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峰回路转(5)
作者:丁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30

“副组长,”邓光辉谦虚地解释说,“这是重点项目,组长由院长亲自挂帅,我们只是做具体工作的。今后还希望得到田县长的大力支持,共同把花垣的锰矿资源开好,利用好,让优质资源挥更大的价值。”

田县长是花垣县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从级别上说,只相当于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一个处室副主任,但此时国家已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在花垣就是半个土皇帝,因此,田县长从一开始就对邓光辉保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虽然一直在笑,并且是一种亲切的微笑,但明显是那种平易近人的微笑,而在邓光辉看来,平易近人就是一种被糖衣裹着的居高临下。

“国家有科技扶植基金,”邓光辉继续说,“我们想通过冶金部向国家申请,到时候少不了需要田县长提供相关的材料。”

田县长愣了一下,眼睛有活动。

“省里和市里也有,”邓光辉接着说,“省里问题不大,我们部属单位在省里说话多少还是有些分量的。自治州情况我们不熟悉,可能要你们自己申请,但我们会做配合工作,到时候把给国家和省里的报告提供给你们参考一下。”

田县长认真起来。一认真就忘记微笑了。一忘记微笑就没那么平易近人了。于是,也就放弃居高临下了。

当天晚上,田县长留邓组长和许传智吃饭,县经委、科委和当地工商税务相关头头都参加,主要话题是向国家、省、自治州申请科技经费的事情。尽管这件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但邓光辉的目的达到了,因为从那天起,花垣县上上下下谁都知道他是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驻该县的全权代表。考虑到矿冶研究院的级别和自治州一般大,所以,他这个组长或副组长也应该和当地的县长或副县长一样高,因此,他获得了许多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种种好处。其中最关键的是让他成为了大老板。

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国家允许私人采矿,而花垣的锰矿成鸡窝状,本来就不适合大规模开采,似乎就专门等待着国家这项新政策的出台。政策一开放,私人老板疯狂地跑马圈地,各级领导每天都喝得满脸通红,说话的声音也像刚刚下蛋的母鸡,高亢嘹亮许多,可开矿是要专业技术的,开采出来的锰矿经过手选浮选最后加工成氧化锰更需要技术,如此,邓光辉就成了抢手货,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

研究院也开放了,允许工程技术人员以处室为单位在外面创收,收入百分之七十归单位小金库,百分之三十归个人,但百分之七十归处室的这部分也有直接创收者的二次提成,这样,就足以把邓光辉肥死了。后来,私人老板难得和单位打交道,麻烦,还不如直接请邓光辉帮忙方便,而邓光辉呢,现在是长沙花垣两头跑,但明显是在花垣的时间多,在长沙的时间少,反正天高皇帝远,已经把自己当成半个花垣人了,当然不会多此一举地专门跑回长沙向单位上缴百分之七十的劳动所得,只是偶然良心现上缴一点点做做样子。所以,等到石晓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正规的艺术学校,要上私立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时候,邓光辉已经富得流油,没等石学礼和何竹青开口,就主动掏出几万块钱。

“借。算我们借你的。”石学礼说。

“是是是,算我们借你的。”何竹青说。

“借个屁!”邓光辉说,“石晓晴不是我的干女儿吗?我给自己的干女儿出学费,关你们什么事?”

研究院的人都说,人是说不好的,谁知道在研究院不得志的邓大炮到了花垣能峰回路转如鱼得水呢。

还是何竹青说的对,这就是命。否则,纵然有同学在粤港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当校长,如果没有“邓爸爸”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石晓晴也不可能初中毕业后直接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