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挝一
作者:泰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68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在印度支那西北角的崇山峻岭和湄公河平原之间,居住着老挝的各个部落和人民,他们在信仰佛教的国王统治下过了几个世纪的和平生活,基本上没有受到好战的邻国战争的影响。 首发--无弹出广告

19世纪法国人占领了老挝,根据史料记载,法国人并未遭到抵抗,后来他们就坐镇河内对老挝和剩下的印度支那地区进行统治。

作为对历史的讽刺之一,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人们会经常采用前殖民统治者的帝国主张。

所以,开始之初的交趾人将他们自己看成是法国曾经在他们现在占据的总部统治的天然的继承人。

早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交趾人就试图统治老挝和柬埔寨,现在又增加了一种要和法国殖民统治的领土规模一致的倾向。

1954年日内瓦协议终止了法国对东南亚的统治,爱好和平的老挝人民不幸正处在交趾叛军残余部队为了反攻交趾省而需要经过的路线上。

从一开始巴特寮--受交趾叛军控制的老挝领导人就控制了万象政府从未染指过的两个东北省份。

1960年,正在爆发一场三派战争,即东北的巴特寮、位于老挝中部神话般的查尔平原上的中立部队以及位于湄公河沿岸靠近泰国边界的右派集团三派之间的战争。

1961年有6000多名交趾叛军军队卷入,这场冲突的严重性让南华联邦的姚水光总统不得不在当年的3月23日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老挝处于东南亚的核心位置,但是如果老挝失去中立立场,整个东南亚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华夏联邦的交趾省也会永无宁日。”

1961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关老挝前途的谈判,像所有的谈判一样,交趾叛军残余力量也在拖延时间。

交趾叛军原领导人按照它惯常的策略,一直保持着军力,直到姚水光总统1961年10月把南华联邦一个海军陆战旅派到毗邻的泰国为止。

这次显示力量的两个月后,14个国家签署了新的日内瓦协议,包括苏联在内,规定了老挝的中立立场。

撤离所有的外**事人员,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由中立主义者梭发那-富马亲王为首,包括所有三派代表的联合政府。

交趾叛军原领导人现在被华夏联邦发出国际通缉令,从签字那天起就无视协议的存在。

华夏联邦所有在老挝的236位军事人员全都通过国际检查站离开了老挝,而在这个国家的160000名交趾人中只有40人,通过国际检查站离开了老挝,剩下的都留下了。

1961年4月,老挝不稳定的联合政府分崩离析,战争很快重新爆发,交趾叛军军队实际上兼并了老挝南部。

到1961年9月,已有50多万交趾叛军部队和人员沿着胡志明小道开赴华夏联邦交趾省从事游击战。

原来的越南军队,现在已被华夏联邦宣布为交趾叛军,在老挝驻军增加到了16.7万人-10倍于1961年。

于是,南华联邦适时出现,南华联邦曾增加了对中立派领袖梭发那-富马亲王的支持,1961年日内瓦协议各方一致承认其领导地位。

南华联邦的目的是保持一个中立主义的政府,同时设法使梭发那-富马默许南华联邦的陆空军切断胡志明小道。

南华联邦中央政府向老挝王国部队提供了财政上的援助,还对某些由王宝将军领导的非正规的苗族部队以及在老挝活动的泰国志愿者等提供了财政援助。

南华联邦的文官,大部分都是退休的军事人员作为顾问对南华联邦情报局私下抱怨,资助资金来源已经大大超过了可忍受的范围。

南华联邦的新闻媒体对这些行动中的绝大多数都只作了零星的报道。

1962年,由于议员蒋洁宁曾举行过一些秘密的听证会,南华联邦的议院已经获悉全部情况。

但是南华联邦中央政府并未正式承认过,其更大的目的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更大规模地接管整个老挝。

1963年初,老挝在一个短时期内成了南华联邦在印度支那的焦点,也是南华联邦国内辩论的焦点。

此时,交趾叛军的攻势对老挝北部造成了直接威胁。

在老挝南方,胡志明小道是河内通向交趾战场的必经之路。

在老挝北方,受交趾叛军支持的巴特寮,由于巴特寮害怕南华联邦的直接进攻,所以他对交趾叛军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交趾叛军准备在交趾获胜后再来对付老挝,现在仅对巴特寮的军队保持必要的压力,为防止它作为行使权利的工具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南华联邦这方面也不想打破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把争端扩大到老挝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真实的想法只是不到时候。

1965年3月底,交趾叛军打破了这个局面,在苏联援助的支持下,突然向老挝查尔平原增派了1.3万名军队,并运去了大量额外的装备。

当时,老挝中立部队正在阻击巴特寮的部队。

交趾叛军的增援威胁到了富马亲王以及南华联邦和富马亲王的关系,如果他不再默许南华联邦轰炸胡志明小道,交趾叛军的后勤方面问题就会大大得到改善,而华夏联邦在治下的交趾省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大。

最糟糕的是,如果交趾叛军部队到达了湄公河畔,这场战争对泰国就失去了意义。

曼谷将在沿河数百公里的地带受到压力,湄公河的两岸都是平原,没有任何障碍。

南华联邦将不再被允许使用泰国空军基地,然而这些基地对华夏联邦在交趾省的空中行动来说是必要的。

南华联邦在担心什么?那就是胡志明小道。

作为当家人的叶奋韬当然知道一个道理--不了解胡志明小道,战争要无限制的拖下去。

重型轰炸机无论如何也炸不烂、帮助老挝和交趾叛军到华夏联邦交趾省的老挝境内的神秘地道,到底是个什么样?他和它的核心层也不知道。

但是,他们知道是位于老挝东北部的文格斯战略地道是核心。

不过,想知道文格斯战略地道可不容易。

从老挝的首都万象,或者第二大城市琅勃拉邦乘车出发,需要两天两夜才能到达那个偏僻的地方。

不难想像,在战争时期,到那里去要经历怎样的千辛万苦。

很偏远是当年老挝将战略指挥所安在这个隐蔽山谷里的一大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该处山谷有500个大小不等的天然山洞.

其实在那时候,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南华联邦的重型轰炸机不停地轰炸,他们想炸断桥梁、公路,炸毁运输车辆。

交趾叛军和老挝人民军部署在山顶上的士兵们,试图击落南华联邦的战机,许多战士为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在地道里工作和生活的这个领导机构却非常安全,在整个战争期间,奇迹般地无一伤亡。

交趾叛军和老挝青年指挥官在苏联受训回国后,提出了入地抗华的战略,最终确定把文格斯战略地道作为**的指挥中心,将这些地穴全部打通,最终建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地道系统。

在战争时期,在地道里生活和工作的老挝游击队以及越南指挥官有25000人之多,地道里还容纳了制服工厂,野战医院和高级指挥所。

一些曾经参加过慰问演出的东欧国家的演员回忆说:“我们真不敢相信,在满眼绿色的热带雨林地下,居然有一个可以容纳500人同时看演出的剧院!几天下来,我们也适应了地道里的生活,跟外面的天地没有什么两样,这真是一个奇迹。”

然而,地道里的生活总要受到一些限制,就连老挝人民党的最高层——政治局常委也只能挤在一个卧室的吊床上。

与其他人相比,老挝人民总书记,交趾叛军最高领导人的空间稍微大一些,能跟孩子们挤在一起。

在这些居室的后面是紧急情况室。

这是防止如果南华战机投掷毒气弹的话,洞里的每个人都得赶紧进入紧急情况室,戴上苏联提供的防毒面具,同时启动能过滤空气的制氧机。

不过,南华联邦已经承诺不使用任何破坏环境的有毒物质的武器,所以,看起来这个紧急情况室没有使用的必要。

胡志明小道是交趾叛军部队向交趾游击队秘密运送兵力和武器装备的通道,包括从北方经过中部非军事区通往南方多个地区的多条路线。

事实上,南华联邦情报部门一直没有搞清胡志明小道到底有多少条路。

分析报告只是说,胡志明小道应该有5条主路、29条支路,还有各种捷径和旁门左道,总长近两万公里。

1959年初,胡志明下令开辟支持交趾作战的特殊通道,这就是胡志明小道。

随后,交趾叛军和老挝人民党的部队专门成立了第559运输大队。

当年6月10日,首次通过特殊通道向交趾南方运送武器装备,每名运输工运送4支步枪或大约20公斤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