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
作者:小黑醉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02

“他不是咱们市里的,他是黄州电器厂的厂长,听说过没有?”司机是一个年轻人,见中年妇女打探赵东升的身份,于是不无得意地向她说道,能给赵东升当司机也是一种荣耀。

“他就是那个在法国领奖的人?怪不得这么眼熟!”中年妇女闻言,双目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神sè,她刚才就觉得赵东升似曾相似,好像在哪里见过,万万没想到竟然就是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那个人。

周围的人也听见了司机的话,轰一声就sāo动了,一边议论着赵东升的来意,一边饶有兴致地跟进楼去看热闹。

三楼的走廊里摆着不少杂物和炉子,将走廊里堵得满满当当,由于光线不好,显得有些yīn暗。

小芳的名字就是方芳,当周军敲开房门时,方芳一脸惊喜地望着门外的赵东升等人,她今天没有去学校,特意请假待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生怕赵东升不来。

“你们找谁?”方芳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装作不认识赵东升的样子,狐疑地望着他,“请问,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就是方芳吧,我是黄州电器厂厂长赵卫国,你祝贺我们厂夺奖的信我收到了,我来江州办点儿事情,顺道来看看你。”赵东升冲着方芳微微一笑,不动声sè地说道。

原本,赵东升想说求助信的,可是转念一想,那样的话容易使得江州市的人尴尬,于是就改成了祝贺信,反正这段时间给黄州电器厂写祝贺信的人非常多,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理由。

“你是赵厂长?”方芳闻言微微一怔,感到有些诧异,因为赵东升的说法跟昨天晚上不一样,不过她自然要顺着赵东升的意思,既然赵东升说祝贺信就祝贺信吧,随后兴奋地扭头向屋里的人喊道,“妈,那个赵厂长来了。”

随后,方芳将赵东升等人请进了屋子,房子不大,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布局,也就四十多平方米,摆设很简单,没什么像样的电器和家具。

隔着客厅的玻璃窗,赵东升看见两间卧室中大一点的主卧里的床上躺着一个满面病容的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就是方芳的母亲鲁晓娥,半年前忽然昏倒,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脑子里长了一个小瘤子,需要动手术摘除,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可是这个手术只有江州市最好的省中心医院才能做,而且花费太大,家里没这么多钱,于是她只好采取保守治疗。

方芳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半年来一直在外面的接活儿干,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跟手术费相比还是杯水车薪,勉强维持鲁晓娥的保守治疗。

鲁晓娥近来昏厥的次数增加,前几天医生检查后告诉方家的人,鲁晓娥头里的小瘤子已经长大,即将压迫到了脑部神经,如果再不做手术的话,恐怕就要错过手术的时间了,以后就是想做也来不及了。

方芳不想让母亲出事,那个黄衣女子也是厂里的子弟,在市里当小姐,于是她就请黄衣女子帮忙,希望用身体来赚钱,结果第一次就遇上了赵东升。

“阿姨,我来看你了,祝你早rì康复。”赵东升走到床边,微笑着向鲁晓娥说道,让周军将礼物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谢谢,谢谢。”赵晓娥想不到赵东升这样电视上的大人物会来看望她,激动地望着赵东升,连声道谢。

“怎么不送医院?”赵东升与赵晓娥寒暄了一会儿,弄清楚她的病情后,于是扭头问立在一旁的方芳。

“我们家比较困难,没钱去医院。”方芳局促地站在那里,小声说道,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她知道鲁晓娥这次有救了。

“不是可以向厂里申请救助吗?你们家的情况完全可以得到特殊照顾。”赵东升闻言,故作不解地问道。

“赵厂长,你可不知道,我们厂里已经停工一年了,现在每个月只能发三十块钱,连大家伙的医药费都欠着不能报,哪里还有钱来照顾困难户。”屋子里现在已经聚满了人,大家听说赵东升来了都过来看热闹,不等芳芳回答,一个中年妇女就已经率先开口。

“原来是这样。”赵东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向方芳说道,“阿姨的病既然这么重,不能再拖了,先送她去医院吧,费用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谢谢赵厂长。”方芳闻言,心中一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向赵东升道谢。

现场的人见状不由得暗自感慨方家运气好,有赵东升出面的话,鲁晓娥的手术费看来是不成问题了。

赵东升到楼下的值班室给魏东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他能帮忙联系省中心医院,魏东一听是这种小事,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东南电器厂和省中心医院的关系不错,他与医院的领导都有着不错的交情。

打完电话,赵东升就上楼,在方芳家与围观的人们闲聊了起来,逐渐了解了江州第一机械厂是如何沦落到这般田地。

江州市第一机械厂是江州市副厅级的重点市属企业,有着四千多名职工,原本也是江州市一个有着令人羡慕福利待遇的企业,可惜的是六年前调来了一个范厂长,雅号“饭桶厂长”,使得江州市第一机械厂的状况急转直下,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范厂长并没有将jīng力放在发展企业上,而是大肆贪污受贿、任人唯亲以及玩弄女人,脸厂领导忧心忡忡地开口说道,他是在赵东升参观厂区的途中加入进来的,“那些效益好的厂子咱们厂的人肯定进不去,十有仈jiǔ会分到那些效益差的厂里。”

“退休的人怎么办?”那名高个子厂领导闻言,顿时开口问道。

“也要把关系移交给市里的企业,由市里的企业消化吸收,退休金维持不变,其他的待遇与所属厂相同。”国字脸厂领导无奈地回答。

很显然,那些退休人员无法进入到效益好的企业,而无论是退休金还是医药费报销等福利待遇,效益好的企业和效益差的企业将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样一来的话一机厂的那些退休职工的利益无形中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这怎么能行,这相差也太大了吧。”圆脸厂领导闻言,顿时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些退休的老同志可都为咱们厂、为咱们市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凭什么要牺牲他们的利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市里已经拿不出钱来给咱们厂了,只有将咱们厂的人分流,这样还能将咱们厂的地皮节省下来对外招商引资。”国字脸厂领导神sè黯然地回答,他的小姨子在市zhèng fǔ办公厅工作,听到了开会时的一些风声,因此给他透露了消息。

由于处级以上的干部是市管干部,因此包括退休的老厂长在内,现场的这三名厂领导都不会被分流到那些厂里,因为他们不是正处就是副处,他们的岗位和退休金将由市里进行统一安排,因此对他们的影响并不算大。

事到如今还留在厂里,而没有想办法调离的干部,无不对一机厂充满感情,关心厂子和职工的命运,厂子倒闭、职工分流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见的。

听了国字脸厂领导的话后,老厂长等人不由得沉默了,市里的难处他们清楚,对一机厂的处理确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市里的财政资金早就被别的企业给盯上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无法再在一机厂身上投资。

“现在咱们也就只有自救了。”老厂长点了一根烟,吸了几口,沉声向国字脸厂领导说道,“赵厂长不愿意介入这件事情,那咱们就赶鸭子上架,向外放出消息说他要注资一机厂,逼他来蹚这浑水。”

“老厂长,这样做好吗?”国字脸厂领导三人闻言,有些愕然地对视了一眼,随后试探xìng地问道,搞不好这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事已至此,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赵厂长既然能将黄州电器厂从一个小厂发展成现在这样,那么咱们一机厂要是有他的支持,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老厂长将烟扔在地上用脚踩熄,神情严肃地说道,“如果出了事情,我负责!”

“老厂长,有什么我们跟你一起承担。”国字脸厂领导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说道,他们怎么可能让老厂长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

老厂长闻言欣慰地笑了笑,向国字脸厂领导三人交待了一些事情后,国字脸厂领导等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下去布置了。

望着三人离开的背影,老厂长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担忧的神sè,事情的成败,就要看赵东升的态度了,希望这个年轻人是个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