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Chapter.13 不妥
作者:照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190

苏州码头百步之外最大的客栈名唤“悦来”,这里是港口贸易交接之地,素来人来人往。 往年的四月,已有不少商客入住,可如今却是人烟渺渺。

不过掌柜非但没有心情低落,而正在偷着乐,因为客栈入住了两位贵客。

而今,又来了位苏州颇有名望的名士。

***

客栈的大门被打开,一袭凉风入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紫衣姑娘,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极为娇俏,腰若浮柳,这正是半天不见踪影的夏香。

她进得门来向秋香眨了下眼,眉眼里尽是喜色。把手中的油伞收起,她让开一步,那身后穿着儒袍的人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油伞上未干的雨滴沿着伞尖,印入底下,形成斑驳的印记。

宁王在看到白衣人的那一刹那,脸上的微笑被悄无声息的抹去。反而在笑变成了华夫人,她对宁王道了句失礼便向来人迎去。

“这位便是周先生吧,这风大雨大怎能劳烦您亲自来这呢,夏香这丫头真是……”华夫人微笑,亲自把人引进客栈。

众人一一送去打量的眼。

那人穿着一身儒生长袍,白色的下摆有些被风雨扫到,其上残留着淡淡的痕迹。他看上去约莫有四十五左右,比华夫人年轻一些,眼眸的色泽不如年轻人黑亮,却眼底清明,全身散发着一股子书卷味。

某种程度来说他与唐寅有些相似,眸光都带了些读书人的傲骨,可这中年的男人却比唐寅更显清寒。他身形瘦弱,白袍加身,胡渣被修得干干净净,看上去应该是个严谨的人。

这人的身份在春香与冬香几个丫鬟眼中仍然是个迷。能让华夫人亲自去迎接,怕是没那么简单,冬香打量了来者一眼,便听他缓缓开口。

“不碍事。华夫人心善,每年来苏州布施,舜卿也看在眼里。这次能用得上我,自然不会推诿。”那中年男人道,说着话的样子有板有眼,语气自然又诚恳,倒不是在溜须拍马。

“那便多谢周先生。”华夫人道。

宁王明显注意到了这中年男人的自称——舜卿,而他又姓周。

他虽猜到了几分,但也不敢妄下评断。

迟疑了片刻,宁王上前问道:“敢问这位可是周臣,周先生?”

“正是。”周臣一听自己的名讳,回答的极为果断。他转过头来看向宁王,很快绯色倒映在眼底,他表情不变随即张口道:“想必这便是宁王爷了?”

“周先生好眼光。”宁王道。

“只不过是听学生提起过。”周臣迎上宁王的目光,在空气中形成诡异的对视。

学生?他的学生太多,其他人一时还不知他所指。在场的也只有四人心中清明,那便是周臣、华夫人、秋香、宁王以及侍卫阿卓。

周臣这次口中的学生指的自然是唐寅。

宁王忽地一笑:“早闻唐解元才名,昨日一见果真不假。只可惜他无心仕途,拒绝了本王一番好意。”

听宁王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昨日那白衣书生正是周臣的学生——唐寅。

而秋香则是有些看不透宁王了,他这么堂而皇之的把招揽唐寅之事说出来,真的没事吗,还是他想给周臣施压……

“伯虎生性顽劣,实不堪大用,承蒙王爷错爱。”周臣眼神看向远处,用词谦逊,语气也没有松动之意,显然他是站在自己学生那里。

“呵呵。”宁王笑而不语,对此不置一言。他很想知道周臣来拜访华夫人所谓何事,但也知如此开口询问太过唐突。

周臣的态度虽不能代表唐寅,但至少唐寅表面上不会忤逆自己的恩师。这周臣要是站在了华府这边,宁王自然是面子上里子上被华府奚落了一番,以宁王的性格又怎会咽得下这口气。

秋香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这招舍近求远——围魏救赵,既挫了宁王锐气,又讨了华夫人欢心,算得上一箭双雕。

华夫人见那两人的对话,面上始终挂着笑意,得意的神采在眼底荡漾。此时,她看着秋香更是满意极了:“你这丫头,派夏香去请周先生也不告诉我一声。”

秋香低眉顺眼:“秋香瞒着夫人,无非是不想夫人空欢喜一场。索性周先生也是心善之人,一听夫人要开堂布施便也想出一份力。”

这是秋香与夏香之前对好的话。夏香之所以能请到周臣,就是因为华夫人要在上香那天开堂布施,而且这次规模也比往年来得宏大。

但凡书生者,有哪个不是一身傲骨,又有哪个不以心系天下为己任,这周臣也不例外。

当然,秋香口中的出力并不是捐赠财物。

周臣挺拔着脊背,走到了华夫人面前:“姑娘此言差矣,这造福民众的事即使夫人不来找舜卿,舜卿定也赶着来拜见。只可惜舜卿钱财无多,只通晓些文墨。”

华夫人忙摆手:“先生自谦了,谁人不知先生笔下犹如鬼斧,求取之人更是堪比长龙,太师也曾于老身面前提起。先生不如……”

华夫人的话还没讲完,另一道声音便徒然插.入。

“不如先生作画一幅,由本王买下,如何?”宁王看向周臣,余光却在华夫人身上走了几遭,语气中暗含着一丝挑衅。他道:“这样既解了先生燃眉之急,也了却了本王成人之心。”

看来这宁王是铁了心要与华府作对。他这一搅,局势又变得混乱起来,连秋香找来周臣也被卷入其中。

华夫人眼中的阴翳一闪,瞥宁王一眼道:“老身也是这个意思。”

周臣则皱了眉,来回看了在暗地下交锋的两人,连连摆手:“不妥不妥!”

周臣到了这个年纪自是见过许多大风大浪,察言观色又怎会不知。之前有些偏袒华府也只是念在华太师为官清廉不阿,此时真要他举了华府的旗子得罪宁王,倒是犯了难。

况且宁王的意图是唐寅,他搅和进去算什么。

华夫人与宁王同时瞟了对方一眼,局势依旧汹涌。只见宁王一手摆到身后,一手搁置身前,下巴微抬,轻哼一声,露出一丝不悦的目光来。

他毕竟是王爷犯不着讨好这有名无势的周臣。

而华夫人态度显然比宁王好多了:“先生,这有何不妥。”

周臣仍旧蹙眉而立,但迟迟不曾开口。

气氛开始有些僵持下来。

***

唯有一个人在此时上前一步。她身着一袭嫩黄色罗裙,色彩明艳托显了她白皙的皮肤,她眉眼柔和,生得一副南方姑娘娇美。只有黑亮的眼眸中淡光微溢,有着无比的沉着与颖慧。

这人是秋香,华夫人最疼爱的宠婢。

她早已把众人的心思推敲了一番,尤其是周臣。旁观者清,这话不假。

在华夫人和宁王有意拉拢的情况下,唯独这当事人不愿。

这就好比正待出阁的姑娘,同时有两户权贵来提亲,好一个你争我夺。可到最后谁也没看透那姑娘的心思,其实这姑娘不想嫁人,只想招婿。这两家人也算是白搭了。

要是换做平时,秋香也只会看戏,乐得清闲。可惜了,这争抢的人家里有一户是她的主子,她再不上前帮忙可不得惹了一身迁怒,说到底这周臣也是她请来的。

秋香上前一步道:“夫人这当然不妥。”

华夫人与宁王均闪过一道疑色,纷纷看向秋香。就连周臣也把她上下打量一番,他心道这难不成便是伯虎说的那个聪明丫头。

周臣正了正脸色,轻咳道:“哦,那就由这丫鬟来说说看。”

华夫人不知在想什么,来回看了周臣与秋香,眼睛一眯便道:“那就随了先生的意。秋香你来说……”

“是。”秋香应道:“不过这也是秋香的猜测,如果猜错了先生可不要怪罪秋香。”

“不妨事,我还没小气到与小丫头置气。”

“先生大量。”秋香一笑,称赞道:“秋香曾听求取先生丹青之人道,先生不愿以钱财换取,这可否属实?”

秋香这话并不是在做假,想哪个寄情山水笔墨者会给自己的作品标价,他们大多以清高自诩。

“此言不差!”周臣答得爽快,看秋香的眼神也微微有些不同。

“这便是了,钱财乃粪土也,又怎能以此换取?”秋香淡笑道,然后慢慢向华夫人看去,向她俯了下身子:“恕秋香不敬,夫人方才番话实在是辱没了先生。”

华夫人一愣,先是被秋香的话染上一丝怒意,而后再看见周臣满意的目光时顿然醒悟。这秋香是做给周臣看的,有周臣在那唐寅就定不会投靠宁王,这怎么也能把宁王气上几日,小不忍则乱大谋。

“秋香说的不错,确实是老身欠思量。”

华夫人此话一出倒是惊了一群人,尤其是秋香。周臣也只不过有名无势的读书人,华夫人犯不着为他做到此地步,大抵是华夫人纯粹借由此事想与宁王作对罢了。看来,她们家的太师以前在朝中一定吃了宁王不少亏,这夫人最是护短的人了。

周臣更是拂袖道:“不敢,不敢。”

“那秋香你再说说,此事该如何是好?”华夫人盯着她道。

“这……”秋香心中也没主意,犹豫了下只好腆着脸道:“恐怕还得委屈了先生,虽米面粮食还及不上先生下笔珍贵,但也算是灌注了心血所成。先生,以此交换可好?”

周臣笑了,他还以为这丫头能说出什么头头来,末了结果却来了这么一句。不过她所言不假,在周臣眼里耕种出来的粮食自是重的过千金。

那句话更是流传千古——名以食为天。

他得了台阶自是顺坡而下:“甚好!”

“如此甚好!”他又重复了一遍,然后对秋香道:“不过秋香姑娘还是错了。”

这下周臣连对秋香的称呼都改了过来,谁都能听出他对秋香的好感。

“哦?”秋香露出个不解的表情:“敢问秋香哪里错了?”

“没有温饱何来的提笔浓墨,两者虽不能对等,却也不分高低。”周臣答。

秋香心道,这果然是典型文人的思考方式。笔墨高于一切,又视钱财为粪土,但没有钱财何来的衣食住行,光精神粮食是养不活人的。

不过这话秋香不会说,现在的文人都自恃清高,即便是秋香略有好感周臣也不能免俗。

秋香低头哑笑的同时,桂花酿的香味飘洒了出来。

周臣参与此次开堂布施便敲定下来,宁王阴翳地看她一眼,拂袖冷哼带着侍卫上了楼。

「宁王对您的好感-20」「华夫人对您的好感+10」「周臣对您的好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