走了过来,蓁娘等人忙行礼问安,太子微微颔首,对两个孩子温声道:“这会儿你们不累了?别把你娘的衣裳扯坏了,进去再说!”

“是!”

太子又对身后面露疲惫的一群人道:“先各自回去,晚上在西池院摆上筵席你们再说话!”

“是...”

蓁娘和惠氏淳于氏挨个儿跟一群神色疲倦的娘子们打招呼,这么多人中只有宇文良娣神色如常,杨良媛道了声好就快步匆匆要回院子作画,齐氏精气神颇好,拉着蓁娘三人问这问那。

“阿齐早上吃了什么,精神这么好?”惠氏打趣道。

齐氏头仰的老高:“我呀!是为阿韩高兴!”转头问蓁娘:“别废话了,我问你,你和孩子怎么样?”

蓁娘心里热乎乎的,挽着她的胳膊边走边说:“托老天爷的福,二郎身子倒健康,我也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