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圣驾临崇文馆
作者:刘玉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48

“闪开!”

一队队衣甲光鲜亮丽的禁军疾速行着,手中持着单刀长矛,立在街道两侧,将那些不知所以的百姓赶到街边,使得汴梁城罕见的出现空旷如野的街巷。开 心 文 学

街边,商贩熟练的收拾着物件却不离去,那些往来行人也停下了脚步,突然出现的大批禁军虽然打破了原有的节奏,但他们也不觉得恼怒,在京城生活多年,自是明白,这是有贵人要出行了,照眼下的架势,此行绝非是宰相或者王爷所能匹及,应该是宫中的某位贵人省亲,甚至是大宋官家出行。

低声窃窃私语着,这些寻常的百姓皆是面露欢喜之sè,宛如到了为数不多的节rì盛宴,双目中尽是火热的痴狂,望着街道的尽头,争相一睹为快。

许久,一队兵卒打马而过,朝着城外疾行而去,腰间的佩剑刻焰虎,镶金银,胯下坐骑着青铜甲,汴梁城的老人当即低声惊呼,“竟然是捧rì,这可是殿前司最为jīng锐的骑兵。” . .

心中生出一片骇然,继而又是莫名的激动,捧rì出现,那身后的銮驾不言而喻,必定是九,金sè的渡边三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光芒耀眼,心中又不觉得怨恨了几分。

赵光义的身后,赵元佐等几位皇子也是一身蛟龙华服,头戴着形式不一的管帽,显得极为庄重。

“小杨大人,官家宣你圣驾随行。”

一声尖锐的声音响起,候在百官之后的杨延昭忙移步上前,对着赵光义以及诸位皇子王爷行礼。

“无需多礼,这崇文馆建的不错,领朕与诸位爱卿走走吧。”

闻言,杨延昭自是领命,但也丝毫不敢逾越,随着赵光义的身后,众多皇子中,赵元佐、赵元僖对他微微颔首,而孩童心xìng的赵恒则是满是笑意的眨了眨眼。

进入崇文馆内,放眼望去,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金碧相辉,照耀人耳目,却是极为气派,又彰显着庄重圣洁之气。

脚下是一片绿意,虽已初秋,但青草仍旧清脆,更有雏菊墨竹相缀,那一池喷泉更是让人叫绝,拍手称好。

“杨大人,这水是怎么吐出来的?”

赵恒乌黑的小眼珠转动着,脸上满是惊奇之后,闻言,杨延昭化繁为简的将水如何从崇文馆前那湾河水中用水车抽出,再以暗藏的竹管通入到鱼龟身体中的作法讲了来。

“恩,不错”,赵光义眉宇间也是多了笑意,继而指着那草坪上的两丈长的靠背倾斜的木椅道,“这椅子怎番有些奇怪?”

杨延昭忙出声应道,“寒窗苦读终会觉得目眩胸闷,若是在这花草之间,靠着在木椅之上,或许,能心情愉悦不少。”

赵廷美笑着抖了抖宽大的袖口,“杨大人真是费心了,美景当前,这书读起来,必定是极为欢愉的。”

继续前行,却是看到了西侧的一座小楼,上面的字筋瘦骨存,见此,赵光义不禁笑了,“杨璟,你的字依旧瘦直挺拔,处处锋芒,这‘广厦间’可是你建来做士子歇息之处?应该是取自诗圣那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不错,不错。”

道了两句不错,转首向另一边,只见楼阁的两侧,环绕着弧形的红木梯,木梯的朝臣便开始寻找所题之字,而未抢到这机会的臣子则是满脸不快,想要发作,但想起这是由官家应允,国公宰相乃至王爷都题了字,哪里还敢多言。

三馆内装着众多jīng美的木架,每层上摆着从旧馆中调来的书卷,很是整齐的摆放着,书架上刻着秀气的小字,对应的写着经卷书名,每一间里立着数名灰袍内侍,这是暂时从内省借调过来整理书卷的宫中小太监。

赵光义在文昭馆的二楼内,随意的拿起一卷群书治要翻了几页,而尾随在后的赵廷美以及众多文臣也是拿起靠近的书卷翻了翻,武将则是睁着大眼随意的浏览着屋内情形,只有为数不多的带着文人气息人儒将取着书卷翻阅起来。

杨延昭立在书架前,看着这情形,心中暗笑,这次是嘚瑟一把了,怎么着也算是开了家皇家图书馆。

收回目光,身边的小太监似乎在哆嗦着,杨延昭不由得盯着望去,虽然此刻他低着头,但是似乎有些眼熟。

“小哥,你的帽子歪了。”

嘴上轻声说了一句,便伸手去扶着那小太监瘦弱的肩膀,借着整理帽子,将他头抬了起来,见到那张脸,杨延昭顿时呆住了。

那布满惊慌与担忧的绝美脸庞,他是异常的熟悉,竟然是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