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开花弹和无烟火药
作者:龙城十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46

漫步在徐闻街头,熙熙攘攘,时间已到十月末,短短几个月,就让徐闻县变了模样,就连毕德胜都佩服这些施工的包工头们,加班加点的干,再加上研究所提供的滑轮吊臂,使整个新城的建设进度大大的提前。

官道上的剪径小贼没有了,街道宽阔了,往rì的混乱哪还见得到半分影子,每隔几百米就有澡堂,茅厕,街面上还有捕快巡视,谁要是还像从前那样在街道上随便撒尿,少说也是二十鞭子。

到了晚上,只见一个个杂役往街边的长杆子上点灯,要知道,里面烧的虽然是鱼油,可城里这样的路灯不下上千盏,一个晚上少说也要几十两银子的花销,可是县老爷愣是不心疼,不止是点路灯,就连宵禁都没有,城南的一些吃食铺子,jì院,甚至是通宵营业,让徐闻新城有了一点不夜城的味道。

最主要的就是减了租子,顺带着农闲的时候干一段短工,农民手里就有了闲钱,自然要扯一块布,买一块肉,喝一碗酒,有了消费就带动了商贸,外来的商人就多,这就是一个良xìng循环。

另外居民们发现,海安镇上的巡检有些傻了,原本往来琼州的商旅都会被课以重税,可如今,上岸交上二十税一就行,甚至从哪里来的都不问,海边人家,免不了有些聪明的,驾着自己的小船,装上一船粗瓷出了海,遇到海巡的船只,吓个半死,可是海巡船只登船以后也是开具了十税一的重税,还说这是罚了一倍的税款,以后只要在港口纳了税,就没这个处罚。

要知道,这船破瓷烂碗,运到安南,那就是论个卖的,一个少说也是营的炮哨就设立再此,每rì里炮声隆隆,仿佛不要钱一般的练习,龚振麟亲自监造的三十门火炮生生废了八门,让他免不了又吃了冯克东一阵排头。

虽然已经进入十一月,可是气候还是热的吓人,就连吹来的风都是热乎的,毕德胜站在炮场校台上,拿着千里镜盯着远方,他的旁边,龚振麟同样拿着千里镜打量。

“龚先生,这新炮弹稳不稳定?”。今天试验的乃是开花弹,穿越以后毕德胜知道,如今大清的火炮大多使用的都是铁球,完全就是靠着物理动能杀敌,水师的战舰,无非就是把这个铁球烧红了,让滚烫的铁球伤害对方的木质船体,后世拍摄的电视剧,清兵的火炮一打对面阵地就是一团火,完全就是骗人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就是使用开花弹,把清军打的丢盔卸甲,龚振麟这才一门心思研究,有了一些眉目,再加上毕德胜提醒,才把这玩意弄出来,毕德胜有些不放心也实属正常。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试验过十余次,应该不会出问题,今rì能让此等利器重见天rì,我龚某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龚振麟放下千里镜,叹了口气回到。

不是龚振麟叹气,就连毕德胜都想叹气,这开花弹明代就被人研制出来,努尔哈赤就是在锦州城下被开花弹炸伤,最后一命呼呼,可到了清朝,此等利器就失传了,不得不说这是民族的悲哀。

“大人,可以开始了”樊蒙满脸油汗,气喘吁吁的跑到台下,敬了一个军礼说到。

“开始”。

樊蒙领了军令,跑到炮位前站定,大叫道:“开炮”,一位手拿红旗的小兵用力挥下手中红旗,一字排开的六门铁炮发出一阵怒吼,远处山梁上搭出的一间木屋,瞬间变成废墟,转眼又燃烧起来。

樊蒙看到这个景象,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不经意的朝旁边的普鲁士教官竖了竖拇指,普鲁士教官得意的摸了摸两瓣上翘的胡须。

“回禀大人,六发全中”樊蒙回到校台复命。

“嗯,不错,打的不错,炮弹的威力也不错”毕德胜满意的点点头,樊蒙见上官如此,心里就跟吃了蜜糖一般。

“的确不错,只是这种炮弹制造不易”龚振麟对自己造出的东西也是满意,不过他还是拱了拱手“大人不要高兴的太早,这种炮弹制造不易,制造一枚就需白银三十两,单是表面的壳就让人大费脑筋”。

“是啊,那还是得看你的,守着前人的发明不算本事,咱们还得jīng益求jīng,等流云大师的冲压机设计出来,那个项目就上马吧,还有后膛炮,你也得抓紧,另外赵梦林和无机子道长那里你也必须催一催”毕德胜和龚振麟聊着,站在台下的樊蒙听得一头雾水。

“大人,你说的那个无烟火药他们两人正在研制,有了你的提醒,倒是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只是硅藻土上遇到了一些麻烦,杂质太多,要提纯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机械处已经在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快速提纯的设备”。

1845年的一天,瑞士化学家舍恩拜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一时未找到抹布,他赶紧出去拿来了妻子的一条棉布围裙来抹桌子,围裙浸了溶液,**的,舍恩怕妻子看见后责怪,就到厨房去把围裙烘干。

没料到靠近火炉时,只听得“扑”的一声,围裙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烟,也没有一点灰,他大吃一惊。

事后,他仔细回忆了经过,顿时万分高兴。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合成了可以用来做炸药的新的化合物,为此,他多次重复了实验,肯定了结果无误,遂将其命名为"火棉",后人称之为硝化纤维。

但是用舍恩拜发明的硝化纤维,生成的火药很不稳定,多次发生火药库爆炸事故,法国化学家、工程师维埃利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

而让无烟火药发扬光大的却是诺贝尔,诺贝尔起先制造硝化纤维,在瑞典设立工厂,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

由于危险太大,瑞典zhèng fǔ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向朋友借了一只船在湖面的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sè炸药和必要的雷管。

这些都是毕德胜重生前看过书籍上记载的,他也只能给出一个方向,让龚振麟他们去研究,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还是那句话,只要捅破了窗户纸,这些东西的制造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