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福祸相依
作者:帘卷朱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3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大家看着正狼狈地趴在地上的杨浩,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倒是杨将军命人将杨浩抬到房中,他先去前边看看情况。

那内侍也是常来府上的,与杨家诸人都是相熟的,见是杨将军来了,忙道:“咱家也就是来给小公子传个话,哪用得着将军亲自来!”

杨将军只笑道:“犬子暂且不方便,可否说与我转达!”

内侍忙笑道:“这有何不可!是圣上欲后日带些年轻武官们去南山巡猎,因这两年公子一直不得同去,故今年务必要去。”

杨将军一听心中暗悔,今日一气之下竟是把这个事给忘了,如今浩儿如此只怕又去不成了。他不由笑道:“烦请秦公公回禀圣上,只怕这次犬子仍是不能伴驾!”

秦公公不由问道:“这是因何?”

杨将军知道此事定是要回明圣上的,便含含糊糊地说杨浩因私下典当物品刚被自己给教训了一顿。秦公公忙关心地询问伤得可否严重,又亲自去看了一回。

此时杨浩已被送到他自己的小院内,上完药正躺在床上休息,此次比起去年来好多了,只是仍需静养一段时日。

秦公公回宫去圣上跟前回复了此事。建庆皇帝不由唏嘘道:“没想到杨浩就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做出典当的事来,镇国将军待子也未免太过了!”说罢微皱眉头,吩咐秦公公道:“从朕的私库中拿出一千两金子赐给杨浩!命他好好养伤,等朕猎了好皮子就送他几件。另外,让镇国将军不要太苛责于他,毕竟还年幼,以后大了就好了。”

众人听了暗道:圣上果然对杨浩疼爱有加,一点也不肯委屈了他,便是那些个皇子只怕也没这个待遇。

建庆帝又入**,对皇后说道:“这国丈对浩儿太过严厉,又不是没有这些银子。逼得浩儿偷着去典当,因此又被打得卧床!你有空时也劝着些!”

皇后听了虽然心疼,口内却道:“论理,浩儿也该好好管教一番,此事虽小,然圣人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味惯着他只怕将来会招惹大祸事。”

建庆帝笑道:“橦童也太多虑了!浩儿本性不坏,只是活得恣意些罢了,量他也捅不出什么大祸来!况且还有朕在,天大的事也能给他抹平了,便是朕不在了,还有熠儿他们护着呢!活出个真性情来倒是让人羡慕,我已给他赐了千两黄金,给他做个零花!”

皇后听了此话,心中一惊正要劝说,建庆帝却又道:“朕知你也担心浩儿,不若派御医前去看看,多带着好药材,去年的就不错。再者有时间也劝劝镇国夫人,人总归是会长大明白事理的!”

说完便去了前殿,杨清无法只好恭敬地送了建庆帝出去。一时宣了御医交待去将军府的事,又令人寻着滋补的食材药物来。

恰好此时大皇子庄熠正同了三公主和五皇子前来给母后请安。杨清知道他们定是听说了舅舅的事才赶过来看望自己的,不由心中宽慰,笑道:“想来你们也听说舅舅受伤的事,正好母后这里要派人过去呢,你们有什么要说的一并带了去!”

三公主仪华温声说道:“希望舅舅早日康复!”

才四岁的五皇子煜拿出一块点心道:“这是舅舅最喜欢的,他看到后肯定就不会疼了。”因为杨浩进宫时总会逗着五皇子玩,还驮着他玩耍,故五皇子很是喜爱这个舅舅。

皇后有些担心地看着尚未表态的大皇子,这舅甥两人年纪差不多少,且也算是自小一块长大的人,按说两人关系应该不错的,但是偏偏大皇子总是看不上杨浩,老认为杨浩丢了他的脸面。

果然,大皇子冷声道:“惹了父母生气本就不孝,母后如今巴巴地派了人去,倒象他做对了一般,以后又该如何面对天下黎民百姓!”

皇后不由辩解道:“此事究竟如何尚不可知,许是误会。他到底是你舅舅,你就是派人去问候一句也不为过,你一口一句的‘他’,就是孝顺?”

大皇子神色不明地看着母后,自小他就听人说母后极疼爱舅舅,如今看来母后的心果然是偏的。

皇后见儿子如此看着自己,便叹道:“罢了,你不乐意也不勉强,只是他到底是你们的舅舅,以后也要敬着他些!”

大皇子冷笑道:“儿子自是敬着值得敬的人,只是他却是不配!”

皇后不由怒道:“他怎么不配,再怎么说也是你舅舅,不管如何在外总要给他些脸面,到底也是血脉至亲。”

三公主见此情景,忙带着五弟往偏殿去了。

大皇子却是作了一辑,笑道:“母后息怒,儿子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儿子从小就听人讲他如何霸道打人,不提去年他打何贵人的事伤了皇家体面,单就他在儿子这般大时,因着瑞王家的四叔在他前面而行,就带人打了他,那四叔可是我庄家皇室正经的血脉,竟是由得他欺负。”

皇后只觉得心惊,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弟弟竟是如此大的成见。

因着弟弟出生时的艰难,后来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又不喜,故她心中怜惜弟弟,在一些事上未免会娇纵了他一些。

后来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让他愈发地行事肆无忌惮,但本质上弟弟还是好的,也不是那草菅人命的人,况她也时时劝鉴着,故只是在京城上层人家中名声不好。便是如此,她相信随着弟弟一日日长大,他自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可是她没想到大皇子竟是与弟弟离心离德,大有不愿认他的意思。她不由强笑道:“这中间或许有误会也说不定,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亲人,那不过是他年少不懂事得罪了那些人,等母后百年之后,还指望着你照顾一二!”

大皇子不以为意道:“以后的事再说吧,上书房的老师说我今日写的文章极好,母后也品评一下吧!”说着让小内侍将文章拿过来,他亲自呈给母后。

皇后心中已是乱成了一团麻,哪还能沉得下心来细看,便草草看了一下,笑道:“如果不错,有进益!”

大皇子看着母后心不在焉的样子,心中凄然把对杨浩的厌恶又加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