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妙计偷天子(上)
作者:武猛从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602

建安元年八月十五,曹操上表天子先封辅国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后又在当天深夜奉诏诛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

第二天一大早儿,曹操带着典韦等人出了营帐,纵马奔向皇宫杨安殿。曹操坐在马背上,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在朝堂上震慑群臣,顺利迁都许县。想着想着,曹操忽然心里一惊:“孤怎么把他给忘了?如果此人得知某要迁都许县,必定出兵干预,孤该如何是好?”

“吁——”曹操一把勒住了马缰绳,刚要呼唤典韦返回营帐,和荀彧、郭嘉商议之后再做道理。这时,典韦的声音却是抢先半步传入了他的耳中:“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拦住曹公的去路?速速报上名来!”

典韦的嗓门真高,就连听惯了的曹操,也不禁在马上晃了一下,而胯下那匹久经沙场的战马也是“连声长嘶,往后退了三步。曹操定睛一瞧,果然见有一骑,立于路中,却是郭嘉无疑。曹操大喜道:“奉孝为何而来?”典韦也是一愣:“韦道是哪个?原来是奉孝先生!”

郭嘉被典韦当头一喝,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连曹操问的是什么都没听清楚。他这时才明白什么叫做声如巨雷,竟然比后世之中的迪厅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以高音扬名歌坛的信乐团名曲《死了都要爱》,在典韦的这一声怒吼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郭嘉暗忖道:“后世相传,三国武力排行,前三甲乃‘一吕二赵三典韦’。其实,若是按嗓门高低来一个排行,这个典韦恐怕也在三甲之列,除了一声怒喝让数万曹兵尽皆股栗,更是惊得夏侯杰肝胆碎裂的猛张飞之外,再有就数一声喝死樊能的江东小霸王孙策了。”

“‘一张二孙三典韦’,这个别样的嗓门排行榜倒也有趣!”郭嘉越想越有趣,竟然差一点儿笑出声来。

曹操并不知道郭嘉的心里所想,他驱马上前,朗声道:“奉孝何来?看你面露喜色,莫非起个大早,是想让孤做主,把你和昭姬妹子的婚事办了?”

曹操话音未落,只听远处有人道:“昭已经算过,今日正是黄道吉日。”又有一人道:“彧等了十多年,没想到到了今日才能喝上奉孝的喜酒。是时候了,再等下去,彧的胡子都要白了。”

曹操、郭嘉、典韦等人扭头望去,却是董昭和荀彧联袂而来。

郭嘉脸一红,小声嘟囔道:“主公,好像某和您说过一次了,蔡琰已经不叫昭姬了,她如今的字唤作文姬。”

不想曹操耳尖,听得真切,哈哈大笑道:“既然程立已经叫了程昱,昭姬未尝不能唤作文姬,孤这一次记牢了!其实,奉孝也是太较真了,不管是昭姬还是文姬,今夜洞房之内的新娘子都叫蔡琰。”

“主公,妙语也!”荀彧和董昭齐声赞道。顿时,大道上被笑声挤满了,连黎明也被吵醒了,带着鱼肚白一起来看热闹。太阳公公人老了,腿脚慢,被拉在了后面。

郭嘉早已恢复了平静,仰望着东方的曙光,沉声道:“莫非文若兄和公仁兄起个大早儿,专为取笑某而来?再闹下去,恐怕早朝就要散了!”

眉清目秀的董昭笑了:“主公不到,哪一个敢散?”

荀彧则正色道:“彧与公仁兄为何而来,奉孝难道会不知吗?那奉孝自己又是为谁而来呢?”

曹操大笑道:“此时此刻,孤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所见略同!如果孤没猜错的话,三位此次前来都是为了同一个人,而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杨奉!”

“主公,英明!”荀彧、郭嘉、董昭异口同声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孤与诸位回到大营从长计议。”曹操率先拨转了马头。

荀彧眉头轻皱道:“主公,让天子和群臣相侯,似乎于礼不合?”

“文若多虑了!不让他们等主公,难道还要让主公等他们不成?”说着,拍马赶了上去。

“文若兄,事有从权,非常时刻自然非常对待。还是走,莫要让天子和群臣等着主公的同时,却让主公等着你我。”郭嘉一语击中了荀彧心中最柔软的部位,他轻轻摇了摇头,颤声道:“奉孝说的没错,莫要让天子和群臣等着主公的同时,却让主公等着你我。”一语既出,他已经催马赶上。

郭嘉望着荀彧的背影,喃喃道:“文若兄,非是某故意刺痛于您,只是您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必须改变,某可不想,若干年之后,一个空空的食盒依然从天而降,带走您这个智慧的化身。因为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不想失去任何一个真正的朋友,无论是主公,还是您!”

此时,迟到的太阳公公终于探出了脑袋。然而,它没有看到哪怕一丁点儿的欢声笑语,它只是看到郭嘉脸上那两颗豆大的泪珠,是那样的晶莹剔透!

——————————————————————————————————

当郭嘉赶回曹营的中军大帐之时,曹操和荀彧、董昭已经等候多时了。

“奉孝马失前蹄乎?”不知为什么,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人对脾气、狗对毛色,曹操一见郭嘉,脸上就泛起了笑意。

郭嘉笑道:“非是马失前蹄,而是某肚子不争气,效仿宦官骑马也!”

荀彧奇道:“效仿宦官骑马,管肚子何事?

曹操笑得肚子都疼了:“宦官骑马,不就是要出宫吗?”

董昭也是如同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宦官出不出宫,骑不骑马,与肚子何干?”

“文若和公仁也是足智多谋之人,只可惜不懂邪门歪道也!”曹操缓过气来,轻笑道:“肚子不闹意见,何须出恭也?”

“出宫?出恭?”荀彧和董昭也是一点即透之人,顿时明白过来,相视而笑。

郭嘉忽地想起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宦官,不由觉得自己的玩笑开大了,急忙躬身道:“某一时口误,望主公恕罪!”

荀彧和董昭回过味来,也为郭嘉捏了一把汗,一齐把目光望向了曹操,只要曹操一动怒,就一起为郭嘉求情。中军大帐之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曹操一愣,笑道:“这是为何?奉孝只不过是提了一句宦官而已,何罪之有?须知,天底下的宦官并非家祖一人,全都提不得吗?那如果有人问,张让何人,诸位又如何作答呢?三位都是孤的臂膀,哪里来的诸多顾忌?”

曹操这一席话虽然说得朴实无华,但句句在理,已经让荀彧、郭嘉、董昭三人感动万分,纷纷拜倒在地。

“好了,好了,都起来!”曹操把期待的目光望向了郭嘉:“奉孝,此事是你挑起,孤就罚你在一盏茶的时间内,解决杨奉这个心头之患!你应该比孤还清楚,杨奉的西凉军本就是精锐之师,如今更是接收了韩暹的余部,武有徐晃,文有李易,实力不容小觑。以杨奉的性格,定然不会允许天子迁都于许县。孤不想天子的车驾还没出东都,就要打一场没有把握的大仗。所以,孤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动刀兵!”

“对付杨奉这等有勇无谋之辈,无需一兵一卒也!”郭嘉一指董昭道:“主公,你瞧,公仁兄已经成竹在胸也!”

郭嘉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曹操就是听取了董昭的意见,才忽悠杨奉成功的。他虽然记得董昭的忽悠之法,但并不想抢了董昭所有的功劳。毕竟,他这一段时间,风头已经出的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