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的开始
作者:心律不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5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11-01

今天就开始进入新的篇章了,之前写的两万字全废弃了,再罗罗嗦嗦的我自己都看不过去。

不管了。新篇章开始。不过还是和前文有关联。

--------------------------------------------------------

宁南十一月的天气就已经一片萧瑟了,市区里的法国梧桐树树叶在秋风下早已占领过了每一寸街道。清洁工人们辛劳的将树叶堆积起来用一辆辆的三轮车拖走,但仿佛没完没了,一阵寒风袭过,又是一地。

路上行人匆匆,电动车呼啸而过,红、绿灯闪烁,繁忙的都市嘈乱中却自有一股力量,维持着人们的行为。

繁华而静谧。

离宁南市十几公里外的东郊,是宁南赫赫有名的大学城,棱角分明的区域划分将大学城各大学间条理清楚的区隔开。

相较宁南市区的繁华,大学城宁静安逸。仿佛空气中都有股学识的气味。

此时已是正午时间,宿舍区一片喧闹,学生们成群结队的拿着饭盒去食堂,选择自己喜爱的窗口,挑选着钟爱、适合的菜式,享受一顿可口的午餐。

宁南工业大学的西门,一个瘦削的年轻人小跑的出了校门,沿着人行道一路不停歇,他时间点掐的正正好,正好是红绿灯切换的瞬间,他已越过两条街道,一头钻进了地下通道,正是地铁的入口。

这个年轻人眼眸低垂,面皮白净,瘦削的身躯里却包含了力量,脚步坚定有力,一路狂奔而去,若是有人仔细看看他的面容,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若是再有点记忆,一定能够叫出他的名字,八月末在宁南的电视上反复被播出的那个通缉犯-----张三黑,当然电视台后来又澄清,宣布张三黑为通缉犯只是配合警察混淆嫌疑犯的信息,麻痹嫌疑犯,他并不是嫌疑人,更加不是凶手,并向张三黑道歉。

可惜那时候张三黑就在宁南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李宁军为他重新拿到的身份----张默,他对这个名字并不喜欢,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并不愿意换名,不过赵爸、赵妈觉得甚好,‘张三黑’这个名字想一想就能预料到未来会有无数的麻烦!于是张三黑便接受了更名,也接受了张默这个奇怪的名字。

张三黑手里的面包来不及吃一口,一直等到进如地铁列车里,他才找了个角落座位,坐了下来,拧开水壶,吃了口水,三下楼被张三黑破坏了,可他也给李老头带来了巨额的业绩,加之李宁军的介入,银楼老板也就没有追究李老头,还包了个红包给李老头,但李老头仍是坚持回老家明为修养,暗地里就是避风头。

这么长时间,宁南人似乎都已经忘记水灾、变态杀手x了,想来李老头也该回来了。

确实两个月的时间不长,却也不短,足够多数人忘记这些事情,工作的压力,生活的乏味更多的将他们关心当下、将来,而不是回忆过去。

张三黑从地铁南城站走了出来,直接叫了一个摩的。花了八块钱,从南城站直接骑行到了棚户区附近。

他刚走进棚户区里,就看见狭窄的街道上黑压压的挤满了人,正中间的是一排课桌并列的搭成的舞台。

一个中年人站在上面,手里拿着一个喇叭,却垂在腿边,俯腰和课桌下的居民们交流,或许因为激动和投入,他额头上满是汗水,胸口的夹克也敞开。

李叔站在这中年人身后,也和其他人在做着交流。

张三黑站在最外围,慢慢的往前挤,好不容易挤到课桌边,就听李叔冲他说道:“唉,小张,你过来正好,替你堂叔签个字。”

他说着拿出纸笔,递给张三黑。

张三黑还没来得及发问,便听李叔介绍了起来。

原来这片棚户区的地块,实际是有好几个区域组成,各有不同的业主单位,其中就有军方、附近破产的某国营单位。过去这些年拆迁、建设一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今年开始事情变的顺利起来。

一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各种合作手段,盘下了这地块,不料,这家房地产公司却突然倒闭,电光石火中,在众人目瞪口呆中,隔天便由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接盘,而原先居民代表得到的口头承诺,以及与前房地产公司沟通的备忘录都被这家房地产公司全部否决。

经过这两个月的交涉,居民代表们终于决定奋起反击了。为了自己的权益,从来没有救世主,能够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