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上元灯节
作者:竹头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8

刘平玉选官后给西平侯府带来了一些变化:刘顺鸣和刘平玉父子俩的应酬显著增多,府中不时有人来拜访,三姑六婆轮番找上门来替刘平玉提亲,姜氏一天到晚乐得合不拢嘴,连府中的下人走路头都高昂三分,自觉神气十足。

刘平飞表面看来没有变化,照常练武请安,出门会友,只是心中有些东西放下了,或许活得更轻松些。

正月十二rì朝会,景帝觉得文武大臣先是忙着弩箭之事,接着又是赈济雪灾,大家连新年都没过好,决定上元灯节热闹热闹,下旨在皇宫清福门前的广场扎个灯市,正zhōng yāng由皇家扎起灯楼,四周由文武大臣们扎彩棚,悬挂彩灯,届时景帝将与众同乐,评选出最美的灯。

看到下面站着的三儿姬彪,想起姬彪带着一帮俊杰前往宁远城锻炼归来自己还未封赏,索xìng下旨,清福门前灯市样,便带着姜氏四处去观灯了,刘平飞也不可能呆着不动,想了想和亲王交待自己赛灯以后还要见驾,干脆往清福门方向行去。

参加灯赛的灯太多,景帝不可能每一盏都看得过来,丞相李乐山出了个主意,让翰林院组织了近百名学士按区域选灯,把看得好的灯带到景帝面前,再由景帝和重臣们评判,得出最佳。

胡时荣和李云朋分在一组,两人观看兵部的展灯,一路行来从最初的新奇惊艳,到麻木不仁走马观花,当然也不是全无收获,不时有人递上红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两人心知肚明地让随从取上一盏灯。

看看快要行到尽头,两人脚步加快,想着赶紧结束将灯献上,找个没人的地方数数红包,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想不到上元灯节还让自己能发笔小财。

前面一群人将道路堵住,像是在观灯,嘴里还不时啧啧称奇。胡李两人对视一眼,分开人群走了进去。只见一盏彩灯里同有一只雄鹰正在展翅飞翔,奇怪的是这鹰居然是动的。胡时荣取下这盏怪灯,看了看粘的纸片,上面写着:西平侯府。

清福门前高搭看台,景帝在三个儿子、李相和六部尚书的陪伴下观灯。看着脚下的灯山人海,听着耳边的欢声笑语,文武大臣颂扬着的自己文治武功,歌颂着太平盛世,景帝也忍不住拈须而笑。

景帝姬雄原今年点缀其中,点上蜡烛,毫光四shè,光彩夺目。这一段时间姬伟深感三弟带来的压力,因此借着上元灯会讨好父皇,重新夺回恩宠。

胡时荣扬着那盏西平侯府的“鹏程万里”走马灯从台前经过,这盏构思新奇的灯必将在今夜大放异彩,自己有幸提着他,将来谈起也是场佳话。西平侯刘顺鸣,这个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人,想不到还有这份巧心思。

果然,转动的飞鹰吸引了景帝的注意,有内宦上前接过灯举到景帝面前。看着灯里的雄鹰在苍山和白云间展翅翱翔,景帝连连称奇,当即下旨:“此灯第一。”太子姬伟铁青着脸,恨恨地盯着灯下的纸片,想看看是谁惊扰了自己的好事。

景帝拿起纸片看了看,惊道:“西平侯府,刘顺鸣还有这本事,宣他前来见驾。”

刘顺鸣胡里胡涂地被内宦请上高台,看到景帝含笑看着自己,急忙跪倒磕头。景帝问道:“刘爱卿,这灯是你所制吗?”

刘顺鸣这才知道原来自家的灯被万岁看中了,心中又惊又喜,抬头仔细打量内宦手中举着的彩灯,看了半天才想起是刘平飞手中所拿的彩灯,不知为什么能够不停地转动,带着灯内的雄鹰如同活的一般。

刘顺鸣不敢隐瞒,连忙叩头道:“启禀万岁,此灯是我儿刘平飞所制。”

“刘平飞”,景帝回忆了一下,转过身问姬彪,“彪儿,这个刘平飞可是随你到宁远城,夺得弩弓的刘平飞。”

姬彪此刻已是心花怒放,想不到刘平飞给自己一个出其不易的惊喜,见父皇问自己,急忙答道:“正是西平侯之子刘平飞。”

景帝点点头,没有作声,示意内宦将此灯挂在高处,让所有观灯的人都看看今夜排名第一的彩灯。

彩灯映红了姬彪的笑脸,也将暗处的太子那张yīn沉的脸拉得更长。刘平飞看到台前南南所制的那盏“鹏程万里”走马灯高高升起,知道这盏灯今夜独占鳌头,不管有意无意,自己在上元灯节已经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