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陆炳的小心
作者:冰风皇帝      更新:2019-07-23 08:08      字数:3391

大明京师,最近这段时间着实是热闹得很,市井百姓很是热衷于东南那场剿倭大胜。

胡宗宪给戚继光报捷的奏折早几日已经进了京城,对于没什么秘密可言的京师官场来说,这场大胜的过程没两天功夫,便连细节都已经透露出去了。

对于一些明眼人来说,这差不多就是朝廷官方放出来的消息,也算是在激励民心,毕竟最近几年倭寇闹得太凶,官军剿倭居然是败多胜少,弄得朝廷颇有些灰头土脸的样子。

京师外城的城墙上面,赵文华看着手下几个小吏一溜地拍马屁,脸上神情依然不怎么好看,胡宗宪在浙江打了偌大的胜仗,他这个举荐胡宗宪出任直浙总督的伯乐自然也是名声大振。

不过让赵文华愤怒的是,昨日朝廷里在谈论该派谁去浙江巡视慰军的人选时,居然隐隐把他给排斥在外,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无法容忍的事情,胡宗宪是他举荐的,而且和他关系密切,如今胡宗宪剿倭大胜,在奏折里也是提到了自己的名字,如今严世蕃那个死独眼龙居然想把他撇在外面。

“够了,这些废话就不用说了,好好做事。”

赵文华打断了手下属官们的马屁,他现在是工部尚书,这是个很容易捞钱的职位,尤其是现在他负责修筑正阳门,这里面的油水大得很,放在以往,以他贪婪的性格,只怕是会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如何从中捞取好处上面,不过现在么他却没了那个心思。

……

锦衣卫北镇抚司里,倒是一派欢天喜地的景象,胡宗宪的请功奏折里,也很是凸显了一番锦衣卫的功劳,虽说这功劳和自己没关系,但是对如今上下一心的锦衣卫来说,仍旧算是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摆设显得有些简单的书房里,陆炳正在临摹字帖,最近几日他的心情十分不错,陆停五日前就抵达了京师,而他带来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都让他十分欢喜。

首先便是自己那个已经算得上是大姑娘的幼妹了,一直以来,陆炳都很头疼这个小妹的婚事,对他来说,这个最得母亲喜欢的小妹也是最得他疼爱的。

陆家在陆炳手上,已经是当世的一等豪门,当初自己这小妹还在京师年纪尚幼的时候,便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想要和他结亲,不过都被他给挡了回去,陆家如今已经无需再和那些勋贵豪门结亲来提升家世。

陆炳如今还是壮年,他有信心,只要自己活着一日,陆家便是倒不了的豪门,所以他对于母亲默许小妹可以对自己的婚事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过如今看起来自己这个小妹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那个叫林河的年轻人不简单啊!

虽然还没有见过林河,但是陆炳从陆停口中已经知道了林河前段时日在平湖的种种所作所为,即便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个被陆停称为谪仙降世的少年也是足够让人惊艳的。

陆停是陆炳的心腹,也是在陆家从小随他长大的,这么多年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看到陆停对一个少年人这般推崇,甚至言语间隐隐认为这个少年能和自己年少时相提并论。

“真是让人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见这个少年郎啊!”

除了陆停,自己母亲居然直接就定下了这桩婚事,更是让陆炳对林河越发好奇,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陆炳再清楚不过,母亲看着慈眉善目,可早年却是不折不扣的英雌,他年幼时父亲忙于公务,全都是母亲教他养他。

自家母亲的眼力有多毒辣,陆炳最是明白不过,自己如今和皇上交情莫逆,也是有着母亲的提点在内,目光移到案首那本《嘉靖正音》,便是陆炳见惯了大风大浪,心里也不由一阵火热。

自古以来,哪个帝王不好大喜功,便是当今皇上,虽然躲在西苑里修道,看似不问政事,但实际上却仍旧牢牢掌控着这个天下的至高权柄,严党如日中天,那不过是皇上懒得被那些清流聒噪,才让严嵩这个老贼做大的。

虽然明面上陆炳和严嵩算是同盟,可他内心里却是对严嵩没什么好感,实在是严嵩这个人够狠毒,看着白发苍苍慈眉善目,当年更是能够做到当场下跪向比自己年纪还小上一圈的首辅夏严求饶,可一旦得势却让夏严满门死绝。

若非皇上需要严嵩柄国持政,不然陆炳是懒得理会严嵩和严党的,一直以来陆炳也都在盘算着,严嵩老迈,皇上迟早需要新的人选来当这个首辅,如今这内阁里面想要扳倒严嵩的人不少,可惜严嵩圣眷犹在,徐阶那几个人也只能继续隐忍当缩头乌龟。

那本《嘉靖正音》对于修道的皇上来说,也是一份难以拒绝的诱惑。

自祖龙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便是最值得称赞的千古功业,哪怕那些读书人骂祖龙是暴君,可是这功业却也无法抹杀得了,这悠悠千载以来,诸如李白这等惊才绝艳的诗仙尚且写出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诗来称赞祖龙。

陆炳算是当今皇上的奶兄弟,更是亲自从火场里救过皇帝,他最是清楚如今看似一心修道的皇帝当年年轻时也曾有过雄心壮志,想要澄清吏治励精图治,做一番比肩太祖成祖的伟业,不过可惜的是朝中尽是一群衣冠贼子。

这大明百年下来的官场陋习弊病又岂是轻易动得了的,陆炳很清楚大礼仪之争还有后来和那些文官拉锯般的争执,让皇帝彻底没了雄心壮志,这才有了严嵩登上首辅之位,把持国政,严党如日中天的现在。

即便如此,陆炳依然能肯定一旦自己手上这本《嘉靖正音》被皇帝看到之后,必然会备受重视,而自己那个已经板上钉钉的妹夫也一定会简在帝心。

有了此书,今后大明不分南北,都可以统一用官话教化百姓,这话同音乃是能和书同文车同轨相提并论的伟业!

自古以来,哪个大一统王朝不是在追求话同音,自先秦时起便有所谓的雅言,后来又有洛阳正音,可惜全都因为无有良法用来推广。

陆炳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除了京师官话,倒也精通好几处地方方言,正是如此他才知道这话同音的难度有多大,大明的官员里,有多少南方西北的官员因为一口方言难得重用,无法在京师立足。

换了普通人,只怕在拿到《嘉靖正音》这种意味着皇帝做到了“话同音”这种伟业的证明时,早就迫不及待地进宫献书去了,不过陆炳很清楚皇帝的脾性,所以他才在第一时间按捺住了这种冲动,而是让自己把诸般事情都想得彻底清楚了,才会进宫献书。

这几日时间,陆炳也是把整本《嘉靖正音》仔仔细细地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他手上乃是有着两个版本的《嘉靖正音》,徐渭的那版《嘉靖正音》文辞典雅,看上去便让人觉得齿墨留香。

而相对的,林河的那卷原稿,就显得语言直白,甚至称得上粗鄙浅陋,不过陆炳心中极为清楚,若是真的将《嘉靖正音》刊行天下,那必然是林河的原稿更能胜任教化的作用。

陆炳知道皇帝的喜好,皇帝喜欢青词,喜欢辞藻华丽,不过同时皇帝又是个极为务实的人,这《嘉靖正音》事关天下百姓万民话同音的伟业,想必皇帝也是会更加看中自家那位妹夫的手稿,不过这让陆炳有些不舒服的是,这《嘉靖正音》上终究是叫徐渭占了天大的便宜。

陆炳不是没有动过把徐渭那版文雅的《嘉靖正音》给压下来,可是陆停来的时候,曾经把林河的顾虑全都一一告诉了他,他很是清楚林河的想法绝非多余,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就是有那么无耻,若是不能叫他们分润功劳,又或是没有徐渭那足可登大雅之堂的版本,他们多半会对自己那妹夫大道至简的白话版《嘉靖正音》嗤之以鼻。

“罢了罢了,就便宜那东南狂生一回。”

自言自语间,陆炳做出了决断,他知道自己差不多该把这《嘉靖正音》送进宫里去了,关于自己那个妹夫的事情也该和皇帝交下底,尤其是自己那个妹夫和陆停交代的那个江南织造局的庞大计划。

如果说《嘉靖正音》可以让陆炳把林河放到和杨慎那等级别的才子的位置上,但那江南织造局的构想就足以让感到惊骇了,如果这江南织造局日后果真能垄断整个江南的生丝布匹的产业,向皇室内孥上缴税银数百万两乃是千万两,那就是足以让皇帝不惜一切代价去支持这个计划。

陆炳一开始听到陆停的禀告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这个妹夫是得了失心疯,才有这种不切实际的狂妄臆想,可是当他看完陆停贴身藏着的那些环环相扣的计划书后,却不得不承认如果林河没有骗他的话,只要那种织布机存在的话,说不准确实能够做到他所说的一切。

作为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如果林河能把那种织布机的图纸一起画给他,甚至已经有了实物,陆炳才会觉得心里踏实,不然的话他绝不会轻动。

想到陆停带给自己的话语里,那位妹夫在江南织造局的计划上把决定权交给了他,他很清楚自己的决定无非是加快这个计划的速度,在林河的计划书里从嘉兴府开始最后一步步如何建立江南织造局,全都是有迹可循,但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保住江南织造局的利益以防止那些贪婪如同野狗似的文官集团的撕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