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天宇星      更新:2019-07-29 12:16      字数:3662

自从盛宣怀败走江南,李鸿章便深藏报复之心,只等待时机到来。吴廉一到任,他便派人秘密监视,因而早就察觉到吴廉等人的阴谋,他却佯装不知,单等到那帮家伙犯下弥天大罪的那天,再一举重创李鸿藻的党羽(李鸿藻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治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擢侍讲,深受西太后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四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会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礼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以病乞假,旋即卒于家中,年七十八岁。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曹钟贤的事件,其实时机己近成熟,但老谋深算的李鸿章深知西太后厌恶党同伐异之徒,不可主动出击,于是继续静观事态变化。不多日,盛宣怀从上海来电,告知陈洪福打算为主人申冤的事。李鸿章马上意识到,这个陈洪福正是替自己打杀对手的最佳人选,立即命周子坤做好相应安排,而他则赶往威海,视察北洋水师去了。随后的事态发展全在李鸿章的预料之中。很快,待慈禧召他进京,将整个案子交他全权负责时,李鸿章一力推诿不肯接手。慈禧厉声道:“两淮及两江盐运本就在你的治下,你己有失察之过。彻查此案,你责无旁贷。”李鸿章这才勉强领旨。

听说陈洪福在真素园告御状,徐九后悔不迭,之前虞洽卿、金廷荪、千手将、张阿虎等人都曾提醒他要留意此人,但他总觉得曹钟贤这个老帅都被拿下了,那么个小卒子能掀起多大风浪。如今小卒子过了河成为他的致命大患,可再想清除为时己晚,因陈洪福被带到京城,由刑部派专人看守。与此同时,吴廉己被监管了起来,自己和曹世襄的行动也受到了官府的限制。徐九一面叮嘱虞洽卿等人严守秘密,并尽快销毁所有罪证,一面暗中做好出逃的准备。不久,曹世襄又遣心腹向他密报,说李鸿章就要奉懿旨回沪查案了。徐九急忙传唤虞洽卿商议,手下却回禀道:“虞洽卿昨晚失踪了。徐九暗骂: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大难还没临头呢,自己就先开溜了。虞洽卿的确想提前逃跑,故先将家人悄悄迁到乡间暂住。安置停当后,他连夜赶往城里,路上被四名暗探擒住,径直押往了总督衙门。他估计官府尚未掌握足以治他的证据,便咬紧牙关,死活也不招供。周子坤知道吴廉和他的后台定会调动一切关系来阻挠办案,徐九、曹世襄等人也都成了惊弓之鸟,随时可能潜逃,查案必须速战速决。如今急需掌握的就是能真正置对手于死地的铁证。陈洪福在告御状之前,曾交给匡正邦一个纸条,上面提示了追查罪证的思路。但周子坤对这种“锦囊妙计”不以为然。他将目标锁定在替曹、徐二人管理账目的两个管家身上。夏矩一直缩在曹府里不露头,于是就秘密捉拿了虞洽卿。不想那家伙是个江湖,铁嘴钢牙软硬不吃。周子坤焦虑万分,担心夜长梦多横生变故,这才想起陈洪福给他的那张纸条,打开纸条,见上面只有六个字:“带王鼎,找杜月生”。小东门牛排s胡同里的得意居,名字挺噱人,不过是一个一明两暗的小酒馆。杜月生最爱吃这儿的“牛鞭三绝”和“素烧四宝”,也喜欢这儿的清静。平日没事,从北郊溜达进老城,向左一拐就到了。掌柜的一见,便请他到里间的小屋,温一壶高粱酒,摆四个压桌碟,再端上自家那两道招牌菜。杜月生一人在此连吃带喝,好不自在。近些日子他来得意居愈悔频繁,酒也由一壶变成了三壶。在徐九的四大金刚中,那三个都有家小,唯有杜月生尚光棍一人。他是江苏川沙人,自幼父母双亡,生长在庙里,由于庙宇毁于兵火,只得还俗,到处流浪,以打把式卖艺为生;14岁,便飘荡到上海滩.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店做学徒。没几天,偷钱去赌博,他就被老板赶了出来,没了工作,衣食无着,他就在街上打流。一天,就在杜月生在大街上饿得慌,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他碰到了曾和他在一起当学徒的千手将。“月生,你在这干什么?”千手将也发现了他,就在杜月生想躲开的时候,叫住了他。“我,我没做,闷的慌。”杜月生立住脚,如实地说。看到杜月生的这副样子,千手将知道杜月生在街上打流,也没多问,就带他来到了一家浙江人开的面馆,点了两碗面条,一人一碗,吃了起来。原来,千手将师满后,在十六铺一带与他人合伙开了一家赌场和“茂源盛”水果店。

吃完面条后,看在师兄、师弟的情分上,他让杜月生到他的店里当了店员。杜月生刚进“茂源盛”时,鉴于在茂源盛敲掉饭碗的教训,一心一意地帮助千手将做生意,按月领取一份薪水,逢年过节还有红利可分。但这种安分守己的日子,并不合杜月生的心意。又干了不到半年,一天,他向师兄提出自己想立个把摊儿,干自己的买卖。千手将见他如此,也没有说什么,将一些卖不掉的烂水果送给他,并给了一点本钱,杜月生便在十六铺码头旁边挤了一角,摆了个水果摊。晚上,无处落脚,他就同一些叫花子睡在小客栈的鸽子笼里,有时也混在大街桥下过一夜。杜月生穷归穷,但有一副侠

义心肠,在穷兄弟堆里颇有点儿名气。他身边有几文钱时喜欢布施给这伙“瘪三”,当自己没吃时也不客气地敲敲瘪三们的竹杠。这些叫花子瘪三们送给杜月生一个绰号“莱阳梨”。由于杜月生有一手上好的削水果皮的手法,加上善于精打细算,从不把烂掉的水果扔掉,而是削了皮去卖,切块贱卖或用糖脑渍起来,故被同行戏称“水果月生”。杜月生是小本经营,在这光怪陆离、诡谲欺诈的复杂环境中,既没有请客置酒的本钱,又缺乏实力派人物做靠山,谈何容易?所以总不能发达。每每看到财佬们各个洋车进洋马出,西装革履,不但有财有势,而且妻妾成群,他不禁牙根恨恨,心中痒痒,白

日里做梦都想过过那种天堂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这样晃了一年多仍是个潦倒落魄的穷光蛋。这一天在十六铺附近撂地时,杜月生与另一伙混混儿们发生争斗,被徐九发现。徐九欣赏他那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将他收在身边为心腹。由此杜月生对徐九感恩戴德,决心一报。徐九见他练的是童子功,不近女色,便把他安排在醉春宵。杜月生本不喜欢泡在脂粉堆里,但为了九爷,就硬着头皮干了下去。后来杜月生发现在妓院做事也有好处,就是较少沾惹黑道上的是非。徐九贩卖私盐的营生,他是既不过问也不参与。在外闯荡多年,杜月生很讲江湖道义,对徐九及手下多有不满,特别是近一年

几乎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想背弃九爷,心想,也只好这么稀里糊涂地混吧,混一时说一时。陈洪福告御状后,杜月生更感到徐九的大势将尽,心情灰暗,每日里是以酒浇愁。

这天中午,杜月生正在自斟自饮,酒馆掌柜带进来俩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后面是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杜月生一眼认出那小伙儿正是王鼎,心中便大致猜出了对方的来意。王鼎冲杜月生抱拳施礼,第一次恭敬地称他声“虎爷”,又向杜月生引荐自己身后的匡正邦。杜月生起身还礼后,冷冷地道:“二人不是来抓我的吧?”匡正邦道:“虎爷多虑了,匡某久闻大名,想跟你交个朋友。”杜月生一笑:“哈哈!您可真会开玩笑。堂堂会办大人能和我一个看妓院的混混儿交朋友?您要是来当说客,劝我反叛九爷,那就免谈。恕在下有事,先告辞了。”王鼎抢步上前拦住杜月生:“虎爷慢走。匡大人做什么俺不管,俺此来就想借这个机会,敬虎爷您三杯酒。”杜月生冷冷地道:“敬酒?无缘无故的酒,我杜某人可不喝。”“我这三杯酒可都有说道。”王鼎按照陈洪福教他的话,尽量有条不紊地讲:“这第一杯酒,谢虎爷当年在丹凤轩放俺一条生路。那天俺就躲在后院的房顶上,是虎爷不想把事做绝,没搜房顶,俺才逃过一劫。从那起,俺们就佩服您是讲道义的江湖好汉。”杜月生觉得这王鼎确是有心之人,便点点头:“照这么说,这杯酒我可以喝。”掌柜赶紧添上一酒杯,把两只杯子全都满上。王、杜二人举杯一饮而尽。王鼎再道:“这第二杯酒,谢虎爷一诺千金,放了俺妹妹。”杜月生犹豫了一下:“嗯,这杯也可以喝。”二人又对饮一杯。王鼎接着道:“这第三杯酒,我替四弟洪福敬您。他那天唐突地去赎蛾子,如果不上虎爷仁义,他肯定出不了醉春宵那个门。为此他不止一次地讲,虎爷虽在徐九身边,却绝不是欺压良善为非作歹之人,他可惜您是明--”王鼎憋了半天也想不起那个词。匡正邦一旁忙道:“是啊,匡某也实在为虎爷惋惜,像你这

样本领出众又大仁大义的好汉,怎么就明珠暗投了呢?”

“对,就这词。”王鼎叫道。杜月生忍不住笑了:“感激二位对我的夸赞,你们就是说出花来,我也不会背叛九爷。九爷对我有知遇之恩,做人不能没良心,不能不讲情义。”匡正邦闻罢,语调郑重地对杜月生道:“虎爷此言差矣。那徐九当初是给你一个饭碗,但他将你这须眉豪杰丢在青楼妓院,难道也算知遇之恩?而且你这些年对他忠心耿耿,为他出生入死,也还了他那份人情了。再者,如今你离开他,表面上是有违兄弟义气,但却维护了王法,也维护了江湖大义。大义可以灭亲,何况是徐九这种不仁不义的卑劣之徒。黑白曲直,我想虎爷你这么一个明白之人,不会想不通吧?”杜月生沉吟良久,猛地端起酒杯道:“他娘的,这第三杯酒,俺也喝了。”王鼎忙举起酒杯,对杜月生大声道:“虎爷,好样的。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