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章 红巾军
作者:汉风雄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35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今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这才是十月(农历)上旬,第一场雪就已经飒飒下落……

竹山,九道梁。\\<!-br /->wwW.uou. <!-br /->首发\\

气温的骤寒,使得前来追剿的各部清军纷纷退出了战争序列,而梁纲也趁此机会率部转回到了这里休息。

过冬的棉衣他从来就不会缺。因为梁纲做事一向讲究未雨绸缪,讲究事前做准备,所以在中秋过后他就已经开始着手了冬装的筹措工作。有西天大乘教做帮手,他自己出银两,仅是到了深秋时候三千套冬装和棉被就已经全数做好。前几天降温的苗头刚lù出,棉衣和棉被就已经发到了队伍中每一个人的手中。

“终于能安稳的过段日子了!”梁纲心中感慨怅然。这几个月的时间,光在山窝山沟里转悠,跑得两tuǐ都快折了!

————————————————

九道梁,一处空地上。

南向阳像一尊铁塔一样耸立在千多新兵面前,看着台下的一千来人他大声吼道:“都给我听清了,今后你们就是队伍里的一员,是红巾军中的弟兄,军规军纪一定要记牢…………”

红巾军,这是梁纲思索了好久才给自己部众定下的称呼,也是因为他之前所做的一些无意识引导所导致的后果,军中打红旗,人马扎红巾,使得部队冠之以这个称号早已经是名副其实。

而且你要说梁纲丝毫没想到过元末的红巾军的事那也是不可能的……

算是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进吧,反正他是在入深秋没多久的时候就正式确立了部队名号,同时自号“复汉将军”,还确立的军中的第一支军歌——红巾军战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 .<!-/->首.发 ==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四百多年前,数以万计的红巾军将士就是唱着这首歌推翻了不可一世的元帝国,希望在今日,也能有无数男儿唱着这首歌推翻鞑子的清王朝。

“……………………不然的话掉了脑袋可怪不得别人。”刚刚散了辫子的南向阳,看起来比以往似乎jīng神了几分,他摊开手中的军纪本,上面记载的军规军纪也不多,也就四的不要紧,旁边识字的弟兄会念给你们听的。到了晚上,每人还会发给你们一本。

此后的每一天晚上,从戌时开始到亥时(晚7点—9点),这一个时辰的时间是文化课时间,有夫子来教你们识字。”

摆了摆手,南向阳不想多说这个,在他看来教给喽啰读书识字纯粹就是làng费。有那个工夫还不如让他们听听说书。什么《岳飞传》啊、《三国》啊、《水浒》啊、《大明英烈传》啊,等等等等,不都是很好么?

看看编制部队里,那些个喽啰们对听说书可比上文化课来劲多了,即听的高兴,也可以消磨时间,还能安稳振奋军心。那军中施行的效果不就很好么,干嘛到了预备队就改了?

“不说这个了,下面讲一讲咱们红巾军的待遇,也就是饷银粮秣。”之前梁纲对手下多是以赏赐的名义发放的,可是在正式立军之后,一应的粮饷也就都有了规定。

“按将军(梁纲)命,我红巾军士卒一共分为四等。”

南向阳现在是彻底上了梁纲的船,当初他是为了活命,才伙同宋标等人格杀了舒尔泰一行的,领着一千多人束手而降。这等行径在清朝那一边可是要凌迟的死罪,所以后来那些兵丁乡勇虽然都被放了回去,可是他和宋标以及几个动手的军官和亲兵却不得不留在了梁纲军中。

现在他们的一家老小已全都被接过来了,亲戚朋友也纷纷散去,自己更是随bō逐流去了辫子蓄了发,已经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梁纲hún。

在最初的时后,南向阳他们几个还不时的有些后悔,可随着诸人渐渐涉入的深切,尤其是他们清晰感受到了梁纲与西天大乘教的密切联系以及远大筹谋之后,那一颗颗惶惶不安的心又有了些跳动。而且自始至终他们都感觉梁纲有一种旁人所看不透的神秘感……

横空出世一样的人物,他身世至今无人知晓,最多也只能知道是河南人,而其在军中施行的一些措施和筹划,看起来也都是那么的出乎人意外,说得好听点是天马行空,说得难听点就是luàn搞胡为,跟现下的思想思路完全不相搭。可就是这样的措施,每每施行后的结果却偏偏证实了他是对的。

就比如说那个文艺团,据说还是他出大价钱让西天大乘教费老大功夫从外面选过来的一批可靠人员,当时说是要丰富丰富队伍里的娱乐生活。什么杂耍的、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在军中时不时的来这么一场,还多是选在晚上,难道他不知道每到夜晚军中都是要求稳定安静第一的么?

可事实效果是极好的!

南向阳入伙一个多月时间,跟着队伍钻山越岭跑了那么长的路,根本就没见军中士气有什么大的bō动,完全是异常的稳定!

如今梁纲有了落脚之地,这招兵买马就立刻展开了起来。就如先前所说的一样,郧阳府内最不缺的就是烂命一条的人,不但官府招买乡勇来的快,梁纲招收人马同样是快捷的很。尤其是梁纲通过西天大乘教将他军中的待遇在外面广为宣传之后……

不见这才几日时间,亲来的人手就有七八百了,而再加上原先军中愿意归顺的小部俘虏,新兵总人数就超过一千人了。

普通小兵还有什么分的?下面的新兵听了之后立刻议论纷纷起来。

“闭嘴,都给老子把嘴闭上。军规军纪都白给你们念了,没听见啊!再有擅自说话者,按军纪绕着cào场速跑二十圈。”

这cào练的场地并不是很大,但是再小,他们这一圈下也要有一两里地吧!二十圈,简直就是开玩笑!错七杂八的噪声立时安静了下来。

“都听清楚了,这最低的第四等就是你们这样的新兵,从新兵营里走出来的就是第三等,经历过几次厮杀的老兵或是资历长久的那就是第二等。”说到这南向阳顿了一顿,看着台下一千多双注目的眼光,嘴角lù出了一丝笑,他知道这个第一等已经牵动了众人的心,“这军中的第一等兵,就是火枪兵、炮兵还有骑兵和侦察兵,以及各部的jīng锐尖兵。”

梁纲还能活到今天,不说是以枪炮打天下,可枪炮兵尤其是炮兵也是出了天大力气的,所以他抬高火枪兵和炮兵的地位旁人自然是也无话可说。而骑兵,潜意识里都会认为他比步兵‘高贵’上一些,虽然拿得出手的战绩没多少,可是列为第一等也没人会说半个不字。至于侦察兵,那就相当于斥候、探骑,身手、机灵、敏感、忠诚、胆大等等因素使得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军中jīng锐,列为第一等别的人也没话可说。

接下的各部尖兵,这些都是梁纲的功勋之士,列为第一等是理所应当的。

“新兵训练只有一个月,这个级别并不存在于战斗部队,所以饷银只有一两。从那里面出来的三等兵,每人每月二两饷银;到了二等兵,每人每月就是三两银子;而一等兵,每人每月再加一两饷。”

如今的队伍里最多的并不是二等兵、三等兵,而是一等兵。梁纲现在手下的小两千众兵卒,近一千人都是一等兵,骑兵、火枪兵、炮兵和侦察兵以及各部的尖兵,这些人每月拿四两银子,都能比得上驻京八旗兵的银饷了。

而且他们军中每日伙食都是管饱,也没有上级敢克扣军饷,每月的饷银都是拿的十足。更别说梁纲发财之余还会拿出一部分钱财犒赏给手下。所以这待遇,真比较起来比起北京城的八旗子弟也不差了。(除了经常死人之外。)

但是死人有抚恤银和烧埋钱,死者的财产也没人敢去动分毫,只要有家人就会全部送回去。

所以,对于穷苦人家来说,给梁纲当兵卖命比给清军或是官府(当乡勇)卖命划算多了!

ps:京师八旗前锋、亲军、护军,月给饷银四两,骁骑三两,皆每岁支米二十四石。步军月饷一两五钱,岁支米十二石。

换句话说就是——京城八旗中的前锋、护军、亲军三营,小兵每年可领的饷银是四十八两、米二十四石(至少也顶四十两)。比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监丞、七品知县父母官的俸银禄米都要高出不少。这就是清王朝之“满洲根本”国策的体现之一,对维持八旗军队起了重要作用。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