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48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徐兴夏回到宁夏城的要任务,自然是看望自己的家人。..

这次前往甘肃镇足足呆了一个多月,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人。固然,他的家人也很想念他。尽管已经提前得知徐兴夏回来的消息,看到他的身影呈现,冬子、妞妞、大囡、囡等人,还是忍不住一阵的欢呼。妞妞上来撒叫,那是必定的。母亲王氏也是眉开眼笑的。

王氏对徐兴夏,现在可是越看越顺眼了。自己的儿子,建立了这么多的功勋,打败了这么多的仇敌,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值得骄傲。以前,有谁能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有这样的前程呢?至于造反什么的,她是完全不担忧了。连那么凶残的鞑靼人箭神,都连续被徐兴夏打败,朝廷的那些军龘队,更加是不消放在心上了。

没有了这些挂虑,老太太的日子,可是过得太舒服了,太满足了,太美满了。如果唯一的遗憾,就是徐兴夏什么时候成家,什么时候赶紧给她生几个胖娃娃。她对这个可是望眼yu穿了。只是,这件事,徐兴夏有些矛盾的心理,老太太也欠好开口。这次从甘肃镇风尘仆仆的回来,老太太就算着急,也欠好意思的。

“娘,别担忧,孙子肯定会有的。”徐兴夏含笑道。

在他看来,这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为什么那么着急。不就是生孩子吗?这还不简单?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她又愿意的话,也就是几个晚上的事情。如果一个女子不敷,多找几个就是了这么着急做什么呢?

“这话都了几次了,娘才不信了。”老太太也学乖了,不会被徐兴夏轻易的门g骗过去了。归正,在见到孙子孙女之前,她是一定要给徐兴夏施加压力的。要否则,他又门g混过去了。也难怪老太太着急,刘大椿的孩子,城市打酱油了。

其实,徐兴夏回家的时候,也看到刘广梁的孙子了也就是刘大椿的孩子。孩子刚刚学会走路,脚步还不稳,却又虎头虎脑的,处处乱闯,整个人走起来,就跟陀螺一样。作为爷爷的刘广梁在旁边看着,不知道何等的舒心。老太太看到,没有想法就怪了。就是徐兴夏自己也觉得,如果继续坚持下去的话,也有点罪过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老太太要受刺ji剂了。为了满足老人家的心愿,看来自己还是要早点生养几个孩子。那时候,也没有必须先娶妻再纳妾的,先纳妾也是可以。既然父母有意玉成林娘,自己也就顺水推舟从了!至于阿朱姑娘那里……都闹出这么大的消息来了,阿朱姑娘还有可能和走到一起吗?悬!

“畈,这么多的鞋子……”徐兴夏随口错开话题。

老太太王氏现在完全是一个阔太太的样子了,收支都有林娘跟着,陪她解闷。她的妹妹王氏也经常到这边来玩出去逛街也往往是两姐妹一起出去,日子却是过得很快。宁夏城的商户商家什么的,都知道徐兴夏有个老母亲,还有个未来的准媳fu。

只是她究竟结果是闲不住的人物,以前勤劳惯了,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还真是有点不习惯。没事的时摈,她就和林娘一起纳鞋底。大部分的鞋底都是纳给徐兴夏的。结果,不知不觉间,就给徐兴夏纳了好多的鞋子了,估计这辈子都是穿不完了。徐兴夏正好看到了那些鞋子,情不自禁的有感而。

“咦?林娘呢?她去哪里了?”徐兴夏忽然现,自己这次回来,居然没有见到林娘。

“哥哥,嫂子去探亲了,还没回来呢!”妞妞抿着嘴偷笑道。

“探亲去了!”徐兴夏下意识的回应着。还以为这个林娘,真的没有亲戚,没想到,居然探亲去了。也不知道她的那些亲戚,是不是知道她现在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才突然跑出来相认的。这种的事情,屡见不鲜。他随即又觉得有点古怪。这个妞妞,他人还没有过门呢,却是嫂子嫂子的叫起来了,还真是亲热。

只可惜,他现在对妞妞、大囡、囡的手段,已经全部都没有用了。这几个女娃,现在也是叫贵得很。作为委员长大人的妹妹,她们能不叫贵么?她们在白衣军宁夏镇的地位,就跟紫禁城里面的公主差不多。他人有的工具,她们都有了。他人没有的工具,她们也有了。她们现在最向往的,已经不是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而是准备上学念书了。

在徐兴夏离开宁夏镇之前,就已经得知消息,林夫人正准备准备一个si人性质的女子书院,招收一些适龄的女孩,讲四书。连基本的汉子都不认得,能做什么大事呢?这是必须改变的。

为此,他让张天豪出面试探了几次,看看贺逢圣是否有意思出山。结果,他获得的结果,都是贺逢圣明确的拒绝了。既然贺逢圣不肯合作,徐兴夏也就渐渐的心冷了。他让张天豪不要再去袭扰对方,完全的隔离了招揽贺逢圣的念头。

同时,他的内心,也有点不服气。麻痹的,不要以为老子就得依靠们才能成事。天底下不如意的文人多了去,认识几个字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晓得微积分呢!那又有什么用?打游戏的时候还不是照样被他人秒杀?找工作还不是一样被歧视?

其实,宁夏镇正准备开展大规模的扫盲活动。管事会已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宣传,鼓励大家书认字,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徐兴夏的意思,是每个人三天认识一个字。一年下来,能认识一个字左右。坚持,就能看懂大部分的文章了。固然,这样的要求是最低的。

学习的体例,主要是举办夜校。那时的民众,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熄了灯以后,不是呼呼大睡,就是两夫妻忙着造人。要他们晚上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学习,问题是不大的。后世的新中国,不就是这样ting过来的吗?有后世的经验教训,徐兴夏相信自己的道路,是肯定不会走错的。

夜校的扫盲运动,先在白衣军内部起。根据徐兴夏的命令,白衣军的所有军队,晚上的训练科目,固定有一个时辰是学习习的内容,后半段学习新的内容。期间,穿插一些文章讲。扫盲运动想要一下子立竿见影,那是不成能的。可是,只要锲而不舍,效果是一定会显示出来的。

为了帮忙扫盲运动开展得更加成功。徐兴夏还抽时间,编写了三本书,一本是数学基础,一本是物理基础,一本是化学基础,尽可能的将自己晓得的基本常识,都编入这三本书里面。有这三本书存在,夜校的老师,就算自己不是很懂,照本宣科就是了。

如果有什么疑惑,老师就和学生们一起研究。那时的条件,简直很是的有限,想要找几个合格的老师,根本不成能。晓得算术的老师已经很少很少,晓得物理和化学的,基本没有。幸好,这三本书涉及的,都是很基础的常识,没有什么深奥之处..

</div>