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生活佛学专刊
作者:真情歌手      更新:2019-07-24 08:06      字数:1897

在应聘上的人员中,有一位张世奇的古典文学博士,跟师家轩年纪不相上下,还是燕京大学的教师,跟师家轩算是老乡,他是尧都人。在开了编辑教材过会议之后,他俩很快就相识了,然后张老师就跟他建议说,你跟你们的几位师傅说说,能不能再搞一个高层级的研究会之类的机构,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燕京城里的著名文化人都拢到一块,那样才能干成大事呢。一是这样的话,对国内分部影响就大了许多了,那些高人自会宣传你们的主张和功德的,你晓得他们周围都是些什么人物吧,厉害多了。二是有了机构,就可以办一份一流的世界性大大刊物,开始初期,先按季度出版,汉、英、德、法、俄等几种版本同时印行,前期送出一万册,在这几期刊中写上征订办法和征稿启事。哎,这就都来了。选个高人,写上一篇发刊词,多语种首发,用不了几个月,全球就都红了。这个时代做其他文化产业难办,信仰类的却好办。为啥呢,因为许多人想要通过这些事件提升自己的品级,跟高人取得联系等等,用途是极其广泛的。一定陪不了钱,还能赚点呢。

师家轩想了一下,就写了一份详实的报告,递交给了师母方诗琪。不想,他当天就拍板,做,这样的好事,还是我徒弟想出来的,不做干嘛,积德行善的善举呀。说完,他就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当天就形成了决议,由师家轩和个张世奇主办,聘请编辑,聘请写发刊词的著名人物。用了二十多天,创刊号的清样儿就摆在了国内分部诸位领导的面前。

还是你的徒弟厉害啊,这办好了,可是一件很大的善美之事啊。无尘师傅看着这本国际版本的全新杂志清样,跟方师太这样说。过了一会儿,蒋青山,东方晓等几位师傅都聚集在方师太办公室,赞美起由师家轩和张博士主持的这本佛学杂志了。方师太极为高兴地看着她的这几位部下,很是认真地说,这可是开了一个好头儿呀,我要借着这个机会,大干一场了,大家注意了,真不是经常有免费的讲座吗,我就搞成三四份不同内容的佛学刊物,用半年时间,先在国内打开一个两性发展的局面,再用一年的功夫做到全球最高档次的层级的信仰类刊物。就按张博士讲的办,直接印行五、六种文本,先赠送半年左右,发些好文章,还有国家关于宗教信仰的方针政策一类的评介文章,一边是宣传中国的对外开放业绩和方针政策,一边是给国人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这就是我们最该做的事,也是国内分部的首要任务,佛学助推国家的发展助益于人民的安居乐业。

这本清样中,还附有一份副刊名单,正刊名为《人生佛学年鉴》第一辑(四本),分别为理论版,青山年版,《人类信仰探索》(理论研究版、文化生活版)

经过一周的讨论,最后正刊定名为《人间佛学》季刊,两种版本,正刊属于严肃的理论刊物,国际刊号180个页面。副刊158个页面,分为上半月、下半月两册,分别被命名为《青年佛学》、《中老年佛学,》属于老百姓阅读的感悟类、体会类文章,属于人间佛学故事性、哲理性类通俗刊物,突出解答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疑难和迷惑,平衡心态,为百姓树立面对困苦和迷惑的勇气,给予世人以崇高感以及信念的力量以及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指导。后者由师家兄弟俩具体负责,前者的执行副主编就是张博士。又经过一个月的组稿和编辑,首期刊物终于面世了。

前者多为知识界人士阅读或投稿,到了2013年订阅数也不少,大概有十万册多点吧。

最热闹的还是后两册,《青年佛学》以解答青年人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和疑惑为主,间或发表一些普及性理论文章,普及佛学基本知识。发行量特别大,才散发了三期,到了订阅时,一下子就订出了五十多万册,但价格却不算贵,每册才四块钱。《中老年佛学》也是热闹非凡的,订阅数量,半年间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册之多。稍微深了点,但大多是探讨人生意义和终极性价值一类根本问题。为了让读者更多的参与,还为增加发行量,该刊设立了两个问题栏目,每期都回答几个棘手而实际的问题。这一下子又赢得了不少新的读者,过了一个季度,又增加了三十万的订阅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年轻人,推动佛学活动的开展,师家轩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佛学常识竞赛,二百道题,分了三个等级,奖励分为三类,既有物质的奖励,也有精神的鼓励。精神奖励为:一等奖可免费参加全国性佛学讲座三次,得到佛学基本知识读本五册,佛学大辞典一册,佛学与人生系列丛书一套。物质奖励为一等奖,“信仰双周游”欧洲十国游,价值约为三万元,二等奖为东南亚佛学游十日,价值相当于一万五千元,三等奖为“佛学与人生”七日游,价值为五千元。

这个活动一下就把刊物搞活了,也火了。参与者甚众。但由于获奖人数有限,三个等级一共由九十人获得,资金投入也不会太多。但鼓励奖就多了,一千个获奖者也将获得三百余元的图书,还有一年的免费赠送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