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心理学秘籍:中道论,释迦牟尼开悟佛法,冲破两边极端的痛苦深渊
作者:青灯禅      更新:2019-07-26 21:49      字数:1292

【简短篇系列二】

事事俱透无益,留点念想,自行斟酌。

一直以来,从未间断寻找心中的大统思想,在虚实之间,也曾怀疑世间甚至宇宙根本没有虚空现象,但从个人对意识以及周围不同人事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人间悲苦与虚空的一面渐而被熟知,发现苦痛根源来于人并不了解自身的精神极端需求,以为真实即是事实,不存在另一面因素,可意识偏偏不吃这一套,同样质疑某些不真实的事另有玄机,于是陷入无明焦灼情绪,堕入两边极端,竟无察觉。

换种说法,不少人不仅怀疑事物的真实可靠性,也在虚幻的事物中寻找真实的可能。也许理智会告诉你,对就是真实的,却也不由心生疑惑,为何相信它如此牵强?而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事情,甚至是错,竟充满期待,认为它们极有可能出现转机。

对我而言,它们都真实存在,人的意识体系虽为虚拟系统,但通过意识本身观察测量,可无中生有,创造万物。念头它是虚的没错,却不能由此证明它不真实,它和万事万物规律一样,普遍存在两面性,真实与虚幻都在其中,正如过去的人事,水中的倒影,一切如是,却也一如曾经。

若问现实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多数人认同物质财富,它能保你生活无忧,过上体面的日子,然,为物质生活奔波的人们,看似往上爬,实则虚的一面也随之浮现,为它迷离,情感被埋,假相丛生,求不得、放不下,受困于身外之苦,当财富散去,又不免作叹人情淡薄。

而一味追求精神财富,忽视物质生活,美好生活也好不到哪里。

笔者了然,两者极端皆不可取。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不饮不食,一日倒在河边,听闻一老一小讲起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发不出悦耳声,忽地顿悟,极端苦行与过于行乐,绝非解脱根本,择中而行,不堕极端才是开悟的关键。

若不是经过一番苦行,释迦牟尼便无法得知中道真义,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大部分人因执着落入两边极端,难辨实相而心生烦恼,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之法的道上,正是见证了自身的极端修行,从而悟得中道的真正力量。

依笔者看来,苦乐并存,各占几分,恰到好处,是为中道。它亦可以是不沾两边,不依不着独立而生,又或是集中正念一边,远离颠倒梦想,它是仅有能证得无量自在的不二法门。

可以预见的事,当构不成一体的两面,说明事物的一面已走向极端,其中一面只要达到了九分以上,另一面几乎接近“死亡”,人的情绪变化也是如此。

好比一个人完全动了邪念,那正念近乎消亡殆尽,失去了整体意义,也就违背了事物规律,终将酿成苦果。

本以为只有量子纠缠的变化,原来事物真相竟藏有守中变数,它是唯一能冲破走向两边极端的痛苦深渊,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