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围城
作者:注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40

阅兵式结束,探亲团个个面如土色。虽然被吓得不行,不过正事还得办,现在上皇的身份已经确定无疑,前来见驾的礼部三主事就向上皇进言,希望上皇早日回朝。

“回朝?朕回朝之后还能当皇帝吗?”楚天易白了那三个小主事一眼,这几个家伙肯定是正统年间中的进士,对录用他们的大老板如此敷衍,实在是可恨。

忘恩负义无耻小人!这是楚天易给的评价。

被楚天易这一反问,探亲团成员皆傻眼了,在宫中朝中,他们都不过是无名小卒,自然不敢保证上皇回朝能重新临朝称制。再说了,明朝已经有一位皇帝了,人家肯定不会让位。

“天位已定,上皇南归,自然不复临天下...”一个主事壮着胆子说道。

“既然不可复临天下,朕回去作甚?”

“上皇南归,受圣上崇奉为天下父,古今之盛事也...”又一个主事劝道。

“朕为败军之帅,不容于朝廷,不归尚可活,南归则立成齑粉!”不是楚天易心理阴暗,实在是新皇太不地道,派人行刺的事都干得出来,回去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任那些礼部主事好说歹说,楚天易就是一个答复:要老子回去可以,把皇位腾出来先,不然老子就是死也不回去。文官劝不住,就轮到太监上阵,皇帝派来的两个亲信太监眼睛一转,就在上皇的妻儿老母身上打主意,明着说太后皇后太子思念上皇,上皇还是回去跟他们团聚吧。

亲情牌都打出来了,要是换了其他人,肯定被说动,楚天易不是其他人,妻儿老母都是他前身的,对他来说形同陌路。而他也是知道的,自己在外面打拼世界,让皇帝有所顾忌,宫里的妻儿老母反倒是安全的,如果自己傻愣愣地回去,全家是团聚了,不过团聚的地点很可能就是阴曹地府。

因为,在皇权面前,没有投降者,只有失败者。而失败者的下场,必然是全家死光光,不是被明着赐死就是被暗中刺死,楚天易不想也不会把生命的主动权交到别人的手上。

软言相劝劝不动,那两个太监就唱起了白脸,明着还是说太后皇后太子思念上皇,不过在提到这些人的时候,他们的语气中包含威胁的意味,大有如果上皇不回去,这些人就要怎么怎么样。

对于这种威胁,楚天易嗤之以鼻,老子是穿越者,除了穿越女神,谁也不是老子的亲人,那些人你们想杀就杀,不怕被人骂死就尽早动手吧。

楚天易发扬刘邦的“分我一杯羹”的“大无谓”精神,那些大打亲情牌的太监顿时如斗败的公鸡一般。

当然,楚天易并没有刘邦那样无情,他明确表示,如果太后皇后和太子愿意北来探望,他无任欢迎,言语间还含沙射影:只怕当朝皇帝把他们当成人质看押起来,不愿意放他们北来与家人团聚。

软硬不吃,横竖劝不动,探亲团无计可施,朝拜自然不欢而散,不过探亲团心里都亮堂:不回?这可由不得你,朝廷派大军北来护驾(其实是绑架),看你回不回。

探视过上皇了,也确定了上皇的身份属实,皇帝派来的探亲团员并没有就此回京,而只有太后派来的探亲团员回京报信,因为他们还另有任务:一是保护上皇,免得又被异族人捉去,毕竟堂堂一国之君被蒙古人捉去已经让朝廷很丢脸了,再把上皇弄丢,那是会贻笑万年;二是想办法把上皇弄回去,省得他在外面丢人现眼,或者是乱搞阴谋扰乱安定局面。

为了做到这两点,探亲团命令参将马汝良从抚顺关紧急加调两千人马来六堡驻守。本来,马汝良想让自己的部下进入六堡接手城防工作,可是楚天易哪里会同意,还下旨:非经特召,任何人不可进入六堡,否则视为谋反,杀无赦。

按说六堡内只有排开,分别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四位先帝的灵位。

灵位依次排好,楚天易领着亲兵,齐刷刷地跪于灵位前,场面庄严肃穆。这下,下面的明军再也嬉笑不起来了,他们就算看不起上皇,但是不敢看不起先帝,虽然明知道这四个灵位只是几块烂木板拼合成的,可是它们是上皇抬出来的,没人敢质疑它们的合法性,只得乖乖下跪没商量,而且在上皇没有发出命令之前,他们谁也不敢起来。

下面跪了一片,楚天易心中暗暗得意,心道:跟老子玩阴谋,玩死你们,这一次先罚跪。这不,他依旧跪地不起,只是冲城下下令道:“各百户以上军官,悉数入城拜祭先帝。”

马汝良这下没招了,如果只是上皇命令,他大可以当耳边风,可是上皇把四位大明朝的老祖宗都抬出来了,他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造次,只得找来亲信嘱托围城的相关事宜,这才领着十几个同僚进城。在先帝灵牌前,上皇都还得跪着,他们这些五六品的小军官自然不敢骑马,更不敢带亲随,只得一步一跪地匍匐进城。

这十几个人被骗进了城,城门再次紧闭,楚天易这才站起来,同时下令众军平身,当然,四个牌位依旧立在城头,看起来很扎眼,搞得城下的明军都不太敢抬头往城头上看。

“礼炮三响。”楚天易一声令下,三门火炮接连冲天鸣炮,声震于野,此时已经埋伏在抚顺关外的哈铭听闻炮响,抽出马刀。

“行动!”

ps:本周忙于定大纲细纲,所以更新慢,下周起每日最少更七千。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