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四章 一荷渡湖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174

第三百十四章一荷渡湖

“四儿,将智觉和尚带来的茶饼取出一张,煮与杨学士吃,”郑朗道。 由网友上传==寿圣寺智觉大和尚带了三十张茶饼,让郑朗视为珍宝。不是白收的,让杏儿以到寿圣寺进香的名义,捐,问禅。

在竹舍的边上,又有许多人在移载大片的菊huā。

王拱辰不解,问:“这个何故?”

“我要辨佛,可佛经诸多,我学习的时间不长,怕说不好,因此打算在八月nòngcháo结束后,在此huā上十几天静心学习佛经,故取了一个名字,叫问禅。你们看,此处环境是否幽静?”

王拱辰捏了捏鼻子,不能作声,还真辨佛啊。

郑朗又摘下一片大荷叶,道:“当年达摩以一片苇叶渡过长江,西湖边芦苇不多,可是长着许多荷huā。荷huā出污泥而不染,所以最净,佛家也用莲huā当佛座。我重阳之举,是矫正佛家一些误入岐途的不好子弟,不知佛祖能不能保佑我,以一片荷叶渡过西湖,以举我行。”

“什么,以荷叶渡西湖?”韩琦与王拱辰齐声惊道。

“我很想试一试,若成,我就来此静心学习一段时间佛经,重阳辨佛,若不成,此竹舍就不来了。”

“这个荷叶……”三个钦差瞠目结舌,一个个傻了眼。

“怎么办,一苇渡湖,我怕没有达摩师祖的本领,也只好退而求其次,用荷叶代之。”

但三个钦差一言不发,用荷叶与用一苇有什么区别?

郑朗心中也在哀叹,没有办法,为了求先声夺人,自己还要得喝上几百口西湖的冷水。

重新上了画舫,几个美妓好奇地看着郑朗,其中最漂亮的妓子苏yù儿问道:“郑知府,会是格物学?”

这也是杭州名妓之一,看过许多诗书,当然,没有几个名妓不看诗书的,否则仅是相貌,也成不了名妓。但她的问题,也是三位钦差心中的想法,一问完,三个钦差一起看着郑朗。

“是不是格物学,你们自己用一片荷叶试一试看,不就知道了?”郑朗不答,反问了一句。

等于没说。

这事儿传得快,竟然奇迹般地的不用半个月时间,不知从那个渠道传到京城。

京城正在发生一件事。

国家需用武将之即,孔道辅恶整王德用,说王德用类似赵匡胤,文人什么本事没有的,笔杆子本领天下无双,后来整狄青时也是如此。罢了王德用东府官职,但嫌不够,河东都转运使王沿又告发王德用命令府州折继宣市马,王德用市于商人。

这件事也无可是非,朝廷豢养了大量战马,是准备一支骑兵的,但中原不适合养马,整个宋朝也难得有什么强大的骑兵,直到后来占领了河湟地区,才渐渐在西军中出现少量骑兵。

那么卖给商人是做什么呢,耕地用的。

目标是好的,但违反了制度,与郑朗夏天杀人一样,可王德用是武将,有理也说不清,也不能当真,若当真的,宋朝十有九成官员都要受处罚,不过王沿附孔道辅,言语说得恶毒,京城传言会再罢王德用。

似乎墙倒众人再推,王家皆惶恐不安,唯王德用举止言sè如平时,只是不接客而已。

王德用资历深,一时半会掰不倒,于是开始掰折继宣。

正在搜集折继宣的罪状。

这是可悲的一段历史,虽影响不大,但反映了一些文人的心态,大敌当前,需要王德用这样有经验的武将坐镇,就是不上前线,在朝堂中也能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更需要西北折家配合。

然而孔道辅之流呢?

喝了几口西湖水,郑朗从荷叶上湿漉漉的走下来,对富弼说道:“富兄,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君子党。武则天杀程务tǐng,突厥人贺之。她杀程务tǐng还有杀的理由,为什么马上开战,先折自己一臂,再抹黑折家?”

最可悲的马上文人写史书,还会再次抹黑这件事。

如果不是王德用在孔道辅死后说了一句话,孔中丞不是害我,他忠心shì奉国君就该这样,可惜了,他一死朝堂没有一个忠臣。让文臣nòng得灰心丧气如此,君子都能在史书中将王德用生平抹黑。

富弼不想回答。

郑朗道:“杭州事了,我很想回郑州。”

“回郑州?”

“养老,不想与这些君子们共事。”

王安石站在边上窃笑,这是老师在发挠sāo,到了老师这地步,他想“养老”,皇帝也不会让他养老。

说完后,看到仝明说道:“你也要去郑州了。”

状告燕尾寺也是仝明出的主意,但这些主意郑朗颇不喜,怕与他处长了,自己会更加腹黑。不是自己让仝明朱,而是仝明会在自己面对许多事束手无策时,能让自己墨。

不但要送走仝明,还要送走范纯祐,年已长,跟自己无非学习一些与他父亲不同的处人做事风格,学问也长,若不错的话,范仲淹在江东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今年秋后让范纯祐到范仲淹身边,给范仲淹一些小小的帮助。

秋虫声更密集,八月来临。

宋朝大战在即,灾害偏偏又起,西川自夏至秋不雨,民大饥,朝廷命韩琦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西染院副使王从益副之;蒋堂为梓夔路体量安抚使,左藏库副使夏元正副之,处理西川灾害。

说明韩琦在赵祯心中地位益重。

但韩琦三人没有离开杭州,本来案子也基本断完,不过他们同样好奇,于是留了一些尾巴拖着,一直拖到八月nòngcháo期到来。

今年观cháo的人更多,不但观cháo,还有郑朗主持的数场大戏,其实数本大戏唱过后,佛家在杭州地位隐隐下降了不少。另外,各州府的老百姓还想看一看郑朗如何用荷叶渡西湖的。

没让他们等多久,八月十九月圆之夜,天气好,平风静气,西湖就象一盘银轮一样,风平làng静。

郑朗决定用荷叶渡西湖,突然命令的,但这件事很让人瞩目,闻听后诸多百姓蜂拥而来,却让士兵把守了各个道口,连湖上都进行了宵禁,没有达摩的本领,长江上船只行驶,达摩照样渡江。郑朗只能封锁西湖,不让船只与百姓打扰他。

三个钦差,两个转运使也来了,杭州各个官吏也来了,来到西湖边,郑朗在此渡湖,四周封锁起来,老百姓离得远,但不禁止这些人过来。站在湖边,郑朗对杨安国等人说道:“三位,我就要过去,你们马上离开杭州,恕我不送。”

杨安国道:“没关系,你渡湖吧。”

送不送是一个礼仪,这不要紧,最要紧让我们在临离开时看一眼。

郑朗上了一艘小船,dàng了dàng,在荷叶丛中摘了一株最大的荷叶,但韩琦三人依然摇头,大荷叶还是荷叶,有什么区别。继续看下去,郑朗将荷叶放在湖中,拿起一个小桨,缓缓地站了上去。虽封锁了道路,月sè正明,老百姓离得不是很远,看到这个场景,惊呼声此起彼伏。

郑朗身体摇晃了几下,终于站直,看了看天际,回头对岸上富弼说道:“富兄,杭州的事务暂时jiāo给你了。”

说着,dàng起小桨,居然驾着这片荷叶,缓缓向湖中间划去。人不但没有沉到湖下,连荷叶也似没有承受任何重量,在水面如同才摘下来一样,四角扬起。

明月东升,光线更加明亮,惊叫声全部停息下来,所有人神迹一般看着这怪异的场景,月光昏黄,隐隐的让湖中一人一叶笼上了一种神秘的晕黄的光晕。

韩琦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抓耳挠腮,但郑朗驾着荷叶,已经离岸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