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〇章 鱼水情深
作者:天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60

第九四〇章鱼水情深

“一条条河水哟、那个三道道坎,满眼的谷子哟红艳艳的花;祖祖辈辈哟那个度日如年,数着黄土坡上的高粱杆杆;一个个亡魂噢、晕乎乎到滇南,遇到了恩人哟能吃饱穿暖;颤悠悠的心哟、那个苦辣酸甜,安家军的恩情哟薄如云天……”

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的信天游歌声,在天地间回荡,正在与乡亲们一起收割、挥汗如雨的安毅惊讶地抬起头,四处寻找唱歌的人,发现遍野的乡亲和官兵们都停下手里的镰刀,直起腰板,聆听这苍凉的几乎是吼出来的质朴歌声。

东北方向绿油油的山坡上,一个头上仍旧包着白毛巾的黑瘦汉子仰面朝天,紧闭双眼,对着金色稻田里的数千军民,一声声吼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信天游调子,眼中止不住的热泪,已经流淌到他青筋凸起的黝黑脖子上。

汉子身后的大树下,坐着一个抱着孩子、敞开衣襟喂奶的女人,她时而望望四周悠闲吃草的牛群,时而望向前方第一次扯开嗓子敢对着几千乡亲和安家军官兵唱歌的丈夫,眼里时而担忧,时而感动,听了一会儿禁不住频频擦泪。女人是在逃难途中认识前面那个跛脚丈夫的,当时女人的孩子和老人全都病死在鄂陕交界的荒野途中,滚滚南下的难民,没有一个有力气看她一眼,是她现在的丈夫,一个连自己都顾不上的三十八岁跛子,偶尔看到她还能哼哼,就把她从死人堆里背起来,一路蹒跚而行,历尽艰辛,背到了鄂西北白河县安家军设置的收容站。

年方二十面貌姣好的女人当时已经奄奄一息,是安家军军医的治疗,是这个跛脚汉子在长达二十多天里夜以继日的照顾,她才幸运地活了下来,病好之后来到川南,她嫁给了这个比她大十八岁一辈子都没摸过女人**的放羊娃。

再次迁移来到滇南时,女人已经怀孕,得到农场和安家军政治代表的照顾,不但率先分到房子被子、锅碗瓢盆和半亩菜地,还成了一万三千多亩肥沃土地和方圆十几里山林草场的共同主人。

女人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同时陕北乡亲的场长老贾和军代表提着大包小包礼物上门祝贺,临走前交给自己和丈夫一个新任务:农场刚分到八十头健壮的黄牛,你们一家从今天开始不用追着号子下地了,专门为农场放牛,干好了你们夫妻俩的工分加倍计算。

数月来,八十头黄牛在跛子夫妇的精心照料下,膘肥体壮,其中的二十七头母牛已经生下小牛犊,油盐不缺、温饱不愁的夫妻俩因此数次受到公开表扬,黑板报上光荣榜每个月都有夫妻俩的名字,从小孤僻性格懦弱的丈夫也有了笑脸,时常在放牛期间哼哼几句家乡的小曲来和自己的女人打趣,但是像今天这样唱得声传四野、唱得石破天惊的事情,女人此前还从来没见过,女人甚至以为,自己这辈子不指望听到丈夫好听的、但是从来不敢大声唱出口的歌声,今天她听到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短暂的惊慌羞涩过后,女人凝望着自己胆小的丈夫,遥望山下金灿灿的稻田和黑压压的乡亲们,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女人心中流淌,暖洋洋的,暖得让她的泪也是热乎乎的。

田坎上,安毅接过一位美丽女人递来的水,低声致谢,望了一眼晒坪上摇动的,来命名这种从南面下寮地区弄回来的、经过两年的杂交改良第一次在咱们这块土地上丰收的稻种,并给予黎阳先生和他的研究小组最高的奖赏!”

乡亲们喜出望外,齐声叫好,看到身边的官兵和官员们热烈地鼓掌,也都用力拍起了巴掌,其他书友正常看:。

边上的朱蕴看到这一切,无比感动,正好政治部主任展到站在她不远处,朱蕴想了想,走到展到身边,低声建议:

“将军,如果能把营盘山农场的事情登在报纸上,对民众的鼓舞会很大。”

展到微微点头,指指架在高高草垛上的两架摄影机:“看到了吧?不但要在报纸电台上宣传,还要拍成电影,全国放映,回去之后,我们政治部就会组织一个专门的摄制组开来滇南,还把上海东方电影公司的那几个大导演和摄影师请来,拍摄几部纪录片,记录咱们滇南的创业历程,展现我们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还得让全中国都知道,滇南的军民拥有什么样的精神。”

朱蕴非常钦佩:“将军想得太周到了!”

展到摇头莞尔一笑:“不算什么,我本来就是吃这碗饭的嘛,呵呵!对了,朱蕴,你已经成为咱们专区政府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之一,什么时候去叙府报到进修啊?”

“还不知道呢……将军,我从没有离开过思茅,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昆明,可那时我才十一二岁,坐马车去的,累死了,记得的事情也不多,只是感觉昆明好大好大,呵呵!还有,我从来没坐过飞机,能和你们一起坐飞机去叙府吗?”朱蕴期待地问道。

展到想了想回答:“这事我不能做决定,你还是自己问问我们司令吧,你明天开始,不是要担任我们司令的随身翻译吗?到时候你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说说,估计问题不大。”

朱蕴点点头告辞,回到原来站立的地方,望向正在与老贾和自己父亲聚在一起商量的安毅,不知不觉看呆了。

一阵掌声响起,朱蕴回过神来跟着鼓掌,望着身材俊美、一脸迷人微笑的安毅,忽然感到自己心跳加速,小脸也变得**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