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三队卖粮忙
作者:东门的阿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5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金大力家实际上只有两口人,因为金三坡与戚美丽夫妇,自从金大力出生之后,就把户口dú lì出去。 之后金三坡考上大学,三口之家就分割成了一个大集体户口、两个农业户口。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痛痒地小节,重要的是,因为实行了定量包干,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包产到户,丁家并没有因为劳动力短缺而错过了今年的丰收。

比如说,以大zhai式三等六级记工分,劳动力分成整劳力、半劳力、辅劳力三等,戚美丽应该是整劳力,但因为是女xìng,男xìng的整劳力可以拿“1”个系数工分,戚美丽却达不到,只能算0.7-0.8个系数工分;金三坡在去年上半年还是整劳力,到了今年却拿不到工分;爷爷nǎinǎi年纪大了,农活又不利索,一直都是半劳力;金大力才句爷儿俩要反复斟酌良久,最后确定了主要思路:那就是民诚三队的变化,国家受益了,收购粮增多;集体受益了,公积金、公益金与提留水涨船高;个人受益了,收入比往年增加一大截……既然都受益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是正确的方向呢?

第二天一大早,队里的劳力几乎都出动了,大家伙有说有笑,先把粮食稻谷翻晒,队长会计等干部联系船只车辆(人力车)、指派卖粮队成员。

要卖的粮食很多,以生产队有限的车、船等工具当然不够,还需要人力担着粮食步行前往粮站。往年这种活儿队里都是抢着做,因为有补贴,或者是工分、或者干脆是现金,但在今年,没有什么补贴了,队长指派到了人,居然也没有推脱的,都乐呵呵地应了。

金大力一大早拖了金三坡出门,爷儿俩到公社里借了一架海鸥牌120照相机。然后父子二人分头行动,金三坡做无间道,去别的生产队、甚至是其他的生产大队去打探消息,询问他们的收成与去年收成的差别。金大力则拿着照相机,有意识地抓拍生产队社员们脸上洋溢出来的真诚笑容。

下午的时候,粮食开始装船装车,轮到挑担的社员也早早准备好了扁担、麻绳、簸箕。徐队长一声令下,长长的队伍开始出发。

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各种各样的G命号子轮番齐响。你方唱罢我登场,偶尔一串走调声,立时博得阵阵善意哄笑。

民诚三队卖粮队伍蜿蜒数百米,站在队伍最前方,一眼都看不到尾。而金大力的照相机,则是以一个个的特写镜头,忠实记录了这一幕。

后世的时候,lian产承包ze任制以后,卖粮的主体已经不是生产队,而是农户个体,所以每次卖粮都要排着长长的队伍。但如今还是生产队作为最基础的核算单位,卖粮是集体行为,哪一个生产队轮到什么时候,这些都事先联系了之后安排好了的,所以,大队伍到了粮站,马上一担一担的谷子定级、上秤,社员与粮站工作人员都忙得不亦乐乎。

征购的公粮其实就是交农税,只不过采用的方式是“实物交纳,货币结算”,比如以去年而论,交一万斤谷子的公粮,结算成货币就是交了一千块钱的农业税。今年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往年一般要占产量15%的征购粮,今年只需交12%左右就完成了征购任务——即农税,话说回来,这省下来的3%,可也是钱啊。

公粮缴纳完毕之后,接下来就轮到余粮了。在规定比率内(80%-90%)的余粮是必须要卖给国家的,这就叫做计划内,而在这个规定比率之外的就是计划外,当然,只要不怕饿肚子,口粮也可以卖,问题是口粮卖了吃什么去?呵呵,这是玩笑话了。

粮站的工作人员显然非常吃惊,民诚三队在去年夏粮入库的时候,公粮征购与余粮收购数量他们是知道的,要说今年少征购了大约3%的公粮,那也就是多节余七千多斤稻谷,可问题是去年的余粮数字入库之后,似乎还有源源不断的谷子在后面排队,七千多斤完了之后又是七千多斤,连续好几个七千多斤,怎么就没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