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章、心理学秘籍:人生意义的答案很简单,许多人却误解做不到
作者:青灯禅      更新:2019-07-26 21:49      字数:1533

又名:人生意义的答案很简单,“一点论”即可破解

数日未写文章,并非无素材可写,如果内容与其他创作者大同小异,或造口水文,一无创作精神,二无象征意义,不是我写作初衷。在这种情况下,不写与写,没什么不同。

之所以谈到写作,是因为许多做事的道理和它相似,每个人都有爱好,能把喜欢的事做好,无形当中即是获得了满足感。然而,事分好坏,满足感也是如此,有些喜欢做的事不合现实,纵然一时得到满足感,结果麻烦不少,甚至招灾引难。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不良嗜好有赌、见色起意、痴迷游戏等等,贪色好赌大家都好理解,对于痴迷游戏不少人觉得没什么影响,据笔者了解,玩游戏到一定程度,重者猝死,轻者昏迷。

笔者就认识这么一个人,上下班都在打游戏,经过一段时日,食量大减,双眼凹陷,每次打输不甘心便重头来过,越输越起劲,自言自语,完全没顾及旁人与他谈话,一日,打游戏竟昏睡过去,直到住院多天才醒。

不论是何爱好,能区分好坏即可,至于写作,虽未在不良嗜好范围内,但若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精神内涵,即便名声大噪,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感。为迎合大众潮流而写,为功利昧着良心而写,一无德,二无思想境界,精神财富欠缺,何来满足感?

大家所熟知的咪蒙就是一例,凭着三观不正的写作路数,吸粉千万,商务合作甚多,获得不菲收入,笔者大致看过她的几篇文章,说实在的,真看不下去,既无深度,又无内涵,除了引爆怨气与粗暴,再无其他,咪蒙是得到了物质财富,但精神财富几乎为零。因为她的文章功利主义明确,自身又不加以引导众人往正面发展,于步入正轨的社会所不容,咪蒙遭全网封杀合乎情理,一点都不意外,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众人情绪不是很稳,充分暴露了国人的心理学教育严重不足。

话说回来,咪蒙对写作具备扎实的功底,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在写作中满腹牢骚,点燃众人负面情绪,对影响社会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她个人而言,取得物质上的满足感总归有限,并不属于解放思想的那种满足感,要知道,内在的满足感才能持久!

不光是写作,我们在寻找人生价值的时候,一味把物质财富当成满足感,不仅容易迷失方向,实质上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唯有与精神财富相互融合,才是相对完美的人生。

就在最近,笔者所识几位长辈,先后过世,均未熬过除夕,才知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脑子不禁冒出一个问号:人去不带一物,大多死者渐被遗忘,而活着的人辛苦活着,难道仅仅只为了金钱和权势、自尊?这一切背后,既有生存因素,亦有精神层面的问题。

行色匆匆的人们,似乎被一股无形压力所笼罩,莫名烦躁,一时之间却说不清原由,笔者倒是有个全新的论证,不管经历了什么,人最终还不是图个精神舒坦吗?

如果你家产万贯,烦恼却依然如故,说明金钱并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那就该寻找物质之外的事令你舒心;若穷令你不快,那该多挣点钱才能稳住快乐;倘若你一直活在他人眼中让自己不爽,放下即可得乐。当你能耐大时,为众人贡献一份力量,将得到大爱。

简言之,大爱有大爱的意义,小爱有小爱的幸福,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不能失去道德感,否则后果终将使你痛苦。

笔者把这心理学观点称为“一点论”,虽说只有一点,却涵盖了变数。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