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职位变动
作者:小黑醉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98

赵东升回到黄州市的第二天上午,华威集团总部按照惯例举行了中层干部以上会议,把今年的规划向各个部门传达。

1996年3月10日,华威集团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制成为了集团公司,成立了最高领导机构――董事会,这使得华威集团高层领导的职位有了一些变动。

赵东升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华威集团董事长和党组书记,同时兼任华威集团所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董事长,例如威尔电器集团董事长。

而吴雯也波澜不惊地担任华威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和党组成员,同时兼任华威集团所控股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总裁。

在外界看来,赵东升和吴雯所获得的职位实至名归,除了两人外没有第三个人适合华威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子。

周军担任华威集团的董事、副总经理和党组成员,同时兼任华威集团所控股上市公司的董事和副总裁。

由于周军进入了华威集团的董事会,所以被外界称为华威集团“第一副总经理”

方宏和东方斌依旧担任华威集团的副总经理和党组成员,同时兼任华威集团所控股上市公司的的董事。

除了周军和方宏、东方斌外,华威集团又多了一名副总经理,来自国家计委的肖飞云,现年三十将去掉。

直到这个时候有些人才明白过来,赵东升的级别之所以被提升了一级,恐怕是为了他担任黄州市市长做铺垫的,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就没有级别上的阻碍。

丁强今年辈的企业,要想成为你们的对手还早着呢。”赵东升知道陶成的心里感到不舒服,任谁看到未来对手在自己的帮助下茁壮成长都不会开心的,于是笑着向陶成说道。

“赵董,我真的后悔当年答应帮你们建厂,现在明显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陶成闻言笑了起来,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赵东升和陶成1992年就江南造船厂的问题展开谈判的时候曾经提过一个要求,那就是华威集团参与江南造船厂的运营,以此来熟悉造船业的运作模式,培养华威集团自己的科研团队和技工人员。

四年来,在华威集团凭借着在海外的强大信息网络,从国外接了不少订单回来,使得江南造船厂的业绩大幅上升,近两年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国内那几家老牌造船企业,一跃成为了国内造船界的领头羊,每年赚取不少外汇。

陶成不得不承认,华威集团的人在经营上确实有一手,江南造船厂现在的年生产吨数达到了近300万吨,其中除了华威集团的订单外就是外国客户的订单。

可以预计的是,一旦等华威集团从江南造船厂抽身而出,那么江南造船厂的订单量必将大幅度下滑,经过一个低谷时期,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不过,有竞争才有进步,江南造船厂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拓展销售网络和开辟国内市场,以弥补华威集团退股后所带来的损失。

陶成很清楚,赵东升给大平岛造船厂制定的规划并不是在国内,而是国际市场,以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造船强国为目标,这就给了国内造船企业非常大的机会。

十月上旬,全国党代会在京城召开,赵东升作为河东省代表团的一员,随着河东省代表团抵达了京城。

大会将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员委员、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

在这次大会上,周浩然进入了政治局,成为了政治局委员,不折不扣的副国级领导人。

与往年一样,每次的大会上都会爆出几个冷门,最大的冷门绝对要数第一次参加大会的赵东升了,他竟然出人意料地被选为了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而且还是高票当选,是此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仅有的两名正厅级的干部之一,令外界是大跌眼镜。

另外一个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正厅级干部是江海省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资历比赵东升要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