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186

() 李上尉口里大骂着,但却是快速的爬起来,然后趴到战壕上,小心的拿出望远镜观察着,此时此刻他眼中的战场子弹横飞,炮火连天,双方shè出的子弹不断的划过空气,然后钻进冰冷的土地,而极少数的则是击中了敌人的身体,温热的血线很快融化了身边的雪地,似chūn天提前到了一样。

烟火、雪花、鲜血构成了一副艳丽多姿的冬国景象。

发出嗖嗖声的子弹不断的划过身旁不远处的空气,然后在李上尉身边不远的地方激起点点烟尘,然后李上尉却是丝毫没有在意,而是拿起望远镜就是快速的观察着远方的rì军阵地,不过他也没敢露出来太久,很快就是缩了回去,而等他一缩回去,战壕上方的土地就是迎来了数发rì军机枪发shè过来的子弹。不多不少正好三发,而且着弹位置密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老手用轻机枪所发shè的子弹。

然而这些却不是李上尉所关注的了,他坐在战壕里,旁边的是一个中尉和一个少尉,此外还有两个传令兵。..

“rì本人现在要从右边的那个小山沟绕过来,而且人数不少,怕是有一个中队的兵力。”李上尉继续说着:“哼,这些狗rì的小rì本想的倒是简单!”

此时身边的一个年轻少尉用着忐忑的心情道:“那么连长,他们从小山沟过来的话,那边我们只有半个排不到的兵力,怕是很难挡住啊!”

“废话,要不是因为这个,我叫你们过来干什么!”李上尉虽然也想要和其他的军官一样时刻保持威仪,但是一到了关键时刻,这骨子里的老兵气质就是暴露无遗了:“现在一排那边的阵地拉的太长,让他们收缩一部分!空缺的阵线由二排来补齐。”

“这样的话,二排的阵线是不是太过稀薄了!”旁边的中尉道。

“我还没说玩呢,连部跟我去支援二排!”李上尉继续说着,说完后就是带着人猫着腰往二排方向过去了。

没多久,这一小群人就是到了二排的阵地上。

“秦中尉,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刚到低头,李上尉就是拉过了一个满脸胡须渣子的壮实中尉。

秦中尉看上去很是结实,但是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而且满脸的胡须渣子,靠近了就能闻见一股汗臭味,很显然已经是好几天没洗过澡了。

战争上的硝烟味道那么浓烈,鲜血的气息那么浓郁,面临着生死搏斗时,谁还会在意身上的衣服脏不脏啊。

饶是中国陆军里这一支那么着重着装礼仪的军队里,在实际战争中也不可能让军官们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

别说是秦中尉了,就连李上尉他也是满身脏兮兮的,这好几天作战里他可没有时间和机会洗澡,身上的作战常服也是无法替换。不过好歹是个上尉连长,这上尉的军官已经算是基层军官中的最高者了,李上尉也得注意注意下自己在部下眼中的形象,所以这胡子还是会刮的。

秦中尉从口袋里翻出了一个小本子,然后指着上面道:“这是我刚才观察的结果,你看这里!”

他手中的小本子上是用铅笔画的一副简陋地图,简单的手画地图就是附近区域的地形图了。这些年中国陆军参谋部中的制图科利用航空照相,实地考察等制定了一整套的军事地图。这一套耗费了制图课无数jīng力和金钱的军事地图包括国内地区、俄罗斯地区。此外还制定了朝鲜和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图。

其中的印度支那半岛由于过于敏感,这个半岛上只有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印度支那,此外还有一个英法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区泰国。对敌人领土的军事地区制造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来,都是悄悄的派遣侦察机或者人员潜入偷偷制作的。

而在朝鲜地区,地图的制作就是光明正大的多,原因很简单,中国现在不愿意和英国以及法国起冲突,但是不代表着陈敬云不敢在朝鲜搞事啊,别说是现在了,甚至在一战时期里,中国就已经大体制定了朝鲜的详细军事地图,然后在1923年的中rì战争期间更是把整个朝鲜的地形图都给制作了出来,战争结束后也是经常派遣侦察机进入朝鲜上空进行侦查。

这么多功夫花下去,实际上陆军对朝鲜的各种地形掌握实际上是超过了诸多的国内地区。

不过哪怕军事地图再详细,它也没不可能把每一个个小山头标注完毕,实际上作战的过程中,依旧需要靠基础的军官当场制图并进行判断。

“现在我们正面的敌人至少也是超过两个中队了,怕是不下四百人,刚才rì`本向右边移动的一部分,估计也就以个中队左右的兵力,很显然是把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了那一边,想要突破我们的三排阵地。但是三排那边的地形有些特殊,虽然对他们的步兵冲锋有利,但是他们要得到火炮支援的话却是有些困难,相反,我们这边虽然面临的rì军兵力不多,但是rì军的炮火力量却是主要集中到了我们这边!”

也许是为了证明他所说的话,很快天空就是传来了数声呼啸声,从军十几年的李上尉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炮击,而且听这声音似乎炮击的规模不小,呼啸声很快就是变成了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了四声爆炸,这声爆炸过后又是响起了两声巨响。

外头炮声隆隆之际,秦中尉面sè大变:“怎么变成六门炮了,刚才还只有四门呢!”

一个合格的军官,通过枪声以及炮弹的爆炸声判断敌军的火力是基本功,说起来这事其实也很简单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以及步枪的声音都是明显不同,只要听的多了,有了经验基本上行就能够判断出来。而通过敌军发shè的炮弹进行判断也大概如此,不同口径的火炮爆炸威力自然是不同的。至于数量则是因为火炮的shè速是有限的,所以大体上也能够通过单位时间内己方遭受的炮弹数量而判定敌军的火炮数量。

秦中尉虽然只是个中尉,但是从军时间不短了,从上军校的那一天起,他就算是现役军人了,军校生的军衔是特有的准尉,一般毕业后就会授予少尉的军衔然后进入部队中基层军官职务,装甲科、炮兵科、骑兵课、步兵科这四大类的毕业生一般担任最基层的军官职务,比如副排长。大概两到三年后才会有下一轮的调动,表现优异的话就会被晋升为中尉继续在野战部队中任职,而一般都是中尉排长。而到了这个地步后要想继续往上升,那么就需要运气了,没有响应的战功是很难单纯凭借熬资历就升上去的。

现今各国都是视军官职业化为过军事建设的重要标准,之前的陈敬云在这一点上犯下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那就是军官退役制度。在一战时期,也就是国内刚统一那会,陈敬云为了扩大部队的规模,为了能够在战时进行大范围内的动员,除了实施士兵退役制度外,还施行了军官退役制度。其中的士兵退役制度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能够为中国储备大量的预备役士兵,但是军官退役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首先了军官的个人意愿问题,这个年代在中国,如果说报名参军只是为了能够在服役两三年后就退役进入工厂的话,那么众多年轻人报考军校,并且在军校里学习了整整三年后才毕业进入部队,为的可不是只服役几年后就退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把从军当成了终生职业一直干到老的。

但是当时陈敬云为了能够储备更多的预备役军官,所以实施了军官退役制度,限定了各级军官的退役年龄。这种制度实施后,让大批的基层军官甚为不满的同时也让部队的军官质量下降不少。

这些军官们可大多是都是打算一辈子从军的,三十多岁就把这些中基层军官转入预备役的话基本上就是结束他们的职业生涯了。

同时由于大量的中基层军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被迫转入预备役,这就导致了基层军官的年龄层次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役基层军官的素质。

更关键的是这些退役军官在转入预备役后各种军事素养下降的极快。一战以及一战以后,各种军事理论以及军事装备发展迅速,必须时刻紧跟着才能不掉队,而军官转入预备役后各种军事素养下降的非常快,基本上过个两三年就跟不上cháo流了。

种种情况让陈敬云以及陆军的大批高层重新审视军官退役制度,最后还是决定提高了各级军官的退役年龄。把少尉和中尉的退役年龄从三十岁提高到了四十岁,把上尉的退役年龄从三十都记不住的话,估计少将一直混到五十多,然后运气后临近退役的时候被授予中将,然后以中将军衔退役,运气一般的就只能以少将军衔退役了。

而李上尉的快速晋升得益于他之前的战功,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他自然很快就能够判断出来敌军的火力。

“四门七十毫米的迫击炮,还有两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李上尉皱着眉:“这rì`本人可算是下了大本钱了!”

“刚才rì`本人也就是只有四门的迫击炮,现在他们又来了两门七十五毫米的山炮,恐怕当面的敌军兵力至少是一个大队了!”秦中尉如此分析着:“而且还动用了他们的联队火力!”

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出现rì`本人的掷弹筒和重机枪都是经常的时期,而且某种情况下也会遭遇到七十毫米迫击炮的shè击,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因为rì`本人的迫击炮是单独编练,战时加强到各部队中,不像中国陆军一样平时就完全下发给各部队实际装备。而遭遇重要战事时,rì`本的步兵部队就能够得到来之于联队炮兵火力的支援。

不过说实话,rì`本陆军的火力如果说在1923年还能和中国陆军大体持平的话,那么1931年的今天就已经是开始不如了,rì`本现在的师属火力还是七十五毫米火炮,但是中国陆军已经陆续装备一百零五毫米的师属榴弹炮了,而少量的一线部队更是已经装备了两个营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此外的团属火力中以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120毫米迫击炮组成。营属火力主要以80毫米迫击炮组成,连级火力主要以60毫米迫击炮组成。

不过各部队实际作战的时候,尤其是重点地区作战的部队一般都能够得到上级部队的火力支援。比如中国陆军自己就非常喜欢把师属火力下放到团级部队中,然后组成团级战斗群担任主攻任务。

现在对面的rì`本人来了两门七十五毫米的山炮,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来自联队火力的增强,而李上尉这边却只是一个标准的步兵连,整个连也只有三门的60毫米迫击炮,这打起来自然要吃亏的多。

不过李上尉并没有和诸多影片里的英雄角sè一般说什么死也要守住之类的话,一见战场的形势不太妙他就是立即下令:“让一排进行收缩,准备撤退到第二道防线!”

然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道:“去营部请求增援,我们至少需要八十毫米迫击炮的增援。”

李上尉很快就是率领部队进行转移,很快营部也是增援了一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以及两挺的重机枪过来了。这让李上尉心里松了口气,不过真正让他放下心来的是随后的炮击!

是自家的大规模炮击,虽然李上尉没资格直接请求师属炮兵的支援,但是李上尉所看到的只是他面前的这一段防线,而把战场扩大到整个上千米后就会发现,rì`本投入了将近两个联队的兵力在大量炮火的支援下发起了进攻,而他们的当面之敌就是471团,如此情况下471团也是得到了大量师属炮兵火力的支援。

所以当李上尉看到炮弹不断落下砸向rì本人的阵地时,他就知道,rì本人的这一波进攻应该算是被挡下来了。

可是他有些不明白,这些rì本人怎么跟发了疯一样冲上来,他只是个小小的上尉,根本就无法了解到整个战场乃是整个安州战役的情况。

于此同时在安州北部十多公里外,漫山遍野的坦克和半履带式装甲车以及轮式卡车组成了一道装甲洪流,然后朝着rì军纵深持续挺进!

就当471团的李上尉率领部队进行防御作战时,李上尉的老上司,当年的裴中尉,现今的裴中校正坐在一辆中武四轮越野吉普上朝着南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