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九章 日本国非是中华藩国!
作者:汉风雄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00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四百一十九章 日本国非是中华藩国!

河南,兰阳。\\ í群4∴㈥㈠㈧\\

铜瓦厢,黄河大堤。

河南巡抚那颜数日间像是老了十岁一样,作为一旗人满人,他忠诚于嘉庆和大清朝,可是单独的作为一个人,即将做的这件事实在是煎熬着他的良心。

从接到嘉庆密旨时候开始准备着手,到敲定铜瓦厢这个要点,确定下舍南往北的方阵。这十天不到的时间,那颜几乎是以ròu眼可见的程度衰老下去。还六十不到的他,现在怎么看都像是一即将迈入棺材的垂暮老朽。

明代水利大家潘季驯的《河防一览.黄运两河修防章程》是满清时期历代河道总督都极为重视的一本治河要典。黄河

清初的治河名臣勒辅更以书中的‘束水冲沙’之法享誉一时。而河南境内,在历经了老于成龙干的那档子蠢事之后注1,历代的河南巡抚也都是奉勒辅之法为上。自然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也成为他们的必读之物。

铜瓦厢在今兰考县东坝头乡以西,是明清两代河防的险要处所之一。潘季驯在《河防一览》中就把此处列为防守要害地方。黄河由西而东,在这里折而向东南。而这一带东北方向则地形低洼,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此决口,冲向张秋运道,夺大清河入海。

那颜接到嘉庆‘帝都有不测,掘黄河口,以水代兵……’的旨意之后,一边固然心如死灰,历朝历代敢用此法者,也就南宋间的杜充一人,另一边却也不得不为。他毕竟是个八旗满人,又不是汉人,百姓苍生在他心底可没有大清朝来的重要。

只是那颜也清楚,自己扒了黄河,虽然因出于‘尽量保全百姓’的心理没有往一马平趟的河南豫东泄水,而是朝山东而去,可依照现在北京城里那位的手段,被人万世指骂,遗臭万年却也是肯定的了。

“轰……”

不同于大炮轰鸣的爆炸响声,被掘开的黄河大堤,最初黄河水只是一点点的漫过微低于水面的堤岸往下流,可随着缺口慢慢的被冲刷开,冲刷大,最终万吨河水倾泻而下,那大自然的轰响让东西两坝上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一泄,百万苍生罹难,山东、苏北、皖北、豫北,尽皆是一片汪洋。\\<!-br /->én不出外,余下的是尽数到场了。

或许这件事对其中的一些人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台阶,但是沈初、吴熊光乃至纪晓岚等人,却真的为嘉庆之举动而寒心了。

这场朝议分军政两方面,军事上梁纲会下令陈虎、南向阳和詹世爵全力进攻,最快速度的拿下河南和山东。不然的话缺口持续出水,那就更麻烦了。

梁纲召这群人来更多的商量政事,也就是赈灾。

满清时候洪涝旱灾不断,到乾隆年间这方面的各项章程已经很完善了,连大灾之后的防疫方面都有详尽的安排。但是每在天灾来临之时,更需要关注的还有人灾,那些个贪官污吏更甚滔天洪水和酷热烈日。

“刘公能临危受命,本王感jī不尽。此次山东赈灾,就全仰仗刘公了。”

山东还有一个伊江阿没解决,一边打仗一边要赈灾,没有一个威望高隆又廉洁奉公之人的压制可不行。梁纲口袋里最后的选择就是刘墉,而现在见刘墉毫不犹豫的接下了任命,心头也是很松了一口气啊。

“汉王,赈灾事宜,人只为其一重,钱粮则是万不能少的。否则刘老大人入鲁,也是巧fù难为无米之炊啊”费淳出言道。

跟沈初等人一样,他明白了明白无误的投效红巾军,所以称呼也不是大王而是汉王。

“江苏本王储粮颇丰,想是可支撑一段时日。”

军需储备粮,这时候梁纲也只能如此了。不过黄河水一泻汪洋,整个华北淹了一半,单凭江苏的那些储备粮很难支撑到底。

连年的战事,无论是华北还是华中、华南,粮食产量都大受影响。两湖一带只能自给自足,河南、河北指望不上,唯一可以存粮的就只有江南、岭南。

而且眼下是夏季,华北雨水充沛,难保黄河不再出幺蛾子。虽然陈虎送来的信报没有下文,但这一点也不能不担忧。光凭国内粮食,这逾千万的难民真的招呼不下。

“汉王。红巾军水师兴盛,远播外海不在话下。朝鲜近距,其国百年生平,久不经战事凌luàn,必有富粮。汉王可速派人前去购粮。”

“安南也是鱼米之乡,广东一带商贩长年从其国内贩米入粤,今粤地已经全在汉王手中,也可派人南下采购。”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物果然都不是白痴,梁纲刚想到国外,朝鲜和安南就已经被人提了出来。

“大王,如今我朝已据天下龙运之地,当代伪清而立新。此朝鲜、安南皆是我中华千年属国,今时正可命二国来朝觐见。”戴衢亨一旁也开口道。显然是想到了大规模购粮钱财所需极大,而于此两国确立下藩属关系,则可借此机会节省一块。

梁纲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拿下北京之后,红巾军的国库更为的充沛,可是能节省一点还是要节省的。

“那就下旨于这两国,连同南掌、暹罗、琅勃拉一块,命他们派使臣进京觐见。”非是张世龙现在还没拿下大西南,梁纲非把缅甸也算上去不可。

“对了,还有日本和琉球,也命这两国遣使觐见新朝。”虽然对日本恶心的不行,但名义上也先抢住再说。“日本国内也多产稻米,我军也可东去购粮。东南一带多有来往日本船只……”

正说着话,梁纲突然发现下面的一众人脸上都现出了一抹愕sè“怎么回事?”不解问道。

“回禀大王,那日本国非是我中国藩国。”

“怎么可能?遣唐使的时候不就是了?”梁纲也一样愕然,张口反诘道。

注释1——老于成龙,康熙口中的‘天下廉吏第一’,为官甚好。可是也有读书人的老máo病,执拗、冥顽不化。他与勒辅的治水观点正好相反,勒辅要“束堤冲沙”,于成龙要“拓堤缓流”。而且于成龙为人不是一般的果决,才到河南上任就立刻着手扒开了勒辅历年所著的黄河大堤、减水坝、排水闸、引水道,把勒辅的十多年的心血全都毁了。

河道加宽水流放缓。然而不几年,流沙逐年淤积,黄河重新肆虐。到了康熙三十六年,秋汛一来,仅河南境内,就同时决口七十二处,淹没了清江一带四十二万顷良田。

至此,黄河常常洪水泛滥,再也止不住了。

于成龙几次投河自尽,都被下属救了出来。可是面对对此惨景,他又怎能孰视无睹呢?于是,于成龙命人打了一副四十斤重的大木枷,戴在自己脖子上,木枷上写着“决河总督罪臣于成龙”。他戴着这面大木枷,沿着黄河大堤,一步步地走向京师。不消几日,于成龙的行为就成了轰动京师以至全国的大新闻了。总之,这一位是很有良心的。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