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赵临东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44

第4312步兵营的营长是个年约四十的少校,因为是东北大汉所以长得人高马大,足足一米九多的个子在在座的诸人中间高了一头,此人姓赵,名临东,出身武汉军官学校九期步科,毕业时名列步科第三十六名,因为毕业没有名列前茅,加上毕业后的从军之路中也没有发挥出太过出色的表现,所以从军之路也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靠着资历和时间一步一步慢慢积累晋升,到了年近四十的时候才晋升为少校。

别看赵临东资历平平,官衔也不算高,但是赵临东这种四十岁左右的军官却是目前陆军中的核心军官群体,目前中国陆军的军官群体大概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种就是前清时代培养的军校生,包括前清时代的各军校毕业生,比如南京陆军中学,北洋武备学堂等以及留日士官生,这个群体是中国陆军中名副其实的元老,包括陈敬云自身在内都是这一群体,其他的沈纲、陈仪、左玉刚等一大票上将乃至元帅都是这些人,虽然这些人的年纪都已经老迈,最年轻的也有了,哪怕是现任财政部总长、掌管战时经济委员会的吴岩清他自身也算权势滔天了,但是他背后的吴家却不会被认为是顶级豪门了。

除非能够和马寅初、洪子泰之类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洪子泰的一个儿子可是中将呢,马寅初也是有个堂弟是海军少将。

当然目前中国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和陈敬云的关系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的也不为过,至于怎么造成的,看看陈敬云自己的家庭结构就知道了!

他陈敬云几个儿子可都是清一色的军人身份,陈敬云把军队视为家族权力的核心,而陈家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豪门,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迎,陈家自个都是这样,其他家族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这样时间越来越久,由上层家庭出身以及中产家庭出身的学生进入军校后毕业,而由此构成了中**官群体。

主力就是充分体现了一句上古名言:穷文富武!

为什么现今中国三军里很少有下层民众出身的军官,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下层出身的学生绝大部分很少会去上高中,绝大部分人上了初中后就是出去工作,要不就是去报考技术学校也就是中专,至于高中不是普通人可以上的,因为这年头中国高中的定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大学预科学校,说白了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的,如果没有在大学里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自信平民子弟根本就没有必要去高中,因为考上了大学没能获得奖学金的也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再者,不说大学了,就是高中的学费也是很昂贵的,低收入家庭根本就承受不起,当然那些学业优秀的天才不在其内,人家每年都是拿全额奖学金的,没有拿出来比较的意义。

诸多情况下,低收入家庭的子弟一般初中毕业后要么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拥有初中学历的话做个普通职员是没有问题的,工作几年月收入就能够达到五十元左右了,足以样一家老小生活了。如果成绩不错的话还可以继续去读技校,三年毕业后比高中毕业生吃香多了,轻松迈入月收入五六十元的层次,过百元也不是什么难事。

努力一些、吃苦一些也就能够供一个孩子上高中乃至大学了,等孩子大学毕业后,那么这个家庭也就稳妥妥的进入中产阶层了。

这个年代的中国高中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是无缘的,而军校招生又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此外还得有一份重要人物的推荐信,自身的学业也必须极度优秀。

如此种种条件加起来也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军官团体中,平民子弟出身的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从实际而论,中国的军官团是比德国的容克军官团更加贵族化的一个团体。

赵临东自己实际上也算是中产家庭出身,父亲乃是辽宁省下的一个市政府下辖的工业委员会的会长,换成今天的说法大概就是市工商局的局长。不过这种出身在国内军界的军官当中一大群,在军队里比老爹也得有底气才行。

如果老爸不是中将以上或者省府一把手之类的角色,最好就别喊我爸是李刚之类的话,不然很有可能会被人打脸的。

再说了就算别人老爸不给力,随便出来一个优等生就能够把你踩死了,人家出口第一句就是问你是几期的,如果是晚辈的话立马就矮下去了,如果是同期的人家立马又会问你毕业时名列第几。

如果你自己只是资质平平,而人家又是毕业时名列前三的优等生,那几乎是注定了人家会爬的比你远,你是尉官的时候人家已经是校官了,你还是校官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少将了,这辈子是没法比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你老爸是李刚,人家也照样鄙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