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准备进发
作者:月中禾      更新:2019-07-29 15:35      字数:2335

李铁枪见陆成江或是因为饮酒微醉或是因为过于关心鲁雨田安危,显得有些心神迷乱,劝他说道:“陆老弟,咱们还是先随薛掌教上山详议,其中是非曲直自然就明白了,在这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陆成江经李铁枪一劝,也自知说话有些急躁,略有愧色道:“李帮主说的是。”

薛汝积见机说道:“那各位就请随贫道上山再叙。”

说完薛汝积作势邀请,却看了净凡一眼,心中道:“少林僧人与上清道士都是出家人,本不必见外,也不犯忌讳冲突,若在平时,这几十名僧人一同上去也是可以的,不过近日忠义帮群雄都野居山林,餐风露宿,我若让这些僧人全都住在观中不免显得厚此薄彼。”

净尘虽然讷于言辞,但心思机敏,见薛汝积望向自己,面有薄薄难色,当下便明白他的为难之处,道:“贫僧出少林寺前方丈师兄便有吩咐,说这几十名武僧到了万宁宫后便交由薛掌教率领指挥,并交代万万不能搅扰万宁宫清幽,这些僧人全都进到观中主客都有不便,不如……不如……”

净尘连说了两句“不如”却说不下去了。

李铁枪见净尘一边说话一边左右观察便明其意,朗声对忠义帮群雄道:“大家听着,所有忠义帮弟兄一律移至山门右边的树林里,往后再退一百丈,将左边的树林留给众位少林大师,将腾挪的原地仔仔细细打扫干净,不许留下一点酒渍一根肉骨头,后几日凡是刮上山风、左边风时,都不许喝酒吃肉,违令者严惩不贷。”

忠义帮群雄轰然应允,干脆利索地依言执行帮主的命令。

只一盏茶的功夫,一群平日粗鲁的汉子便将山门左边一大片树林收拾得干干净净,较之平时还要再整洁几分,就连一片落叶也看不见。

薛汝积心中既赞李铁枪为人处事外粗内细、巧拙合宜,也赞这一帮不拘小节的汉子雷厉风行、可爱之极。

净凡明白李铁枪命令众人刮上山风及左边风时不得喝酒吃肉,是怕随风裹挟而来的荤腥气味传到万宁宫中及少林僧人休息的树林里,当真心细如发,心中佩服得紧,对他道:“多谢李帮主解围。”

薛汝积也道:“多谢李帮主。”

李铁枪客套了几句,随后大家说说笑笑地一起上山,来到云堂依次落座。

薛汝积首先说道:“这次请几位来的目的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咱们仔细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李铁枪道:“这件事是薛掌教召集,自然由你来主事。”

薛汝积刚要推辞,净凡也道:“贫僧此次来到茅山之前,方丈师兄也有安排,少林寺自贫僧以下都归薛掌教指挥,咱们人数众多,必须要有一位带头的才行。薛掌教武功高超,处事得当,自然十分适宜做个首领。”

薛汝积自忖道:“这件事其实是因归友丘贤侄所起,不过是我应承后将大家聚合在一起的,若是过于推脱反而显得我有意推卸责任。”沉吟片刻后才又道:“那贫道也就不推辞了,不过还须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

李铁枪道:“这个自然。此事宜早不宜迟,咱们今日一过,明日就出发。”

薛汝积道:“不错。咱们人轻马快,也不需要多准备什么东西,只带些干粮和兵刃就可以了,眼下长江及鄱阳湖浮冰也化得差不多了,咱们走水路只消不到半个月就能到水云之乡。”

李铁枪与净凡均都称是,薛汝积见大家没有异议又道:“这次行动虽然由贫道协调,但宜当仍然兵分三路,同时出发之后,到了水云之乡则各自为营,否则几百人都集中在一起也不好。

贫道就率领本部人马,约有各代弟子不到一百人,归友丘随贫道这一队。李帮主和净凡大师也是将各自带来的英雄分头指挥,陆先生跟着李帮主一行,其余事宜咱们到了水云之乡再随机应变。”

李铁枪道:“咱们这一行加起来少说也三四百人,哪里有这么多船只?”

薛汝积道:“此事贫道都已经想过了,咱们明日一早出发,到下午便能至建康府,建康府西邻长江处有一座码头,咱们在那里租用一些小船,每船可乘十数人到二十人不等,这样算来二三十条小船也就够用了。贫道的弟子都是南方人,惯于划船,每只小船上安置两三人,等到达水云之乡后再各归建制。”

李铁枪道:“如此可行。不过咱们二三十条船浩浩荡荡游弋在鄱阳湖上,恐怕会打草惊蛇。不如两三条船为一伍,每伍间隔两三里,都将兵刃藏好,悄悄接近水云之乡。”

薛汝积与净凡都点头同意,李铁枪忽而转头问净凡道:“一年多前净尘大师曾经请大师你去往山东灵岩寺找净相大师查察义端的来历行踪,不知道结果怎样?”

净凡道:“此时贫僧早已禀告给了方丈师兄,数月前薛掌教曾因别的事上了一趟少林寺,方丈师兄也转告给薛掌教了,只因此事没有什么眉目,因而未敢专程通知李帮主。”

薛汝积点头道:“不错,不过还是请大师给李帮主说上一遍。”

净凡道:“贫僧到了灵岩寺之后方才知道净相师兄已经在一年多前就因年迈圆寂了,因而不得与净相师兄面晤。

贫僧只好向其他比丘讨问,都说净凡大师确实有一位叫作义端的弟子,众比丘对义端颇为称道,都说他悟性出众,持戒甚严,尤其是于学武一道更加勤奋,在跟随净凡师兄的几年里习武孜孜不辍,后来以帮助辛弃疾居士的义军为由下了山。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贫僧所知亦仅限于此。义端自离寺后也再没有回去过,就是他的恩师,也就是贫僧的师兄净凡圆寂之时也没有回去,不过出家人不以死生为念,灵岩寺众比丘也不觉奇怪。”

李铁枪惊奇道:“何以净凡大师圆寂少林寺都不知情?”

净尘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肃穆道:“净相师兄乃是我辈得道高僧,早已不再沉沦八苦之中,净相师兄在少林寺时曾说‘世间万物莫有不死,草木畜生种种,朝荣夕灭,春生秋杀,虽有迟速早晚,都归黄土,又何必执念固命?’因此上师兄临终之前告诫灵岩寺座下比丘以及长老,他圆寂之后不必惊动少林寺,是以贫僧去灵岩寺之后方才得知这条讯息。”

薛汝积与李铁枪等人听了都慨叹不已,除了惋惜净相大师圆寂之外,对义端一事也更加心事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