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孟德三顾(中)
作者:武猛从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148

第二日破晓时分,突降暴雨,可曹操依然不为所动,戴上斗笠、穿上蓑衣后,唤来荀彧、典韦等人,准备再往南城。

典韦怒道:“区区一介狂生,值得主公如此屈身前往吗?待韦自去,一把将其擒来,献与主公帐下!”

曹操笑了:“洪飞(典韦正史没字,有人说字子满,笔者不认同,毕竟典韦的儿子叫典满。在此借用袁阔成评书之说),孤倒是想你一把将那郭奉孝捉来,倒也省事。可是,你忘了昨日黄昏在南城所言吗?孤给你五百人马,你尚需一夜才能攻破郭嘉的住所,如今你只身前往,孤不是要等上三天三夜吗?”

“这——”典韦一时语塞,寻思了片刻,方才放声大笑道:“主公莫怪,是韦忘了!说起来,那郭嘉也算是个人物,若是韦只身前往,恐怕用不上三天三夜,就反被郭嘉所捉也!”

“忘性大于记性不正是你典将军的本色吗?若是不忘,才是咄咄怪事呢!”荀彧在一旁笑道。

曹操也笑道:“文若言之有理。其实,言之有理不也是你荀司马的本色吗?若是没理,才是咄咄怪事呢!”

曹操像模像样的当场模仿了荀彧一把,却也是合情合景,没有一丝生搬硬套之嫌。

“谢主公赐彧名号。”荀彧忽然收敛起笑容,拱手正色道。

曹操一愣:“孤赐你名号了吗?何时?”

荀彧的脸上显出一丝浅笑,但瞬间淡去,道:“莫非主公也健忘乎?方才您不是赐彧名号‘常有理’吗?”

“好一个‘常有理’!”曹操大笑道:“如此说来,洪飞应该号为‘常有忘’才是!”

一听此言,典韦忽地一躬身,朗声道:“韦什么都能忘,但唯独忘不了主公的安危!”

曹操的心头掠过一股铺天盖地的感动,但他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正色道:“文若之智,洪飞之勇,无不冠绝一时。然而,在孤的心目中,这些都不算什么。你们唯一能让孤牢牢记住的,是你们矢志不渝的耿耿忠心!”

“主公——”典韦觉得心头热血涌动,连带着鼻子也酸了起来:“主公,韦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还是懂的。{手.打/ }但凡韦有命在,必然保得主公周全!”

“主公过誉了。”荀彧在感动的同时,心里也多了几多疑惑。他不否认曹操的人格魅力,的确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但是自幼耳熏目染的忠孝节义,使他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效忠大汉王朝还是在效忠曹操本人?

曹操望了若有所思的荀彧一眼,忽道:“文若,你挑起话头,拖住孤,无非不就是希望大雨骤歇吗?可惜,天公不作美,雨似乎越下越大了。”

荀彧望着帐外如注的瓢泼大雨,躬身道:“主公,还是等雨停了,再往南城?”

曹操摇了摇头,用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道:“文若不必再说,孤意已决,今日非去南城不可。雨下得越大,不就显示出孤求贤的诚心越大吗?”

“奉孝呀奉孝,虽然某对你有信心,但还是希望这次你莫要玩砸了。”荀彧暗自叹息了一声,再次躬身道:“既如此,彧就不陪主公前往了。毕竟我军刚刚入驻洛阳,还有许多大事急需处理。”

“文若莫不是怕被雨淋!”曹操一愣神之后,笑了。

荀彧也笑了:“主公以为是,就算是!反正喝着热茶处理文书,总比在大雨中骑行来的舒服。”

“不与你罗嗦了,孤得走了。”曹操大笑着,带着典韦径直出了大帐。

荀彧听着急促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不由喃喃自语道:“奉孝呀奉孝,能遇到如此一个赏识你的明主,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啊!相信以你的绝世才华,是不会让主公和为兄失望的!”

————————————————————————————————

曹操、典韦一行轻骑熟路,时候不大,便来到了郭嘉的住所前。典韦要去砸门,却被曹操喝止。曹操甩蹬下马,亲扣重门。只见昨日的巨汉韩凯开门问道:“贵客何人?到此何为?”

曹操拱手道:“汉司隶校尉、行尚书事、假节钺、费亭侯、领兖州牧曹操,特来拜见奉孝先生。”

韩凯眉头一皱,道:“某愚钝,自小没有读过书,记不得那么多的名字。”

曹操笑了:“你只说曹操来访即可。”

“请贵客稍等片刻,某这就进去禀告文姬小姐。”韩凯施了一礼,转身而去。

“文姬小姐?文姬小姐何许人也?”曹操正在琢磨,之时,那韩凯已经去而复返,躬身道:“贵客见谅,文姬小姐说,先生不便见客,请贵客改日再来。”

曹操并不动气,反而笑问道:“不知奉孝先生有何不变?”

韩凯期期艾艾道:“某不知也,望贵客莫怪。”

这时,曹操身后的典韦早已按捺不住,跳将出来喝道:“好一个泼贼,竟然敢当主公如此无礼?须知就是当今天子,也不会如此轻视主公!”

韩凯轻笑道:“天子礼遇贵客,贵客自当前去拜访天子,来先生门前作甚?”

“大胆,找打!”典韦怒睁环眼,一把楸住了韩凯的前胸,大喝一声,单臂将韩凯举在了半空之中。韩凯自非等闲之辈,但在典韦面前,竟然是丝毫动弹不得。

曹操存心借此逼郭嘉现身,立在门口,不动声色。

韩凯见势不妙,不禁大叫道:“摧锋之士何在?”

话音未落,门后两侧出现了大批的弓箭手,无数强弓劲弩齐齐指向了宛如天神一般的典韦。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但无论是坦然而立的曹操,还是单臂举起韩凯的典韦,都依然不为所动。

就在这时,只听一人娇笑道:“孟德师兄远道而来,难道是为了和一个莽夫斗气不成?”

曹操定睛一看,只见一个白衣美妇飘然而至,一摆手,那些弓箭手已经悄然退下。曹操望着她飘然出尘、清丽如仙的模样,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却是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在哪里见过?

白衣美妇轻笑道:“孟德师兄贵人多忘事,难道连蔡琰也记不得了吗?”

“你是昭姬?我的小师妹昭姬?”曹操又惊又喜。

“难得孟德师兄还记得小妹,请到屋内叙话。”蔡琰的眼里也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当年,曹操拜在他父亲蔡邕门下的情景历历在目。

“来了两次,总算进得门了。只要进得门来,事情就有谱。”曹操急忙喝令典韦放韩凯下来。

曹操、典韦跟随蔡琰来到屋内,解下了斗笠和蓑衣,和蔡琰分宾主而坐,而典韦则守卫在门口。早有侍女奉上了热茶。曹操轻轻品了一口道:“听说师妹嫁到了河东卫家,怎么却来了东都洛阳?”

“一言难尽也!”蔡琰双目垂泪道:“小妹嫁入卫家刚满一年,夫君就染病而亡,无奈何,只好返回了家父身旁。不想家父因为言董卓之好,触怒了王允,惨死在狱中。小妹辗转流落,又落入了南匈奴人之手,幸亏义父赵温伸出援手,小妹才得以在此与师兄相会。”

“恩师之事,某已知晓。此事恩师虽然有些过错,但罪不至死,王允老贼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也!”曹操提起蔡邕,便想起了他的数年教导之恩,不禁眼眶有些湿润起来。他可以血洗徐州,诛杀数万人而不眨一下眼睛,但与蔡邕的师徒之情却让他终生难以忘怀。曹操紧咬牙关,恨声道:“可惜王允老贼已死,否则某非杀了他为恩师雪恨。”

“斯人已逝,恩怨已了,孟德师兄就不必耿耿于怀了。”蔡琰柔声劝道。

“没想到师妹的命运如此多舛,胸襟却依然如此宽广,不愧为恩师之后也!”曹操叹息一声,话锋一转道:“师妹为何却在这里出现?难道你与奉孝先生——”

蔡琰雪白如玉的脸上飞上了一片红云,娇羞道:“义父做主,已经把小妹许配给了颍川郭嘉,只是尚未完婚而已。”

曹操大喜道:“师妹觅此佳婿,得天之幸也!相信恩师在天之灵也为你高兴!过些日子,某选一个好日子,就帮你们把喜事办了。”

“多谢师兄。”蔡琰起身,深深向曹操施了一礼。

曹操轻轻用碗盖拔了一下茶叶,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某昨晚前来,奉孝先生高卧未起,今早冒雨前来,奉孝先生又避而不见,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