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调兵
作者:湘中木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60

今天是五月初一日,离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只剩下短短的五天时间。

这天一早,我们就出了南阳城,继续沿着官道南下。

一路的快马加鞭,直接奔袭百十里地,大概下午4点钟的样子,来到一座山下。

我站在山下,抬头往山顶望去,见此山不高,也就百十米的样子,但是山上树木葱葱,山腰处围绕着一团雾气,山中隐隐还有流水之声传出。更加奇妙的是,山腰虽有雾气,但却能够看清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面矗立着一座寺庙,这个寺庙看上去也是十分宏伟。

我:龙兄,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山顶是什么庙宇?

王龙:这个不太清楚,得问当地的百姓才知道。

我四下一望,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农夫在田里干活,心想:问这几位老乡肯定知道。

我:狗娃,你过去问下那几位老乡,看这是什么山?山上是什么庙?

狗娃:好的,大哥。

狗娃翻身下马,往田间走去。

没过几分钟,狗娃走了回来。

狗娃:大哥,老乡说此山叫做玉泉山,山顶是关帝庙。

我:玉泉山,这不就是三国名将关羽舍身取义之地,我看此山甚有灵气,咱们上去拜拜。

王龙:如此最好。

我们翻身下马,把马拴在官道旁的树干上,徒步向山顶走去。

也就半个小时,我们就爬到了山顶。

我站在山顶四下一望,看见不远处有一座城池。

我:龙兄,前面到了哪座城池?

王龙:照着我们的速度走,前面应该到了山南东道地界,山南东道的北门户就是襄州,襄州往南五十里地就到了荆州。

我一听王龙的话,心想:襄州应该就是今天的襄阳城,这么说,算是进入了湖北地界,那么,离洞庭湖也就不远了,五天的时间肯定是够了。

我:前面即然是襄州,那就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樊城,当年关二爷在此水淹七军,独拒曹操,当真威武呀!

王龙:是的,关二爷武功盖世,忠义无双,咱们都进去给关帝爷上柱香。

我:这个是必须的。

我们走进关帝庙,看见里面的贡品摆了很多,想来香火应该很旺。

只见关二爷的塑像立于神龛上,左手提着青龙偃月刀,右手摸着下巴长须,面如赤枣,浓眉大眼,当真把关二爷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我们上香完毕,就走出关帝庙,直接往玉泉山山脚走去。

到了山脚,解开马绳,翻身上马,径直往襄州奔去。

没过多久,就进了襄州城。

我:龙兄,身上的银子都用完了,这下可怎么办?

王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找当地官府拿银子。

我:此计甚好,反正这些当官的,搜刮的都是民脂民膏。

我们直接找到襄州官府,拿了二百两银子,找了个客栈住下,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

今天是五月初二日,离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只剩四天时间。

这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

从襄州城的南门出来,沿着官道南下。由于襄州城离荆州城只有五十里地的样子,我们在中午时分就赶到了荆州城外,只见荆州城城楼高大,不愧是战争要地。

进了荆州城,看见城内商业繁华,人来人往,当真好不热闹。

我们来到一家酒楼吃饭。刚到酒楼门口,就有伙计来帮我们牵马。

我:伙计,喂些上等的草料。

伙计:几位爷放心,本店都是上等的草料。

我没等这个伙计把话说完,就走进了酒楼,因为,我懒得听这些废话。

一进酒楼,找了张靠近角落的桌子坐下。

一个伙计走了过来,说:几位爷,吃点什么?

我:你们这里最拿手的菜是什么?

伙计:本店的招牌菜是清蒸长江鱼。

我:好,来一份清蒸长江鱼,还有什么?

伙计:还有蒸腌肉。

我:好,来一份,素菜有什么?

伙计:有刚出山的竹笋,蘑菇。

我:一样来一份,再打一斤酒来。

伙计:好勒,几位爷稍等。

我:龙兄,咱们已经走到山南东道的荆州城,也没见一碗粥教的人再出现过,我这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

王龙:是有点奇怪,按道理说,一碗粥教在这些地方应该都有分舵,怎么没见他们有什么行动?

我:这是个问题,他们在暗,我们在明,现在的局势有些被动呀!

笨牛:大哥,怕什么,咱们马上就到洞庭湖,那个时候少林寺的无相大师一来,咱们还怕个鸟。

我:笨牛这话说的不错。

大伙一听笨牛这话,都乐呵呵的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伙计也把我们的酒菜都端了上来。

我:先不想这些,大伙先吃饭。

大伙都开始闷头吃饭。

饭刚吃到一半,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龙兄,山南东道驻兵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荆州城吧?

王龙:应该是的。

我:为了这次洞庭湖誓师大会能够顺利召开,咱们从荆州城调兵五千,用来保卫安全。

王龙:如此最好。

我:咱们赶紧吃饭,吃完饭就去找荆州节度使。

王龙,笨牛,狗娃:好。

大伙开始加速吃饭,吃完饭,结完账,走出酒楼,伙计帮我们把马牵了过来。

我们翻身上马,往荆州府衙走去。

没走多久,来到了荆州府衙。

我拿出皇上御赐的金牌,直接走进荆州府衙。但见府衙大堂里面聚集着一群人,像是太守大人正在办案。

我们停在府衙大堂外面的院子里,我让狗娃拿着金牌,进去把太守大人叫出来。

没过多久,太守大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说:下官荆州太守牛一生叩见江将军。

我:牛大人不要客气,江某前来只是想问你,荆州的军营在何处?统兵的节度使是谁?

牛一生:荆州军营主要在城南五里处的莲花山,统兵节度使是张威远将军。

我:多谢牛大人,打扰牛大人办案,江某实在抱歉。

牛一生:江将军客气了。

我:江某就不叨扰牛大人办案了,告辞。

牛一生:江将军,请。

我们对着牛一生施礼道别,走出荆州府衙,翻身上马,直接往城南莲花山奔去。

一路奔走十几分钟,就到了莲花山外,只见到处锦旗招展,不时还传出将士的呼喊声,当真十分威武壮观。

来到军营外,我直接亮出金牌,站岗的士兵跪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去通知张将军,就说江湖总巡察使江大志求见。

一个士兵说:是。

没过多久,张威远就到了军营门口。

我:参见张将军。

张威远:江将军,客气了,里面请。

我们跟着张威远走进了军营,来到中军大帐里面。

四下坐定。

我:江某这次来拜见张将军,是想让张将军调五千精兵给我,用于维护洞庭湖誓师大会的顺利召开。

张威远:江将军手握皇上御赐金牌,别说五千精兵,就是要整个荆州兵营,张某也得拱手相让呀!

我:张将军,不要说这种话,你们同朝为臣,都是为皇上办事,只要皇上需要,咱们就该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死路一条也要去走呀!

张威远:江将军说的极是,不知江将军这五千精兵现在就要吗?

我:现在就要,十万火急。

张威远:没问题,张某就把手下亲兵五千,调给江将军差遣。

我:多谢张将军,不知道张将军可有战船?江某想从水路去洞庭湖。

张威远:荆州地处长江之畔,战船肯定是有,江将军需要多少?

我:不知道张将军的战船一艘可以乘坐多少士兵?

张威远:战船有大小之分,小的可以乘坐百人,大的可以乘坐千人。

我:那就五艘乘坐千人的战船。

张威远:没有问题,江将军,请出帐,张某陪江将军前去点兵。

我:多谢张将军。

我们跟着张威远,走出中军大帐,来到点将台上。

走上点将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感觉,回想起上次登上点将台,已是快一年前的事,当真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一晃来到唐朝已快一年。

点将台下面的士兵敲响了战鼓,不一会儿,士兵慢慢的集合过来,我放眼一望,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场面十分的壮观。

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人数,应该不下十万雄兵。

张威远:众将士听令。

张威远这话一说完,下面就传来了“嘿嘿”的吼声,由于人数庞大,这个吼声当真响彻山谷,回声更是久久的在山谷回荡。

张威远将右手一举,下面的士兵停止了呼吼,整个军营瞬间变得一片寂静。

张威远:今天,本帅要调集五千士兵,前去助这位江将军剿灭一碗粥教,希望被调集的士兵能够听从江将军指挥,奋勇杀敌,一举剿灭一碗粥教。

张威远的话刚说完,下面又传来了响彻山谷的吼声。

张威远再次把右手一举,吼声立即停止。

张威远:偏将赵胜听令,命你带领本部五千兵马,前去助阵。

赵胜走出人群,跪地接旨,说:末将领命。

张威远对着我说:江将军,赵胜有勇有谋,定能助你完成大业。

我:多谢张将军。

张威远:战船都在江上,江将军可以直接前去,传达我的口令就可以取船。

我:这次真要多谢张将军鼎力相助,江某不胜感激,等剿灭一碗粥教,一定请张将军吃饭。

张威远:江将军如此盛情,张某就在此等着江将军凯旋。

我:多谢张将军,江某就先告辞了。

张威远:江将军,一路保重。

我们互相行礼,然后告别。

我们走出军营,赵胜带着五千精兵也已经出了军营。

赵胜走了过来,说:末将赵胜参见江将军。

我:赵将军,免礼,你带着五千军士直接去长江边,乘坐战船直接下行到洞庭湖。

赵胜:末将领命。

赵胜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向长江奔去。

我:龙兄,咱们去租个船,跟在大军后面,这回走水路下洞庭湖,也可欣赏下沿途的风景。

王龙:如此甚好,这样一来,咱们的安全就更有了保障。

我: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王龙,笨牛,狗娃:是。

我们跟在大军后面,向着长江进发。

此刻,我的心情很是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带兵打仗,而且,这一次对手也是十分强大,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