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婚(十二)
作者:月下狂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50

也难怪,使团本就是奉董卓差遣而来,董卓又怎可能借天子之名给予韩非什么实质性的奖励?那岂不是让韩非感恩天子?莫说是奖励,就连那几句口头赞扬的话语,也都是说的含含糊糊。反正韩非听着,是感到很别扭……

倒是董卓送来的贺礼,当真叫一个丰厚!

“董老贼还是不死心啊。”看着面前晃瞎了双眼的财宝,韩非咂着唇花,也是感慨连连,哪怕是他曾打劫过了洛阳一半的财物。

财宝并不是很多,但每一样,都是价值连城的存在,上面的印记,有很多都表明的出自皇宫,乃是御用之物……就这些,别说一州之牧韩馥拿不出来,就是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绍或许能拿出三很是喜欢,咴儿咴儿的叫了几声,马脑袋甚至还点了两下,很是人性化,不禁令人称奇不已。

张郃大喜,忙是谢过韩非,牵马向一片空地走去,尽管马具还没有配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要试马了。

这时,韩非听见远处有人叫他,一回头,只见甄遥带着一年轻人向他快步走来,看那人模样,身材魁梧,长得浓眉阔目,颧骨高耸,颌下留着一蓬大胡子,赤髯碧眼,明显不是汉人,韩非心中一动,想来,这就是鲜卑人了。

他是第一次见鲜卑人,不过曾听说过,苏轼在观赏唐人韩干的画时赋诗,其中一句是:“赤髯碧眼老鲜卑” ,说明在唐人的画作中,鲜卑人的形象还是黄须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会普遍将黄须碧眼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不过,既然有这么一说,显然鲜卑人大多也就是这样了。

倒是和眼前这人一般模样。

韩非上前,微微的行了一礼,“这一次,辛苦二叔了。”

虽然韩非知道甄遥这个人很是势力,甚至在之前想把他没过门的妻子给草草的嫁个人,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甄姜她们的二叔,这一次,对他韩非的帮助也是甚大。

四千匹战马啊!

不看在别的方面,就只这四千匹的战马,甄遥也值这一礼。

这次贩马完全由甄遥一手策划,包括从雁门到冀州邺城,也是由甄遥亲自操刀,可以说殚精竭虑,尽管甄遥也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但这一次,他也同样感到无比艰险。

“其实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也很有成就感,而且这一次甄家也开辟了一条新的商道,以后很多草原上的货物,我们也就能顺利运来冀州。”韩非礼待,甄遥可不以为自己就能受得起,也可能是一直养来的习性,甄遥不着痕迹的向旁边闪了闪身子,不敢居功的说道。

他先前那么对待甄家母女六人,如今韩非不找他的麻烦,他就烧高香了,至于感激……他从来就没想过,他要的,就是韩非知道他甄家的作用,日后能有个仰仗甄家的地方,等日后,自己将家主的位置望两个侄儿身上一推,甄家想不发达都难。

商人重利无情是不假,但甄遥为的何尝又不是甄家的基业?

他把身后的那个鲜卑人拉上来给韩非介绍道:“这位是鲜卑小部落酋长之子,名叫柯比能,这批战马也就是他父亲所卖,这次他特地跟来冀州,想买一些冀州的货物回去。呵呵,据他说,他对公子的茶很感兴趣。”

柯比能?!

这家伙就是柯比能?!

韩非眼珠子不由得圆了许多,忍不住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起了这年轻的鲜卑汉子。

看上去,这叫柯比能的,大约也就在二十五六岁的模样,穿戴虽然与汉人有异,但并没有差太多,也没有显得不伦不类。柯比能的眼睛很亮,而且,透着智慧的模样,举止很有礼,看得出,对汉人的礼节很是熟悉。

他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那个柯比能?

韩非对这时期大汉周边的那些小部族了解并不是很多,知道的一点,也是从《三国志》等一些史书上了解来的,但并不多,谁让《三国演义》只演了一个南蛮了呢。不过,韩非对这些部落一些杰出的首领都有着一定的认知,其中就有这一个柯比能。

轲比能,汉末三国时期的鲜卑民族的杰出首领,由于他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被鲜卑民众推举为大人。他的部落近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北方的民族融合。他统率下的部众,战守有法,战斗力相当强大。自曹操北征后向曹氏进贡表示效忠。到魏文帝时比能受封附义王。后来在比能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魏国干涉,受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贰,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此后轲比能的部众变得强盛,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每次钞略得财物,比能都公开透明地均平分配,所以得部众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