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战落幕(9437字)
作者:晏水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80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第一百章大战落幕

沮授伏在草丛下面呆呆不动,脑中如棋子变化般推算着朝廷军的动向。朝廷军到底会不会出兵接应皇甫嵩呢?如果出兵,那么会出动多少兵力?是骑兵还是步卒?是打算仅仅接应皇甫嵩走呢还是胃口更大?唉,形势逐渐对己方不利,却难有化解之道。看来自己赞同这次南下却是错误的了。但坐视不理的话,吕布很快就能吞灭曹『操』,尽有大河之南,那时挥兵北向,袁绍还能撑多久?时运不济啊!难道大汉还能苟延残喘不成?不!不会的。吕布权倾天下之后,大汉仍旧会灭亡吧。

沮授又想到袁绍身上。自己堂堂奋威将军,结果却被派到这个地方做这等普通将领才做的工作,而且是一项危险之极的工作。主公就如此忌惮自己?自己对他可是忠心耿耿、可昭日月啊。哼,主公恐怕就看上自己千辛万苦拉扯来的这点兵力吧。不过,当时自己兵力逐渐壮大时,主公是非常欣喜的,怎么今天这么快就猜忌起自己来了?自己并非恋栈权位,也想放权,这些士兵主公若想要尽管拿走就是,但最好不要老是提拔颜良、文丑、晏享、山海这类但恃匹夫之勇的莽夫,也不要重用麴义、淳于琼、朱怛这样目高于顶的狂夫。

沮授拍着大腿叹息不已,本以为天下事都在掌握之中,没想到吕布起于旧都颓败之中,战必胜,攻必克,气势咄咄『逼』人,形势艰难啊。

肖癸带着几名骑兵轻装游弋在前,忽听蹄声阵阵,前面一队骑兵奔来,他吃了一惊,连忙指挥手下几个侦骑绕到一边,耐心等候。很快那队骑兵本来,不到两千骑,衣甲上多有鲜血,但还算齐整,气势如虹,阵中飘扬着斗大的“袁”和“高”字,为首一员大将脸『色』黝黑、身材高瘦,正是高览。肖癸顿时大喜,命令一名骑兵速速回去报信,然后纵马从旁边出来,叫道:“来者可是高览将军?”

高览应道:“正是。肖兄弟,你亲自担任斥候啊?”肖癸乃是沮授的亲兵出身,深受沮授爱护和信任。肖癸苦笑道:“沮帅都亲临一线了,我这小小偏将担任斥候也是理所应当。看将军这架势,是得胜而回了?”高览道:“是吧。攻破了皇甫嵩步卒,将他本人俘虏了。你快派人报于沮帅吧。”他声音淡淡的,殊无兴奋之意。肖癸喜道:“这可是个天大的喜讯,沮帅一定十分开心。高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必将得到主公赏赐。”高览一向不苟言笑,肖癸也没觉得他情绪不高有什么不对。高览身后那人却悄悄捅了他一下,低声道:“高将军,一千儿郎啊!”高览神『色』微微一变,暗自叹了一口气。

肖癸又派一骑飞马回去,自己和高览并肩而行,询问战事情况。高览胡『乱』编造了一些东西,大致是己方在皇甫嵩列阵之前就赶到了,平原决战,骑兵对步卒自然稳占上风。肖癸扭头看到后面被紧紧捆绑住的皇甫嵩,笑道:“这就是皇甫嵩?那个剿灭黄巾的名将?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嘛。”高览道:“再利害的名将也没有三头六臂。时势造英雄罢了。”肖癸若有所思。

沮授听到两个斥候流水般的回报,十分惊讶:高览运气不错啊,居然能够全歼皇甫嵩军,并将皇甫嵩本人擒获,这功劳不低。不过他并未放松警惕,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强弩仍旧严阵以待,两千精锐刀轮兵则显出身影来,整齐排列在路中央。很快,肖癸引着差不多两千骑兵小跑着奔驰过来,为首那员大将正是黑着脸的高览高子瞻。渐渐,这队骑兵越来越近,都是自己熟悉的脸孔。沮授举手示意,强弩兵和刀轮兵本来就松弛下来的神经更加松弛了,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容。有些人还充满嫉妒的神『色』,这高览军怎么如此轻松就立下大功,自己在这里白白埋伏了半天,天寒地冻的冻得不轻,『毛』都没看到。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强弩兵很多都直起身子,『露』出身形,有的低级将领呵斥几句,有的自己也乐呵呵地看着。

高览老远就跳下马来,叫道:“沮帅!”沮授笑着迎上几步,道:“子瞻!你立了大功了!”高览脸上『露』出一抹奇异的神『色』,道:“也许吧。”沮授诧异道:“子瞻你怎么啦?”突然心中咯噔一下,想到一个问题:皇甫嵩天下名将,带着四千步卒,高览两千骑兵怎么可能『毛』发无伤?抬头细看,前两排虽然感觉比较熟悉,但后排的全都是毫无表情的陌生面孔,第三排一人虽然低着头,但那棱角分明的脸庞,那英武挺拔的身影,却是那么熟悉!他们每个人的手都紧紧握着兵器,全身绷得像一张张拉开的弓……电光石火之间,沮授大呼飞退:“高览投敌!强弩兵给我『射』!”几乎是在同时,第三排那人蓦地昂首高呼:“杀!”两千骑兵如海水般哗啦一声各分出几百骑向两边强弩兵埋伏处冲去,左列一人白马银枪,正是赵云,右边一列青马长刀,正是华雄!

强弩兵哪里料到会有这等变故,目瞪口呆,两千强弩只有一两百张歪歪斜斜『射』击,正对着两千骑兵的中间。高览面对飞『射』过来的弩箭,叹息一声,终究还是『性』命重要,倏地躲入自己战马腹下。前两排的降兵不少被『射』死。太史慈举着长枪,纵马向沮授的中军猛扑上来。皇甫嵩在后面带着预备队押阵。

沮授避回刀轮兵阵中,眼睛通红,心中对高览是恨之入骨,强自保持镇定,大声指挥刀轮兵迎敌。今日战败是肯定的了,但他希望能够把强弩给撤回来。刀轮兵果然凶悍,左手是外面开刃的锋利盾牌,右手是精光灿烂的长刀,死死抗住骑兵的冲击。还分出一部分士卒,去接应埋伏在两侧的强弩兵。只要强弩能够撤到刀轮兵阵型的后面,就能从容列下阵势进行反击。那时一支支的强弩将让对方的骑兵吃不了兜着走。

沮授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妙,但太史慈显然不是傻子,早就把场上得关节看得通透。他中锋只投入两三百骑,显得气势雄壮,其实虚张声势,不跟刀轮兵缠斗,而是利用灵活和机动,砍上几刀、刺上几矛,一个盘旋打马再回来,然后再次发动冲刺。两边对付强弩兵的则各投入了六百骑,只要破坏掉强弩,剩下的这些步卒还不是砧板上的肉!?就算他们再悍勇又能如何,自己的骑兵照样把他们磨死!

********************

华雄挥动青龙偃月刀,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杀得是血流成河,酣畅淋漓。他一边杀,口中还一边发出狂暴的吼叫,如发狂的猛兽,嗜血的魔怪。战场上,每个人都把人『性』中最阴暗的部分显『露』出来,都成了魔鬼,杀戮着,兴奋着,吼叫着。残肢、鲜血、内脏、脑浆,惨叫、悲鸣、怒吼、痛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处炼狱。赤兔营在我的训练下养成了钢铁般的战斗力,在华雄的带领下又充满了嗜血的杀气。强弩兵很快溃不成军,刀轮兵冲上接应已是不及。沮授见形势不妙,下令刀轮手向后撤退,只要撤退到龟山之上就能固守待援,骑兵又没法攻上山去。

太史慈却不肯放过他了,命令华雄等拼死切入沮授军与龟山之间,牢牢站住脚跟,然后亲自率领铁骑向沮授军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沮授开始还想带领全军徐徐退却,后来听到又是一波骑兵滚滚而来,再也无法坚持,一咬牙,带着几十名亲兵骑士,纵马脱离战团,向北狂奔而去。太史慈想派人去追沮授,却被刀轮兵借助地形死命缠住。随着张韬、秦宜等人的骑兵加入战团,战斗很快结束。

龟山一战,我军大获全胜。俘获七百余名步卒,缴获一千六百多张强弩。太史慈等喜笑颜开,士气如虹。经过与皇甫嵩商议,众人决定迅速向北进军,争取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在他大营南侧扎下营盘。有了这些强弩,防守起来可以说是更加得心应手。

“咣啷!”袁绍将桌子上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全部扫到地上,墨汁溅了跪倒在地谢罪的沮授一身。袁绍气得发抖:“沮授!你可知罪?”沮授伏在地上,并未抬头,道:“末将知罪。”语气却十分平静,并无半点忏悔之意。袁绍冷冷道:“两千张强弩你丢弃得一干二净,两千精锐步卒你弃之而逃,罪过不可为不大,但念你往日功劳的份上,特剥夺你统兵之权,不再额外加罚。你可心服?”沮授抬起头来,脸『色』如水,眸中神『色』如死灰,淡淡道:“末将心服口服!”从怀中将帅印呈到头顶。袁绍亲兵将它取过,呈给袁绍。

袁绍抚mo着这枚自己亲手交给沮授的帅印,心情不无复杂。是啊,沮授或许是忠心的,但他一人直接统率的兵马占据了自己所有兵马的三分之二,这权力实在太大了呀。何况他一向飞扬跋扈,目中无人,长此以往,这大河之北到底谁才是主人?不得不防,不得不防!一切都是不得已!他温声道:“子师!我看你最近也有些累了,先休息几天吧,你的大才我还会借用的。尽管安心休息!下去吧。”沮授站起身,举手拱了拱,大袖一摆,扬长而去。袁绍脸上不由掠过一丝黑气:如此嚣张,让人忍无可忍!不由在心中默念风度风度、胸怀胸怀几个字,强自把怒火压下,俯身向前,扫视帐内众将士、众谋士,道:“如今我军接连两支队伍遭到敌人暗算,损失非小。下面该如何应对,诸位尽管直言无隐。”

袁绍大营之南十里,有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所,现在正凭空起了一座样貌丑陋但相当坚固的营盘,完全由巨木大石组成。乃是皇甫嵩、太史慈等人花了一日一夜的时间抢建而成。太史慈留下两千骑兵协助皇甫嵩守营,并向泰山大营请命派遣三千步卒过来。自己带着俘虏的高览骑兵以及高览本人前往泰山大营复命。

皇甫嵩不计损失地坚决打退了袁绍军两次试探『性』进攻,牢牢站稳脚跟,一千七百强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袁绍军就如割倒的麦子一样一捆捆歪倒在营前,鲜血汩汩向下流去。皇甫嵩这,看来是袁绍大将文丑。文丑见我军冲来,也高声呼哨,率领四千铁骑正面迎击。

方天画戟刷地劈下,文丑举矛相迎,当地一声火花四溅,文丑轻松挡住我这一戟,显示出不俗的臂力。我顺势再刺,文丑奋力磕开,一带马已经跳到一边,身上惊出一身冷汗。千军万马的决战我也无法选择对手,便不再管文丑,方天画戟嗤嗤连声,将身前两名袁军骑兵刺死,一带赤兔马,躲过一人刺来的长矛,方天画戟鬼魅般掠过,将他劈为两段。太史慈、华雄、秦宜、张韬等人都奋勇冲击,文丑军人仰马翻。论单兵战斗力,文丑军不弱于我军,论骑术文丑军更是占据上风,但他们纪律和配合明显不如我军。我一声高呼,我军两翼对文丑保持牵制,中锋迅速脱离战斗,然后一个呼哨圈马回来,再次发动冲击。文丑军被我军两翼纠缠住,马速提不起来,这一下子强弱立判。我带领中锋铁骑自中间切入,如一柄尖刀直接将文丑军贯穿,一分为二。

文丑大叫道:“叶象!”叶象的预备队猛虎般扑下,拚死锁住我军冲锋,文丑乘机带着被切割开的两队骑兵后撤,迅速合而为一,向北退去,同时弯弓搭箭,发动无差别攻击,向与叶象军混战的场上『射』来。刹那间我军就损失两三百人。等到我军将叶象预备队完全消灭后,文丑军已经跑得只剩下一个影子。我军衔尾追击,咬住不放。不追也没办法,文丑军退兵的路线乃是我军到达苍山亭渡口的必经之路。绕路要付出两倍的时间,恐怕袁绍早就逃过黄河了。

就这么打打停停,一路耽搁,文丑军越来越少,我心中也是越来越窝火,这样下去就算吃掉文丑这四千骑兵又有何益,袁绍终究可以全身而退,基本实力未受损失,对我威胁太大了。现在就寄希望于张辽了,希望他嗅觉足够灵敏,派兵沿黄河而下。

我军再次突破文丑军。我喝道:“不用管他们!直接向前走!”我军铁骑不再理会文丑军的骑『射』,冒着箭雨向北方疾驰。在马上骑『射』不可避免地会耽误速度,我军付出几百人的代价后,已经将文丑军撇在后面,处于『射』程之外。文丑大急,连忙收弓策马狂追。我们两军就像在赛跑一样,沿着宽阔的官道向前飞奔。蹄声敲击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烟尘滚滚,如两道黄龙向北飞去。

一路上袁绍居然还埋伏有弓手和步卒,不过我军和文丑都混合在一起,他们一个犹豫,我军已经策马冲过。当然也有比较坚决凶狠的伏兵,弯弓发动无差别攻击,我军只是埋头奔驰,根本不去管他们。

前面就是黄河,一道宽广无垠的黑线还在河岸这边蠕动着。我大喜,叫道:“儿郎们!冲啊!敌人就在前面任我们宰割!”五千铁骑杀声震天,举着明亮的长矛和马刀,向那些蝼蚁般的袁军扑去。

袁军顿时慌成一团。尽管有大将约束道:“不要慌『乱』,敌人仅仅几千骑兵,我们数万兵马完全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但他并不能改变己方是狼狈逃窜到黄河渡口结果却被敌人追上的事实,慌『乱』和恐惧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死亡的威胁笼罩在黄河南岸。我军向一把锋利的长刀切入袁军阵中,纵横突击,每一次冲击都掠过一道宽广的血路,残肢和鲜血铺成纵横交错的地狱。

文丑军尾随追赶,但就差那么一点追不上,目眦欲裂、眼睁睁看着我军肆虐,耳中听着呻『吟』和惨叫,拚命策马狂追,但眼前的恶魔像是一个梦魇般可望而不可及。突然慌『乱』的队伍中一人大吼道:“怕也是死,逃也是死!凶残的敌人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何不奋力一搏!河北的儿郎们都不是孬种!是汉子的跟我来!”那员大将身材高大,面容沉毅,双目如电,极具威势。众人轰然应诺:“愿随张将军!”张郃策马挺矛迎上我军,手中钢矛与我硬碰十几记,虽然他吐血退下,但毕竟阻挡住我军无坚不摧的锋芒。张郃身后无数步卒如梦初醒般扑上来,怒吼连连。

文丑军也追上我军尾巴,一个个怒火如炽,不要命地向我军杀来。我大喝道:“向左突围!”四千多铁骑狂风般一个转折,转眼从袁军阵中突破出去,在两里外圈马回来,立下阵势。文丑军也立下阵势,悍然与我军相对。张郃带领近万步卒在后面竖起长矛,戒备森严。我皱起眉头,袁绍大军还在紧张有序的渡河,我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实在不甘之极。

我再次举起方天画戟,发起冲锋,气势汹汹直奔张郃的侧翼而去。张郃连忙变阵,补充侧翼。文丑军也上前接应。我一声号令,众骑兵张弓搭箭向文丑军『射』去。铺天盖地的箭雨虽然力量不够,对穿着盔甲的文丑军难以造成致命打击,但足够让他们产生一些紊『乱』。我军乘机发动迅猛冲击,目标正是文丑军。有这支军队在,我军根本无法实行灵活机动的战术。

这次打击效果显著,虽然我军付出近一千骑兵的代价,但文丑军基本被打残了,再也对我军构不成威胁。我军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绕过张郃部,直接冲击大面积铺开的袁绍中军,接连几次猛攻后。袁绍军再次陷入慌『乱』之中,众人开始没命的拥挤和践踏,死在自己人脚下的比我们杀死的还多。

这种侵扰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张辽带着三千铁骑猛扑过来,与我军合并一处。侵扰战很快演变成大屠杀。

这场大屠杀足足持续了一上午,黄河为之变赤。袁绍六七万大军渡过黄河的仅仅三万余人,其余全部战死在黄河南岸或者淹死在黄河之中。我军六千铁骑也是个个疲惫不堪,不停的举刀斩落、挺矛刺入这个动作快麻木了。渡过河的袁绍军心如刀割地看着我军继续屠戮剩下的几千步卒。我军几次喊话要求他们放下兵器投降。但这部分步卒在死硬分子文丑的带领下宁死不降。

文丑浑身浴血,形如恶鬼,挥舞大刀步战,被困在核心之中,兀自不惧,每一矛刺出仍旧是那么狞恶凶悍,充满一股有来无回的刚烈之气。太史慈、华雄等自持身份,已经不屑于围攻他了。张韬、岳骠、许言、宁威、何睿等人却不客气,争着抢夺这斩将之功。

文丑蓦地大吼,如择人而噬的魔神,奋不顾身向许言猛扑过去。许言神为之夺,不由自主后退两步。文丑猛地从这个缺口杀出,向我扑来,手中长矛如出海的毒龙疯狂刺向我的咽喉,身上空门大开,完全不管了。我叹息挥戟,磕开长矛。

几柄长矛、大刀同时砍中文丑。文丑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哈哈道:“死矣死矣!快哉快哉!”张韬等人拔出兵刃,文丑身上血箭喷『射』而出,高大的身躯砰然倒地。众将一言不发地看着他的死尸,脸上都『露』出一丝尊敬之『色』。我叹息道:“好汉子!厚葬!”

文丑的死宣布黄河南岸最后一名袁军将士的灭亡。黄河北岸哀声一片。袁绍目睹这一惨象,张口喷出一道鲜血,委顿在地。郭图急道:“请主公节哀!我军实力还在,此仇必报!”袁绍在众人搀扶下慢慢起身,擦干嘴角血迹,望着滚滚黄河,抽出腰中珍爱的宝剑在指头上一划,鲜血流出,立誓道:“绍不报此仇,有如大河!”挥手将宝剑投入黄河之中。众将都发誓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中原会战就此落幕。朝廷从此确立了在兖州的统治地位,并且牢牢站住了脚跟,将袁绍堵在大河之北,将曹『操』遏制在泰山之东,将他们的生存空间压榨得越来越小。曹『操』天纵英才又如何?他也无法以小小青州之地与整个司隶、并州、兖州以及我很快就要得到的凉州的总体经济实力相抗。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